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婧
- 作品数:20 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多丽丝·莱辛“非洲小说”中的文化焦虑
- 2016年
- 多丽丝·莱辛是一位具有跨文化背景的作家,但从她的教育经历及个人阅读来看,其文化心理结构与精神追求并未超出西方传统。非洲时期的生活激发了莱辛对文化差异造成的心理隔阂和排斥的反思。她在非洲小说中描写不同文明在"交易"时产生的冲突,刻画置身于异质文化中的焦虑乃至跨文化的失败处境。莱辛在文化心理层面与非洲的距离感既体现了萨义德所说的流亡者处境,也从反面验证了不同文化间交融和互通的复杂性。
- 卢婧
- 关键词:文化焦虑
- 《金色笔记》中的“身体”隐喻解读被引量:4
- 2012年
- 在《金色笔记》中,女主人公的"身体"参与到作品的具体叙事中,成为一个能指,指向了文化秩序、个人生存、精神体验、两性关系以及灵魂的自我认知,具有隐喻的性质。从作品中一系列对身体经验的描写中可以发现,"身体"在表现人格分裂、精神隔膜和女性的焦虑三个方面具有重要的隐喻作用。
- 卢婧
- 关键词:金色笔记身体隐喻
- 试论莎士比亚《亨利四世》的反权力话语性质被引量:1
- 2007年
-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历史剧之一,其中隐含着一股反抗权力话语、抵制官方历史、反对体裁权威的精神。从福斯塔夫与其他历史主人公在身份、话语上的对比,以及由这个人物所形成的喜剧情境与历史情境的相互关系上,可以见出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中反抗权力话语、挑战体裁权威的叛逆精神,以及对这一切对所做的艺术性的反抗与嘲弄。
- 卢婧
- 关键词:权力话语福斯塔夫
-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研究述评被引量:28
- 2007年
-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问世已有近半个世纪,对它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多元,从单一到丰富,从零散到系统的逐渐深化的过程。英美学界对于《金色笔记》的系统化的研究兴起于60年代,并在70-90年代形成高潮,进入21世纪后,依然吸引许多研究者参与讨论。梳理这一研究历程并揭示不同阶段的特点,对于全面认识这部作品的价值和特色,乃至发现晚近英美文学批评的某种趋向,都有一定的意义。
- 卢婧
- 从虚无主义走向苏非主义——关于《金色笔记》中几处空间场景的内涵释读被引量:4
- 2012年
- 在《金色笔记》中,非洲"马雪比"、英国"伦敦"、主人公的"公寓",这几个场景跳跃出现,在情节中既疏离错位又彼此交织,成为某一个历史阶段精神影像的写照,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与社会形态下欧洲知识分子的精神处境,以及他们在积极追求和消极感受上的矛盾,从无力抗争、消极避世到重建信心的努力过程。也显示出作家在自然理性与苏非神秘主义哲学这两个思维向度上的尝试与追求,预示了作者此后创作题材的调整。
- 卢婧
- 关键词:《金色笔记》苏非主义
- 叙事的“焦虑”——《金色笔记》中“重写”的考察被引量:2
- 2011年
- 在《金色笔记》中,女主人公安娜的写作焦虑体现在她不断进行的文本"重写"上。"重写"不仅是女主人公私人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小说中特有的一种叙事策略,它与文本的叙事结构也形成了呼应,从而将作品的主题指向了当代小说艺术的叙事走向,反映了多丽丝.莱辛对当代小说艺术的"叙事"与"虚构"问题的思考。
- 卢婧
- 关键词:《金色笔记》叙事艺术
- 多丽丝·莱辛的文化身份与小说创作被引量:12
- 2010年
- 多丽丝.莱辛具有"边缘人"与"流亡者"的文化气质,这一独特的文化身份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她的小说具有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丰富的主题意趣与独特文化意象,并致力于对社会边缘阶层的关注,显示出当代知识分子追求精神独立的品格。莱辛小说的创作特点与作家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以及思想情感密切相关。
- 卢婧
- 关键词:文化身份小说创作边缘人流亡者
- 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时间艺术
-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创作中意识流手法运用得较为纯熟和圆润的一部作品,它较为成功地实践了作者主观真实论的文学构想,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为了使作品能够清晰地表现人类的主观情感世界,传达对人类心灵的关注与追问,作家以人...
- 卢婧
- 关键词:意识流手法时间艺术到灯塔去
- 文献传递
-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前活动--教师信念与课堂实践调查
- 在图式理论的影响下,人们逐渐认识到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重要作用,进而认识到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前活动的必要性。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读前活动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研究焦点都在探讨读前活动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很少系统地调查教师...
- 卢婧
-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信念教师行为图式理论
- 文献传递
- 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时间艺术被引量:5
- 2007年
-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创作中意识流手法运用得较为纯熟的一部作品,它成功地实践了作者主观真实论的文学构想,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为处理好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的关系,伍尔夫采用了同心圆式的时间结构。在具体的叙述过程中,主要体现为“叙述时间”与“意识流动时间”的相互交替,同时在叙述内容方面进一步强化后者的效果,从而形成作品的内部逻辑。在这种“时间”的对照与呼应中,也可见出作家对于现实世界的愤懑与抗议。
- 卢婧
- 关键词:到灯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