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晓波

作品数:24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理学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2篇磁电
  • 12篇磁电阻
  • 12篇MNO
  • 8篇庞磁电阻
  • 6篇LA
  • 6篇磁电阻效应
  • 5篇庞磁电阻效应
  • 4篇低场
  • 4篇低场磁电阻
  • 4篇自旋
  • 4篇SR
  • 4篇掺杂
  • 4篇BA
  • 3篇氧化物
  • 3篇陶瓷
  • 3篇自旋注入
  • 3篇锰氧化物
  • 3篇X
  • 2篇导电
  • 2篇导电陶瓷

机构

  • 14篇山东大学
  • 10篇山东师范大学
  • 4篇潍坊学院
  • 1篇台州学院

作者

  • 24篇原晓波
  • 12篇黄宝歆
  • 12篇刘宜华
  • 12篇王成建
  • 11篇梅良模
  • 10篇任俊峰
  • 9篇胡贵超
  • 8篇张汝贞
  • 4篇王玉梅
  • 4篇代由勇
  • 3篇王军华
  • 2篇窦兆涛
  • 2篇修明霞
  • 2篇张燕如
  • 2篇张琳
  • 1篇郝小鹏
  • 1篇张广平
  • 1篇宋瑞荣
  • 1篇陈卫平
  • 1篇张林

