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诊治
  • 2篇诊治体会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重症手足口病
  • 2篇小儿
  • 1篇源性
  • 1篇神经源
  • 1篇神经源性肺水...
  • 1篇水肿
  • 1篇重症
  • 1篇小儿急性
  • 1篇纳洛酮
  • 1篇纳洛酮治疗
  • 1篇纳络酮
  • 1篇急性
  • 1篇肺出血
  • 1篇肺水肿
  • 1篇出血

机构

  • 4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湘南学院附属...

作者

  • 4篇刘锋
  • 1篇宋战义
  • 1篇张希奇
  • 1篇彭建
  • 1篇雷晔飞
  • 1篇张希奇
  • 1篇周晓惠

传媒

  • 2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重症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23例诊治体会
2013年
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的病例特点,降低该疾病死亡率。方法对我科2012年4~8月重症手足口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23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儿存活15例,死亡8例。1例为入院后7 h死亡,7例治疗好转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抢救成功患儿在机械通气6~48 h气管插管内血性分泌物消失。存活病例机械通气时间为6~25 d,平均为13.3 d。死亡病例机械通气时间为7 h~43 d的,家属放弃治疗主要原因为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主要发生于3岁以下农村儿童,发病高峰为5~6月,治疗中体温控制和器官功能支持,特别是疾病恢复期呼吸功能的维持,是降低死亡率关键。
刘锋
关键词:手足口病神经源性肺水肿
小儿急性肺出血诊治体会
2007年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肺出血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7例小儿急性肺出血病例。结果经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后4例存活,另3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机械通气是提高小儿急性肺出血存活率的关键。
宋战义雷晔飞刘锋彭建周晓惠
纳洛酮治疗小儿急性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体会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总结纳洛酮治疗小儿急性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体会。方法:将82例患儿分为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38),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7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血气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对于轻、中及重症呼吸衰竭但无条件进行呼吸机治疗的患儿可以用纳洛酮进行治疗。
刘锋张希奇
关键词:小儿纳络酮
182例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寻找降低危重型的病死率的方法。方法对我科182例重症手足口病例回顾总结。结果 182例患儿治愈173例,伴有肢体活动障碍后遗症者1例,8例肺水肿肺出血患儿死亡。8例死亡病例中1例为入院后8小时内死亡,另7例为机械通气1~43d,因神经系统后遗症,家属要求出院后死亡。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好发于小于3岁幼儿,危重病例常可出现皮疹的不典型,易出现误诊耽搁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可阻断手足口病的进展,早期干预提高救治成功率。
刘锋张希奇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