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阁
- 作品数:24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塔里木马鹿体表寄生的软蜱种类及其携带病原的PCR鉴定被引量:4
- 2022年
- 为了确定塔里木马鹿体表寄生软蜱的种类及其携带部分病原情况,从若羌县某塔里木马鹿场采集塔里木马鹿体表寄生的软蜱48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所采集的软蜱进行种类鉴定;同时用PCR方法检测蜱体中梨形虫、牛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和绵羊无浆体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48份软蜱样本均为拉合尔钝缘蜱,其线粒体SSU rDNA和COXⅠ基因序列与来自新疆的拉合尔钝缘蜱的同源性均为100%。经PCR检测软蜱中梨形虫和无浆体感染时,发现48份软蜱DNA样本中有3份呈绵羊无浆体核酸阳性,其感染率为6.3%(3/48),未检测出梨形虫、牛无浆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调查结果表明,塔里木马鹿也是拉合尔钝缘蜱的宿主,这丰富了我国蜱及蜱传病研究的基础数据。
- 王奇林蒋玉曦徐建平徐建平赵爱云赵爱云刘光远刘文阁
- 关键词:软蜱梨形虫塔里木马鹿
- 将爬行类寄生虫保持在动物实验体表的装置及配备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爬行类寄生虫保持在动物实验体表的装置、这种装置使用的粘胶及粘胶的配备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包括一个用透气的软质材料制做的筒状物,最优的结构是在筒状物下部还连接有一个用透气软质材料制做的喇叭口状的扩张部分,...
- 罗金任巧云刘光远刘文阁
- 文献传递
- 抑制长角血蜱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的siRNA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抑制/干扰长角血蜱天冬氨酸蛋白酶表达的试剂/药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长角血蜱传染病/巴贝斯虫病药物中的应用,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药物为干扰天...
- 罗金刘光远张高峰任巧云刘文阁刁沛文曹润来
- MicroRNA-1作用小亚璃眼蜱在发育以及饱血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
- 引言/目的microRNA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因子,在细胞分化、转录调控、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之前的研究显示,microRNA-1 (miR-1)在哺乳动物心肌细胞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miR-1的调控...
- 罗金任巧云刘文阁谭阳春仇晓飞张高峰曹润来关贵全罗建勋殷宏刘光远
- 关键词:MIRMICRORNA-1
- 安徽省部分地区山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了解安徽省山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为制定人畜共患隐孢子虫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在安徽省境内选泗县、涡阳县和霍邱县作为调查点,分别从各调查点山羊养殖场随机采集50、50、30份新鲜山羊粪样,用改良抗酸染色方法进行检测。共检获2种隐孢子虫,即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和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隐孢子虫阳性粪样均源自泗县,其感染率为36.00%(18/50),在涡阳县、霍邱县山羊粪样中未检出隐孢子虫。结论表明:羊感染隐孢子虫与饲养管理、自身免疫力等相关。
- 徐前明曹沁宇徐颖谭启东刘思嘉郑蕾刘富徐晓佩刘文阁
- 关键词:安氏隐孢子虫山羊
- 不同基因型弓形虫差异表达蛋白质的鉴定及功能预测
- 朱兴全黄思扬周东辉周洋任娣陈佳李中原王培园陈锐钊聂子雄路静徐颖高琦胡玲英刘文阁徐晓佩
- 弓形虫病是由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弓形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有核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弓形虫病的防控尚无特效的药物和疫苗,主要原因是对弓形虫病防控的基础研究不足,特别是对不同基因型弓形虫在蛋白质组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弓形虫病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免疫治疗
- 黑龙江省三地蜱体内Q热病原的感染情况和分子特征被引量:4
- 2021年
