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谦

作品数:155 被引量:1,13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3篇医药卫生
  • 9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色谱
  • 14篇中药
  • 14篇相色谱
  • 13篇液相色谱
  • 13篇高效液相
  • 13篇高效液相色谱
  • 12篇苦参
  • 11篇指纹
  • 11篇指纹图
  • 11篇指纹图谱
  • 11篇生物碱
  • 9篇药物
  • 9篇活性
  • 9篇薄层
  • 7篇药材
  • 7篇一测多评
  • 7篇溶出度
  • 7篇苷类
  • 6篇食品
  • 6篇内酯

机构

  • 15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8篇天津中医药大...
  • 25篇中药质量控制...
  • 15篇河南中医药大...
  • 11篇陕西中医药大...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广东药科大学
  • 7篇江西中医药大...
  • 6篇广州白云山和...
  • 5篇江苏康缘药业...
  • 3篇国家工程研究...
  • 3篇中国中药有限...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云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药品检...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长治医学院

作者

  • 155篇刘晓谦
  • 124篇王智民
  • 61篇冯伟红
  • 52篇李春
  • 52篇易红
  • 46篇高慧敏
  • 35篇陈两绵
  • 27篇闫利华
  • 20篇朱晶晶
  • 18篇杨华
  • 15篇梁曜华
  • 12篇杨立新
  • 12篇张启伟
  • 11篇王锦玉
  • 10篇张东
  • 9篇仝燕
  • 8篇张永欣
  • 7篇徐雪林
  • 7篇赵洁
  • 6篇王德勤

