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苏文
- 作品数:31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建筑行业积极响应国家一系列环保政策,从材料到陈设装饰,每一个施工步骤都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其中。在设计装修过程中,不断运用无毒害、环保的新型材料与新技术,提供健康、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文章紧跟时代低碳环保话题,介绍了菌丝体复合材料、再生纸材料与冷冻技术、BIM技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将环保理念贯穿在室内装饰设计中,以供参考。
- 宿鑫梅李宪锋刘苏文
- 关键词:冷冻技术BIM技术室内装饰设计绿色环保
- 夕阳无限好只为饰'黄昏'--老年公寓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 营造安全便捷、和谐优美的颐养天年环境,体现了一个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程度,它不应该成为业内边缘化的设计。在当今的设计领域,对人体能力和局限进行研究的设计师在逐渐增多,它已成为专门的学科,特别是对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的行为...
- 刘苏文
- 关键词:老年公寓交互设计
- 文献传递
- 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设计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再建构研究
- 2016年
- 文章采用知识领域划分设计的方法,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基于中国设计学教育现状和发展,构建设计学本科教育体系和框架,建立课程知识体系和专业认证体系。文章指出,应从设计创新的方法、设计理论的体系、设计管理的意识、设计教育的内涵等方面,拓展和优化学生培养的创新平台,使设计学本科教学更系统、更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以建构设计人才培养的理想范式。
- 刘苏文李宪锋
- 关键词:创意产业课程体系
- 工业遗存背景下戚墅堰段运河两岸空间环境提升设计研究
- 2022年
- 大运河是中华儿女珍视的文化遗产。近年来,大运河沿线文化建设和系列遗存保护工作成果显著。大运河常州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为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了诸多贡献。通过对常州运河沿线的工业遗存进行调研,提出改善戚墅堰段运河两岸空间环境的策略,从空间形态、创新资源、生态循环等方面更好地保护工业遗存资源,通过打造常州特色品牌来展示江南运河文化。
- 韩瑞刘苏文
- 关键词:工业遗存大运河空间环境
- 常州大运河世界遗产段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 2019年
- 京杭大运河自古以来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黄金航道,更是我国的文化象征。常州在大运河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熏陶下,孕育出了多彩多样的人文历史,包括工业文化、民间艺术、红色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及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如乱针绣、留青竹刻、常州梳篦、常州吟诵、运河五号、龙泉印泥等。这些鲜活的、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为常州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具有重要的传播意义、品牌意义以及景观提升意义。文章将在常州大运河价值充分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运河沿线进行公共艺术设计,讲述运河故事,传承运河文化。利用驳岸栏杆、桥梁涵洞、建筑、绿化、灯光等作为艺术符号的载体,通过多种艺术符号的设计,结合运河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人文故事、文物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运河遗产,形成常州运河世界遗产段的艺术展示策划方案,以彰显常州运河的独特魅力。
- 李宪锋刘苏文陈荣祥
-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公共艺术
- 糅合与共存——基于文化适配视角下的大运河文化保护研究
- 2023年
- 大运河文化是京杭大运河发展的内在价值力量,两者同步兴衰。把握好大运河文化和其他新生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共存,成为了弘扬大运河文化的关键所在。同时,大运河文化的复兴,需要利用大运河内在所积淀的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融合所形成的杂糅之力,并赋予大运河文化新的符号和语言,才能符合现代价值体系,满足与现代发展共生的条件。
- 何孟闰李宪锋刘苏文
- 文化传承导向下大运河(常州段)景观设计探究
- 2024年
- 运河景观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发展脉络,但目前大运河沿线景观存在一些问题,如丧失原有活力、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等。为增强常州段运河景观人文色彩,提高其文化内涵,打造出具有区域文化特征的运河景观,从地域文化传承的视角,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常州段大运河沿线景观现状,探究其景观更新设计之策略,探索如何在继承传统文脉的基础上,使大运河这一活态遗产焕发出时代活力,以期为未来大运河沿线景观保护与更新设计提供理论借鉴。
- 刘欣雨刘苏文
- 关键词:文化传承活力复兴景观设计
- 夕阳无限好 只为饰“黄昏”——老年公寓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 营造安全便捷、和谐优美的颐养天年环境,体现了一个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程度,它不应该成为业内边缘化的设计。在当今的设计领域,对人体能力和局限进行研究的设计师在逐渐增多,它已成为专门的学科,特别是对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的行为...
- 刘苏文
- 运河沿线传统村落空间的保护与更新设计
- 2022年
- 中国乡村文化是在漫长农耕文明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凝聚了人类历史的缩影与记忆,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丰富的区域。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城镇化推进的脚步也日益加快,这让村落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很多村落文明正在慢慢地消失。面临这样的困境,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及其所承载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着近年来乡村复兴策略的出现,该文探讨村庄振兴与发展的关联,分析传统乡村发展的结构因素,以及传统乡村发展保护的问题,并以运河沿线村落为典型,研究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维持和更新传统村庄的生存空间,活化传统村庄的人文资源,并推动运河沿岸传统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 臧晟刘苏文
- 关键词:运河文化传统村落
- 遗产廊道视角下苏州大运河沿岸景观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千年大运河,流淌着中华大地的文明史诗。苏州大运河沿线承载着厚重的文化遗产资源,如何通过滨水景观设计实现运河的保护传承与活态利用价值,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以遗产廊道为出发点,通过对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生态环境特色、历史内涵等发展现状统筹考虑,提出景观设计策略,为苏州大运河沿线景观空间优化、遗产廊道构建增添凝聚力与辐射力,以期提升中国大运河文化内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 曲丽丽刘苏文
- 关键词: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