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作品数:13 被引量:4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不同类型晕厥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3 2008年 典型的晕厥发作是短暂的,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意识完全丧失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s,个别晕厥发作时间较长可达数分钟。不同类型的晕厥应注意与其他原因造成的意识丧失相鉴别。 刘浩 张堃慧 王玉关键词:晕厥发作 同类型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胸髓神经鞘瘤误诊为心绞痛1例 2003年 刘浩 赵燕关键词:误诊 心绞痛 手术治疗 瘦素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06年 自瘦素发现以来,人们对体内脂肪组织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血清瘦素与冠心病的关系也受到广泛关注。大多数人的研究都支持高血清瘦素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瘦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现就瘦素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作一综述。 王同成 刘浩 唐元升关键词:瘦素 冠心病 中药治疗无ST段抬高ACS的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中药对无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作用。方法无 ST 段抬高的住院 ACS 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 组)5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B 组)58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口服及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心电图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加用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中药在治疗无 ST 段抬高 ACS 时有效,可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及心绞痛。 刘浩 石理 王同成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ST段 中药 Notch细胞信号通路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17年 Notch是相邻细胞之间互相通讯的典型信号通路,其作用具有多样性,在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细胞周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分化受诸多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otch细胞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Notch信号通路及其对NSCs增殖分化的作用进行综述。1 Notch细胞信号通路的组成Notch细胞信号通路主要由Notch受体、配体(DSL)、CSL、 刘浩 赵燕 张念平 张晓 张琳关键词:NOTCH 神经干细胞 增殖分化 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再出血行介入治疗一例 被引量:3 2010年 患者男性,49岁。因从“8m高处坠落摔伤头、胸、腹部疼痛、胸闷2h”于2009年9月29日来院就诊。既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阳性6年。 刘浩 赵燕关键词:脾破裂 杏丁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2006年 目的研究杏丁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作用。方法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除了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杏丁注射液剂及通心络胶囊口服中药,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后两组临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电图疗效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5%、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84.6%(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有明显疗效。 刘浩 刘同宝关键词:杏丁注射液 通心络胶囊 心绞痛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抑制剂对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在胚胎干细胞(ESCs)向神经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单层贴壁方法诱导ESCs向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实验组加TGF-β抑制剂,对照组不加。9 d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qRT-PCR,统计Nestin阳性细胞比例,并检测NSCs标志物Nestin表达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来源的NSCs分别进行神经元诱导分化和多巴胺(DA)能神经元诱导分化。免疫荧光染色后进行细胞计数,统计各类阳性细胞(包括β-tubulinⅢ+和TH+/MAP2+阳性细胞)比例,qRT-PCR检测神经元早期标志物β-tubulinⅢ、成熟神经元标志物MAP2及DA能神经元标志物TH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ESCs能更多地分化为NSCs,并且分化为未成熟神经元及DA能神经元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能促进ESCs定向分化。 刘浩 赵燕 张晓 张念平关键词:胚胎干细胞 神经分化 多巴胺能神经元 纤维支气管镜镜头清洗导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一种纤维支气管镜镜头清洗导管,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有一导管(1),导管(1)的一端设有喷头(2),导管(1)的另一端设有注射器连接头(3),喷头(2)上的喷水孔(4)设在喷头(2)的背面呈反喷状,... 徐冬梅 范崇伦 潘秀玲 王同成 刘浩文献传递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015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种最为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PD多发生于老年人,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年龄≥65岁的老年人PD发病率约1%,年龄≥85岁的老年人约5%。PD的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含黑色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的逐步丧失,伴有蛋白聚集和嗜酸性包涵体-路易小体形成。 刘浩 张念平 赵燕 张强 张堃慧关键词:帕金森病 多巴胺 Α突触核蛋白 环境因素诱发疾病 氧化性应激 朊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