传媒

  • 61篇中国中药杂志
  • 28篇中国实验方剂...
  • 13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世界中医药
  • 2篇药学学报
  • 2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油脂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药材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8篇2024
  • 20篇2023
  • 11篇2022
  • 23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11篇2018
  • 16篇2017
  • 12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测多评法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9
2016年
一测多评技术作为适宜于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控制评价新模式和新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药的科研和生产实际中,成为中药质量评价的重要定量评价手段。据统计,目前一测多评技术在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评价、多品种中药基源鉴定、炮制工艺及炮制品质量评价,原料药提取物、中间体及制剂的质量评价等多个方面应用广泛,显示出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准确度高等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从论文发表数据统计看,近年来,一测多评相关研究论文逐年增长,从2006年提出至今,已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有关药材一测多评报道的研究160余篇,成方制剂近100篇,其他40余篇。该文在分析总结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一测多评法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评价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展望了应用前景。
朱晶晶王智民高慧敏刘晓谦闫利华冯伟红陈两绵张启伟
关键词:一测多评中药质量评价
基于UPLC-ESI-MS/MS的何首乌中12种真菌毒素污染检测被引量:19
2016年
通过测定何首乌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含量,探讨其致肝毒性原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何首乌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赭曲霉毒素A,B,T-2毒素,HT-2毒素,伏马毒素B1,B2,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共12种真菌毒素的含量。样品采用改良的Qu ECh ERS方法提取,使用Welch 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100 mm,2.5μm)分离,甲醇-含0.1%乙酸的2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2种真菌毒素在0.1~200μg·kg^(-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 3~0.999 9,加标回收率为71.19%~98.68%,相对标准偏差为1.7%~13%。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可用于何首乌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快速测定。结果显示,41批样品中的15批检出了真菌毒素,涉及毒素类型有AFB1,AFG2,FB1,OTB,T-2,HT-2,FB2和OTA共8种,毒素在0.51~1 643.2μg·kg^(-1)。其中1批制首乌中检测到AFB1,达6.8μg·kg^(-1),超出了其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限量标准(5μg·kg^(-1))。AFB1具有明确的肝毒性。因此,推测何首乌在产地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少量霉变样品是其导致肝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李春苏晓冯伟红李娆娆刘晓谦李鹏跃王智民
关键词:何首乌肝毒性真菌毒素QUECH
藏药甘青乌头中1个新的双二萜生物碱被引量:5
2021年
从甘青乌头全草中分得两个双二萜生物碱,经1D,2D-NMR及HR-MS数据解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命名为tanguticurine A(1),另1个为已知化合物anthoroidine B(2),二者均为首次从甘青乌头中分离得到。抗病毒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HCV和EV71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浓度(EC_(50))分别为15.5和9.7μmol·L~(-1),并显示较低的细胞毒性。因此,化合物1是一个较好的抗病毒先导化合物,值得深入研究。
杨丽华王月刘晓谦刘晓谦梁曜华李春
关键词:二萜生物碱抗病毒活性
谈经典名方的化学、生产和质量控制研发和监管被引量:24
2017年
经典名方是中药方剂的杰出代表,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是中医药宝库中最精华部分。为支持经典名方开发,国家及相关管理部门先后发布了相关鼓励性政策,但是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目前还未能形成共识,因此经方的开发仍然任重道远。该文在分析主要发达国家对植物药研发、注册和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经典名方的实际,对其未来研发可能遇到的难关和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建议,首次提出了"基于传统制法的对照汤剂"用于经典名方"原汁原味"研发的一致性评价,强调在质量一致性策略中的全成分质量平衡一致性和生物效价一致性用于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和成品质控,同时提出应充分关注和考证处方的组成、剂量、药材基原等问题。此外,还就经典名方产品上市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提出了建议,以期达到能抛砖引玉,推动经典名方简化注册的进程。
王智民刘菊妍刘晓谦王德勤闫利华朱晶晶高慧敏李春王锦玉李楚源倪庆纯黄暨生林娟
关键词:中药经典名方监督管理
常山碱稳定性及其降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对常山碱的稳定性及其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4 h内流动相作溶剂时,常山碱含量仅降低1%,但在水、甲醇、50%甲醇及10%乙腈溶液中其含量降低为起始含量的90%。当溶液pH介于3~7时,24 h内常山碱的保留率在98%以上,但在碱性溶液中(pH 9.0)含量降低约12%。温度越高,常山碱稳定性越差,40~80℃放置10 h后,常山碱降为起始含量的60%左右,但在20℃下放置10 h,其含量仅降低约5%;40,60℃放置10 h,常山碱主要转化为异常山碱,二者的总含量较起始总含量基本不变,但是80℃下放置10 h,常山碱和异常山碱的总含量降低为起始总含量的83.33%,说明高温下常山碱结构发生了彻底改变,而不仅仅是异构化为异常山碱。光照对常山碱稳定性影响显著,强光照射108 h,常山碱质量分数较起始含量降低23%左右,但在避光和自然光条件下,其含量仅降低10%左右。无论在人工胃液(pH 1.4)还是人工肠液(pH6.8)中,放置10 h后,常山碱质量分数降低均小于5%。常山碱固体在高温(60℃)、高湿[(75±1)%]和强光(3 000 lx)照射下放置10 d后,其含量分别减少0.27%,7.6%,5.39%。常山碱在水、甲醇、50%甲醇和10%乙腈溶剂中、碱性溶液、不同光照和不同温度(20,40℃)下的降解基本符合化学动力学一级反应。因此,无论是常山碱的制备纯化还是相关制剂的生产,都应在偏酸性溶液,低温、避光条件下快速操作完成,而常山碱固体则应在干燥、避光条件下保存。
