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牙体缺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金属桩核组56例和玻璃纤维桩组6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牙体缺损修复效果和患者对修复情况满意度。结果玻璃纤维桩组患者修复成功率98.44%明显高于金属桩核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纤维桩组患者满意度93.75%明显高于金属桩核组8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相比,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效果更好,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凌红玲严伟浩陈贵丰刘斌李泽宏
- 关键词:玻璃纤维桩金属桩核牙体缺损疗效
- 我院口腔科急诊病例的调查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本院口腔科急诊病例的特点。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东莞市厚街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495例口腔急诊病例的病种、病因、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口腔急诊病例分类构成以口腔颌面部外伤最多见,占急诊病例的46.7%,其中以软组织伤为主;其次为颌面部炎症,占急诊病例的41.9%,以冠周炎、根尖周炎、牙髓炎为主。颌面部外伤中以软组织伤为主,且交通伤比例增加较快,达颌面外伤的57.2%。结论口腔急诊病种较多,以颌面部外伤为主,其次为颌面部炎症及出血。要求急诊医师应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
- 钱江松刘小明刘斌黄会杰黎玉冰
- 关键词:口腔急诊病种病因
- 应用锥形束CT评估上颌中切牙髓腔增龄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测量上颌中切牙髓腔的长度和直径,为临床桩核设计提供依据。方法76名患者100颗上颌中切牙按照年龄分为5组,A组15—24岁,B组25,34岁,C组35。44岁。D组45~54岁,E组55~65岁。用锥形束CT进行扫描,分析上颌中切牙髓腔长度及釉牙骨质界处、根中1/2、距根尖4mm处髓腔宽度。结果采用t检验和拉丁方进行数据比较,髓腔长度随着年龄增长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釉牙骨质界处、根尖1/2、距根尖4mm处髓腔宽度随着年龄增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宽度逐渐变窄。结论髓腔宽度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窄,髓腔长度与年龄的关系不明显。CBCT能精确测量髓腔的长度和宽度,按桩道制备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分析设计。
- 刘斌陈贵丰钱江松凌红玲王朝徐琳谢梦兰
- 关键词:锥形束CT上颌中切牙年龄桩核
- 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锥形束CT扫描建模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的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 ,为上颌中切牙的修复提供生物力学仿真基础。方法对一颗标准离体上颌中切牙进行锥形束CT扫描,将获取的数据在Mimics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和面网格划分,所得的文件导入Ansys软件完成体网格划分并导出,再将所得的文件导入Mimics软件进行材料赋值,最后导入Ansys软件生成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完整的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共生成19 249个单元和55 202个节点,根据CT灰度值为牙齿定义了10种材料属性。结论高效精确地建立了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
- 钱江松陈贵丰刘斌刘小明黎玉冰
- 关键词:切牙有限元模型
- 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肉眼发现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的临床发现率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临床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306颗,采用髓腔改良入路探查远中舌侧根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06例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的临床肉眼发现率为42.81%,年龄及再治疗对其发现率有显著影响。结论远中舌侧根管在下颌第一磨牙中具有较高发生率,年轻患者及未经治疗病例在临床肉眼操作下更易发现。
- 钱江松刘小明陈贵丰黎玉冰刘斌刘煜辉
- 关键词:下颌第一磨牙发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