传媒

  • 5篇物理学报
  • 5篇功能材料
  • 4篇功能材料与器...
  • 3篇中国稀土学报
  • 3篇中国科学:物...
  • 2篇Chines...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a_(0.67)Ca_(0.33)MnO_3)_x/(ZrO_2)_(1-x)复合体系的磁性和传输特性被引量:4
2004年
将用溶胶 凝胶法得到的La0.67Ca0.33MnO3(LCMO)微粉与ZrO2的颗粒进行复合,制备了(LCMO)x/(ZrO2)1-x渗流复合体系。当LCMO的体积分数为40%时,复合体系达到渗流阈值,此时材料在低温下的磁电阻得到显著增强。77K时在10mT的磁场下,(LCMO)0.4/(ZrO2)0.6的磁电阻比为7.8%,相对于LCMO增加了712%。低场磁电阻(LFMR)的增强是由于载流子在二者界面处发生的自旋相关隧穿效应。由于界面反应,不可避免地产生了Zr离子对Mn离子的B位替代,从而引起材料磁性M和居里温度TC的下降。在x<60%时,TC保持在220K附近基本不变,说明该B位替代是有限的。
黄宝歆刘宜华张汝贞原晓波王成建郝小鹏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庞磁电阻低场磁电阻
La_(0.67)Ba_(0.33)MnO_3中Ag的掺杂效应被引量:12
2005年
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a0.67 Ba0.33MnO3(LBMO)微粉中掺入Ag2O粉,制成一系列(LBMO)/(Ag2O)x/2(x=0~O.35,为摩尔比)掺杂材料,实验结果发现Ag掺杂可明显降低材料的电阻率.当掺Ag量为x=O.25时,样品的电阻率达到最低值.同时在居里点附近,样品的峰值磁电阻得到显著增强.微量的Ag掺杂有助于提高样品的自旋相关隧穿磁电阻,使低场磁电阻得到显著增强.
原晓波刘宜华黄宝歆王成建梅良模
关键词:庞磁电阻效应低场磁电阻导电陶瓷
铁磁/有机系统的自旋扩散漂移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自旋扩散漂移方程和欧姆定律,理论研究了电场对铁磁/有机半导体界面的电流自旋极化性质的影响.考虑到有机半导体内特殊的载流子以及电场对其自旋扩散长度的影响,计算了界面处的电流自旋极化率.结果表明,高电场可以使界面处的电流自旋极化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还进一步研究了电场下有机半导体中极化子比率、自旋相关界面电阻等因素对电流自旋极化的影响.
王玉梅任俊峰原晓波修明霞胡贵超
关键词:自旋电子学有机半导体
肖特基势垒对铁磁/有机半导体结构自旋注入性质的影响
2010年
理论研究了铁磁/有机半导体肖特基接触时的电流自旋极化注入,并讨论了电流自旋极化率随界面处肖特基势垒高度、有机半导体层中特殊载流子及其迁移率、界面附近掺杂浓度的变化关系.通过计算发现,寻找在势垒区中载流子迁移率比较大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对实现有效的自旋注入是必要的;同时还发现,由于铁磁/有机半导体接触而形成的肖特基势垒不利于自旋注入.因此要想实现有效的自旋注入,界面附近必须采用重掺杂来有效减少势垒区的宽度,且势垒的高度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修明霞任俊峰王玉梅原晓波胡贵超
关键词:肖特基势垒
(La_(1-x)Dy_x)_(0.67)Ca_(0.33)MnO_3的磁性和磁电阻特性被引量:3
2003年
在La0.67Ca0.33MnO3中用Dy对La进行了部分替代。结果表明,随替代量增加,材料的居里温度和相变温度单调下降,磁电阻比急剧增大。这些变化可以用稀土离子平均直径的减小和自旋团簇模型来解释。掺Dy使材料中形成大量无序自旋团簇,外加磁场使自旋团簇取向一致,从而增加了电子在团簇之间跳跃时的迁移率,产生了磁场所致的庞磁电阻效应。
黄宝歆刘宜华张汝贞王成建代由勇原晓波梅良模
关键词:庞磁电阻
La_(0.67)Sr_(0.33)MnO_3中Ag-Ti的掺杂效应被引量:1
2007年
将La0.67Sr0.33MnO3(LSMO)、Ag2O及TiO2粉混合经高温烧结后制备了钙钛矿相/xAg两相复合体系(x是Ag与钙钛矿材料的物质的量比),系统地研究了Ag-Ti的共掺杂对LSMO电性和磁电阻效应的影响。0.07摩尔比Ti4+离子的B位掺杂使LSMO的居里温度降至室温。Ag的掺入对TC影响不大,TP逐渐升高。由于钙钛矿颗粒属性的改善和金属导电通道的出现,材料的电阻率明显下降。Ag掺杂使室温磁电阻得到显著增强,室温下从x=0.30样品中得到最大的磁电阻,约为32%,是La0.67Sr0.33MnO3样品的8倍,La0.67Sr0.33Mn0.93Ti0.07O3样品的1.6倍。
王军华黄宝歆原晓波王成建刘宜华梅良模
关键词:钙钛矿锰氧化物
有机自旋阀的磁电阻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考虑到有机半导体中极化子和双极化子特殊的电荷-自旋关系,从自旋扩散方程和欧姆定律出发,理论研究了"铁磁/有机半导体/铁磁"有机自旋阀结构中的磁电阻性质.计算发现,磁电阻在数值上随有机半导体层中极化子比率的增加而增大,随有机半导体层厚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同时发现自旋相关界面电阻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磁电阻.讨论了铁磁层和有机半导体电导率比率、铁磁层极化率等对系统磁电阻性质的影响.
任俊峰王玉梅原晓波胡贵超
关键词:磁电阻极化子
溶液酸碱性对低聚苯亚乙炔基分子结电输运性质的影响
2014年
结合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计算了溶液酸碱性对低聚苯亚乙炔基分子结电输运性质的影响,此低聚苯亚乙炔基分子中两个不同位置的H原子被氨基和羧基取代.通过质子化和去质子化模拟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对分子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中性环境下分子器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微弱的整流效应;碱性溶液中羧基去质子化后,分子器件电流值增长近一倍,但整流效应变化不明显;酸性溶液中氨基质子化后,分子器件正向偏压导电性能略微降低,但整流方向发生明显反转,且与中性环境下的情况相比,整流比提高了近三倍.提出了一种利用化学手段控制分子结导电能力和整流性能的方法.
林晓那张广平任俊峰原晓波胡贵超
关键词:分子电子器件电输运特性
纳米Fe-ZnSe颗粒膜的光学特性
2008年
研究了射频溅射法制备的纳米"铁磁金属-半导体基体"Fex(ZnSe)1-x颗粒膜的光学特性。透射光谱测量结果表明,当Fe体积分数为35%时,颗粒膜样品的可见光透过率达到50%以上。研究发现,在ZnSe薄膜基体中嵌入纳米铁颗粒的Fe-ZnSe颗粒膜中,电子的带间跃迁为直接跃迁,其带隙随着Fe在颗粒膜中所占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变宽。
张林代由勇原晓波
关键词:透射光谱
Improvement on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Magnetoresistance Induced by Pd or Ag Addition in Lao.67(Ca0.65Ba0.35)0.33MnO3 Manganites
2013年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magnetoresistance have been studied in two series of xAg-La0.67(Ca0.65Ba0.35)0.33MnO3 and xPd-La0.67(Ca0.65Ba0.35)0.33MnO3 (abbreviated by xAg-LCBMO and xPd-LCBMO) composites. Both Pd and Ag addition induce a decrease in resistivity and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resistivity reaches its maximum.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grain boundaries caused by the segregation of good conductive metal grains on the grain boundaries/surfaces. In addition, both Pd and Ag addition induce a large enhancement of room temperature magnetoresistance (RTMR). Note that 27% molar ratio of Ag addition induces a large RTMR of about 70%, about ten times larger than pure LCBMO, whereas 27% molar ratio Pd addition brings a much larger RTMR of about 170%. The large enhancements of MR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decrease in resistivity of the samples caused by the good conductive metal. On the other hand, the polarization of Pd atoms near the Mn ions on the grain surfaces/boundarie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crease in MR, which induces a large number of spin clusters in Pd-added samples.
原晓波任俊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