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
- 作品数:1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评估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被引量:2
- 2008年
- 主要综述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两种临床方案配置和疗效评估方法。资料显示,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缓解期长、能够靶向选择治疗目标、对局限性银屑病具有独特疗效。其方案的具体配置:一种根据PASI评分来配置,一种根据皮肤类型来配置。疗效评估为根据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改变来评估及根据患者的病历资料来评价。
- 刘晶李东升周飞红
- 关键词:银屑病准分子激光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臭氧水疗治疗面部亚急性湿疹1例
- 采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臭氧水疗治疗面部以严重瘙痒及厚积痂皮为突出临床表现的亚急性湿疹1例。润燥止痒胶囊2g tid口服,同时给予臭氧水疗,每天1次,每次20分钟,水疗结束后予硅油乳膏涂搽面部。治疗4周时皮损完全消退,瘙痒完...
- 李东升欧阳慎岚刘钟刘晶
- 文献传递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41例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复发情况。方法:79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1例,对照组38例,均给予NB-UVB照射,3次/周。...
- 李东升刘钟刘晶欧阳慎岚
- 文献传递
- 小汗腺汗孔癌局部淋巴结转移
- 2019年
- 报告1例肝细胞癌术后小汗腺汗孔癌伴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男,60岁。右侧腹股沟斑块伴瘙痒3年。既往史:肝癌术后3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见大量上皮样细胞组成的瘤团,肿瘤细胞核大、深染,核仁突出,核分裂象增多,瘤团内可见管腔样结构。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淋巴结结构内可见上皮样细胞组成的瘤团。免疫组化:上皮细胞膜抗原(EMA)(+)。诊断:小汗腺汗孔癌局部淋巴结转移,肝癌术后。
- 胡燕燕苏飞张良陈金波刘晶李东升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肝细胞癌
- 成人泛发性线状苔藓1例
- 刘晶刘甜苏飞周小勇
- 老年尖锐湿疣发病情况分析及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老年尖锐湿疣疗效评价
- 目的 分析老年尖锐湿疣发病情况,并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老年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的老...
- 陈金波刘晶李东升黄茜胡燕燕许莉叶静范莉陈柳青段逸群
- 关键词:尖锐湿疣老年光动力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 一种消化科组织胶的制备及性能试验
- 2022年
- 针对现阶段消化科组织物理缝合方式存在创伤性和外观不适性的问题,提出用于消化科多巴胺封端聚氨酯医用组织胶的制备。通过改变体系内蓖麻油的用量,研究了用于消化科多巴胺封端聚氨酯组织胶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蓖麻油用量为9%时,组织胶性能较优,此时组织胶表干时间为58.5s,体外剪切强度和破裂强度分别为57.3kPa和42.5kPa,伤口粘合强度为55.6kPa,具备适合的体外降解速率和较低的蛋白质吸附量,可用作消化科组织的粘合。
- 刘晶
- 关键词:蓖麻油多巴胺聚氨酯
- 中药对病理性瘢痕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张明王玮蓁曾宪玉张云芳贺美林刘晶张久辉
- 关键词:病理性瘢痕中药治疗
- 凉血消沱汤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自拟方剂凉血消疕汤对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作用。方法用MTT法和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自拟方剂凉血消疕汤的水提取液对HaCaT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PI单标流式细胞术测该方的水提取液对HaCaT细胞株细胞DNA分布的影响。结果自拟方剂凉血消疕汤对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增殖作用呈量效关系。凉血消疕汤作用48h可诱导HaCaT细胞凋亡,10mg/mL作用48h时HaCaT细胞凋亡率达(31.77±5.88)%。凉血消疕汤处理组HaCaT细胞株细胞周期发生变化,细胞周期G_1期增加,S期缩短。结论自拟方剂凉血消疕汤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而有效抑制HaCaT细胞株细胞增殖。
- 刘晶周飞红李东升董晶范纺周小勇
- 关键词: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凋亡细胞周期
- 结直肠息肉患者饮食结构和肠道菌群结构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调查结直肠息肉(CP)患者饮食结构和肠道菌群结构。方法选取276例CP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76例同期结肠镜检查阴性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再根据脂肪供能比例分为高脂组(高脂观察组162例、高脂对照组102例)和低脂组(低脂观察组114例、低脂对照组174例)。采用人口特征学调查问卷和食物频率问卷法评估人口学特征及膳食模式;分析各组属水平上肠道菌群结构;Logistic回归分析C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平均每日摄入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脂观察组、低脂观察组、高脂对照组、低脂对照组的巨单胞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属和粪杆菌属的检出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质指数、进食肉类和进食蔬菜类次数、高脂饮食为影响CP发病的相关因素。结论CP患者中高脂饮食占比升高,肠道菌群构成以拟杆菌属、粪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9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属为主。
- 刘晶张江春杨健李娜黄丹
-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