- 为了解贝氏柯克斯体伴随蜱活动的流行特征以及该病原的分子特征,采用布旗法收集黑龙江省伊春、鹤岗及佳木斯等地共计461份饥饿蜱,并通过形态学鉴定其种类。经PCR扩增病原的16S rRNA基因,并测序,分析统计不同蜱种感染贝氏柯克斯体阳性率。采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遗传进化树,分析不同地域不同蜱种来源贝氏柯克斯体的遗传进化关系。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收集的蜱种主要包括日本血蜱(n=102)、全沟硬蜱(n=97)、森林革蜱(n=150)以及嗜群血蜱(n=112)。其中,日本血蜱的贝氏柯克斯体感染率高达12%,嗜群血蜱的贝氏柯克斯体感染率为6%,而全沟硬蜱及森林革蜱的贝氏柯克斯体感染率均为4%。基于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贝氏柯克斯体是一类高度保守的病原,不同地方株之间序列差异不显著。且贝氏柯克斯体与多个变形菌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特别是G-变形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有一支分化为贝氏柯克斯体,另外一支依然保持了G-变形菌的分子特征。基于上述分析,贝氏柯克斯体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可在多种蜱体内广泛存在,但其感染率略有不同。该病原的存在会给当地家畜及人的活动造成潜在的危害,为该病原的防控提出了挑战。因此,加强当地家畜饲养管理将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杀蜱也是防控Q热病原极其有效的方法。
- 罗金李静张高峰刘佩雯罗文蔚苏小玲任巧云任巧云刘文阁刁培文孙世弟关贵全关贵全罗建勋殷宏李祥瑞
- 关键词:贝氏柯克斯体Q热流行病学调查
- 牛结节皮肤病病原传播媒介及传播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牛结节皮肤病是一种病毒性跨界流行疾病,该病可导致患畜皮肤及器官广泛性结节、淋巴肿大、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高热等。研究显示,该病可短时间内在局部区域或者跨区域长距离传播,这其中媒介和非媒介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厘清牛结节皮肤病的生物媒介或者非生物媒介对于该病的防控和流行病学调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着重就牛结节皮肤病的生物媒介和非生物载体做一综述,为后期该病流行特征的研究以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 罗金阿娜古丽·牙生张高峰罗文蔚刘佩雯刁沛文曹润来任巧云刘文阁李有全殷宏刘光远
- 关键词:媒介流行病学
- GRA24基因在不同地理位置和宿主来源的刚地弓形虫株间的序列变异(英文)
- 2015年
- 目的检验来自不同地理位置和宿主,且归属于不同基因型的刚地弓形虫的GRA24基因的序列变异情况,评价GRA24基因能否作为研究弓形虫种群遗传学的理想标记。方法对所检刚地弓形虫的GRA24基因进行了序列比对,并使用了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以及贝叶斯法对所检验的虫株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所检的虫株GRA24基因的有两种长度:6 240bp和6 264bp。所检GRA24基因的A+T含量为40.82%~53.52%。序列比对显示有173个核酸变异位点(0.05%~0.2%),其中有133变异位点个在9个内含子上,40个变异位点在8个外显子上;使用的3种方法构建的GRA24基因系统进化树的结果一致,GRA24基因不能将3种典型基因型的弓形虫虫株区分开。结论 GRA24基因的序列变异率较低,所以GRA24基因并不是一个研究弓形虫种群遗传学的理想标记。
- 徐晓佩刘文阁陈佳朱兴全徐前明
-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弓形虫病
- 双芽巴贝斯虫Hsp20一新基因型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鉴定分离自甘肃永靖的1株双芽巴贝斯虫Hsp20基因型为一新基因型,参考双芽巴贝斯虫Hsp20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扩增,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扩增获得了700 bp的核苷酸片段。与GenBank中公布的18种不同物种的氨基酸序列构建遗传发育树,结果表明本实验获得的双芽巴贝斯虫与美国株和中国新疆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在第31~85位点存在冗余,与公布的Hsp20氨基酸序列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同源建模分析,发现该冗余致使Hsp20蛋白在第7号位形成1个环形结构,从而引起了第3号位的拉伸。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获得的双芽巴贝斯虫甘肃株的Hsp20基因是一新基因型。该基因型的存在为更加准确诊断双芽巴贝斯虫病提供了依据。
- 曲志强张亮罗金陈泽任巧云刘文阁倪军许肖枫吴泽功罗建勋殷宏孙晓林孙晓林
- 关键词:双芽巴贝斯虫基因型生物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