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差异探讨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的MRI形态及信号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脊柱结核与 6 8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结果 脊柱结核多发生于椎体前半部 ,以相邻多发和弥散形式出现 ,转移瘤多以单发形式出现 ,多发生于椎体中后部及附件 ,多发时多呈跳跃式分布。结核常累及椎间盘 ,而转移瘤较少累及椎间盘。结核椎体外肿块呈长条梭形 ,多呈周边强化或无强化。转移瘤的椎体外肿块呈半圆形 ,多为均匀强化 ,周边强化少见。结核多呈不规则长T2 高信号 ,骨皮质破坏一般较小 ,低信号骨皮质向外移位较少 ,而转移瘤的骨皮质则多呈较多点状虫蚀状破坏 ,骨皮质多有向外移位征象 ,信号相对较均匀。结论 根据病变的信号特点及椎体骨皮质破坏情况及椎旁组织形态及信号差异 。
- 朱建忠刘海梅程玉卉孟凡华徐龙春于连祥
- 关键词:脊柱结核脊柱转移瘤MRI磁共振成像
- 胃癌X线形态学与bcl-2,p21ras,PCNA相关性研究
- 2003年
- 刘海梅
- 关键词:胃肿瘤X线钡剂造影
- 胃癌p21 ras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X线形态学的研究
- 2003年
- 目的 研究 p2 1ras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X线钡剂造影表现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经低张气钡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 ,确诊胃癌患者 35例 ,手术切除后新鲜标本沿大弯 (或小弯 )剖开 ,摄取大体标本照片 ,标本均匀涂钡 ,摄取标本涂钡照片 ;用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 35例胃癌手术标本中p2 1ras表达。结果 p2 1ras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胃组织 (P <0 0 1) ,在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观察胃癌标本涂钡照片 2 9例 ,分析癌灶与周围正常粘膜皱襞中断情况 ,在高 中分化胃癌中 ,癌灶与周围正常粘膜皱襞中断截然的为 42 86 %;在低分化胃癌中 ,80 %的患者 ,癌灶与周围正常粘膜皱襞中断截然 ,但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6 ,无统计学意义 ;在胃癌的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方面 ,与粘膜分界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大体形态学与 p2 1ras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粘膜中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胃癌的生物学特性 ,是否可把 p2 1ras作为评判胃癌预后的一个确切指标 ,尚需进一步研究。
- 刘海梅刘林祥邓炳幸柳雅玲陈昌伟
-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组化
- 胃癌的X线形态学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相关性研究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X线钡剂造影表现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经低张气钡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 ,确诊胃癌患者 35例 ,术后新鲜标本沿大弯 (或小弯 )剖开 ,摄取大体标本照片 ,再摄取标本涂钡照片 ;用免疫组化SP染色对 35例胃癌手术标本进行定量检测 ,观察PCNA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X线钡剂造影表现的关系和意义。结果 :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胃组织 (P <0 0 1) ,PCNA指数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胃癌 (P <0 .0 1) ,在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观察胃癌标本涂钡照片 2 9例 ,分析癌肿周围粘膜破坏情况 ,在高、中分化胃癌中 ,癌肿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交界处粘膜皱襞中断截然的为 4 2 .86 % ,而在低分化胃癌中 ,80 %的癌肿与周围正常组织交界处粘膜皱襞中断截然 ,但经统计学处理P=0 .0 6 ,无统计学意义 ;在胃癌的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方面 ,与粘膜分界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胃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PCNA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指标 ;
- 刘林祥刘海梅邓炳幸柳雅玲陈昌伟
- 关键词:胃肿瘤X线钡剂造影免疫组化
- 胃癌的生物学特性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胃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35例胃癌患者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5例胃癌、癌旁、正常胃粘膜中PCNA的表达。结果 在胃癌组织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 9 11± 14 37,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胃粘膜组织 (P <0 0 1) ;PC NA指数在低分化胃癌中表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 (P <0 0 5 ) ;结论 PCNA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PC NA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指标。
- 朱宏伟刘海梅
-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组化PCNA
- 胃癌标本的X线形态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
- 2002年
- 目的 探讨bcl 2蛋白与胃癌标本X线形态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经低张气钡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 ,确诊胃癌患者 3 5例 ,手术切除后新鲜标本沿大弯 (或小弯 )剖开 ,摄取大体标本照片 ,标本均匀涂钡 ,摄取标本涂钡照片 ;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 3 5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中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bcl 2阳性表达率为 82 86% ,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胃粘膜组织 (P <0 0 1) ,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3 5例胃癌标本涂钡照片 ,其中 2 9例清晰显示癌肿周围粘膜破坏情况 ,在高中分化胃癌中 ,癌肿组织与周围正常粘膜皱襞中断截然的为 42 86% ,而在低分化胃癌中 ,80 %的患者 ,癌肿与周围正常粘膜皱襞中断截然 ,但经统计学处理P =0 0 6,无统计学意义 ;在胃癌的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方面 ,与粘膜皱襞中断形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cl 2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胃癌预后的指标 ,但胃癌涂钡标本中粘膜皱襞中断形式与bcl 2基因之间的关系 。
- 刘海梅刘林祥邓炳幸柳雅玲陈昌伟
- 关键词:胃癌标本X线形态BCL-2蛋白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