张继远刘晓谦杨立新冯伟红王智民李春
关键词:稳定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注射用灯盏花素制剂中相关物质的分析与结构鉴定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明确注射用灯盏花素制剂的相关物质组成,提升杂质控制水平,保障注射剂的临床用药安全,该研究采用HPLC和UPLC-QTOF/MS对不同规格不同批号注射用灯盏花素制剂进行相关物质分析与鉴定,主要的相关物质为5,6,7,3′,4′-五羟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3)、3,5,6,7,4′-五羟基黄酮-3-O-葡萄糖醛酸苷(4)和野黄芩素(10);3个极微量的相关物质为6-羟基芹菜素-6-O-葡萄糖-7-O-葡萄糖醛酸苷(1)、甲氧基野黄芩苷(6)和灯盏甲素(7)。采用半制备HPLC对主要相关物质3和4进行了分离纯化,经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分析,进一步确证了它们的结构。该研究明确了注射用灯盏花素制剂的相关物质组成,为提升制剂中单个杂质的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朱厚达田盼关亮俊陈两绵刘晓谦高慧敏王智民
关键词:注射用灯盏花素
液固压缩技术改善丹参酮Ⅱ_A释药的评价研究
2015年
"液固压缩"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新出现的能够显著改善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新技术,该文选择丹参中的难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Ⅱ_A及其脂溶性有效部位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非挥发性液体为液相溶剂,微晶纤维素为载体材料,二氧化硅为涂层材料制备液固压缩片,并对其流动性(休止角,卡尔指数及豪森指数)、药物与辅料相互作用(DSC,XRPD)等进行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液固压缩片与普通片剂溶出曲线,探讨该技术在改善丹参酮Ⅱ_A溶出度方面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溶出度随液相溶剂的溶解度增高而增大,R及载药量对以丹参酮Ⅱ_A单体为模型药物的制剂影响较为明显,但对以丹参脂溶性有效部位为模型药物者影响较小。表明"液固压缩"技术能够显著改善丹参酮Ⅱ_A的溶出度,同时能够与丹参中的其他脂溶性成分发生协同作用,更好地促进丹参酮Ⅱ_A的释放,提示"液固压缩"技术在中药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刘晓谦孟庆举徐雪林赵洁杨华易红
关键词:溶出度难溶性药物
从雨生红球藻中快速提取虾青素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从雨生红球藻中快速提取虾青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雨生红球藻粉末加入油-乙醇复合溶剂中,利用闪式提取器进行破碎提取得混悬液;将混悬液过滤得提取液和滤渣;二、将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得到虾青素提取物。采用闪式...
易红刘晓谦王智民杨华
灯盏乙素乙酯原料药中主成分含量测定及其有关物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灯盏乙素乙酯原料药主成分及其有关物质含量的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并采用UPLC-MS对灯盏乙素乙酯的主要有关物质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对主成分及其有关物质进行含量测定,柱温25℃,以甲醇-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335 nm;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对其主要有关物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灯盏乙素乙酯与有关物质及其降解产物的分离度良好;灯盏乙素乙酯质量浓度在5.005-1 001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灯盏乙素乙酯原料药中的主要有关物质为灯盏乙素,含量为0.89%,杂质总量为1.1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灯盏乙素乙酯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检查。
徐雪林赵洁易红谢小珂刘晓谦高慧敏王智民
关键词:灯盏乙素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德国药品法典》要求的南五味子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2024年
目的:依据《德国药品法典》(Deutscher Arzneimittel-Codex,DAC)的相关规定,建立符合DAC要求的南五味子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DAC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以上2项内容规定的异同点。方法:采用硅胶GF254薄层色谱板,以乙酸-乙酸乙酯-甲苯(1∶18∶46)为展开剂,以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醇乙为系统适应性测试(SST)指标,以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为检测指标建立了南五味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HALO Biphenyl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5℃,以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酯乙的分离度为SST评价指标考察方法的可行性,建立了南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按照DAC相关要求进行了SST考察,结果显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可满足南五味子药材薄层色谱鉴别的要求;HPLC测定结果中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酯乙的分离度均大于3.5,符合SST要求,可用于南五味子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31批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7611%和0.0109%~0.7909%,且2个成分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建立的南五味子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均符合DAC要求,且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南五味子的质量控制;在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面,DAC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大致相同,但在SST方面存在差异,应加以重视。
卢晨娜向定华许海玉王梅孙朋悦李皓月冯伟红刘晓谦李春宋坪
关键词:南五味子薄层色谱鉴别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