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忠

作品数:54 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1篇CT
  • 8篇X线
  • 7篇血管
  • 7篇成像
  • 6篇血管病
  • 6篇造影
  • 6篇三维重建
  • 5篇影像
  • 5篇脑血
  • 5篇脑血管
  • 5篇脑血管病
  • 4篇三维重建技术
  • 4篇体层摄影
  • 4篇肿瘤
  • 4篇骨折
  • 4篇肺癌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4篇CT诊断
  • 3篇动脉

机构

  • 50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作者

  • 50篇刘忠
  • 25篇陈信坚
  • 21篇曾晓华
  • 7篇罗金香
  • 6篇金德勤
  • 6篇邱怀明
  • 6篇田龙海
  • 4篇李国栋
  • 4篇阳昱恒
  • 4篇孙志强
  • 4篇李国雄
  • 4篇黄文才
  • 3篇宋华志
  • 3篇王丽
  • 3篇邹文
  • 3篇高保安
  • 3篇王鹰
  • 3篇陈友三
  • 2篇赵卫东
  • 2篇刘新园

传媒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临床军医杂志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华南国防医学...
  • 3篇医疗设备信息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年份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0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读片窗
2008年
曾晓华王鹰刘忠
关键词:读片窗MURPHY征肝功能正常上腹隐痛甲胎蛋白右上腹
口腔、咽喉及颈部急性医源性大出血:动脉造影与栓塞控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栓塞术在口腔、鼻咽及颌颈部急性医源性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以及造影和栓塞技巧。方法 2000年8月—2013年4月对口腔、咽喉及颈部病变在行局部检查、局部治疗或外科术后的急性医源性出血、常规治疗方法未能控制出血的10例患者,以Seldinger技术行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先行两侧颈外动脉主干造影,继行颈外动脉分支超选择性插管造影并栓塞。结果动脉造影均发现病变局部动脉小支破损、对比剂外溢,对10例共16支破损动脉分支进行栓塞,所有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止血。结论对于口腔、咽喉及颈部急性医源性大出血,颈外动脉造影可明确出血原因,以明胶海绵颗粒或联合微弹簧圈栓塞可彻底控制出血。
曾晓华刘忠邱怀明赵林袁远易翠容
关键词:出血造影栓塞
肝内胆管细胞癌CT诊断及鉴别诊断
2002年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其他肝内肿瘤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资料,术前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6例经延迟扫描。结果:18例CT平扫均表现为单发低密度病灶,密度均匀者3例,不均匀者15例;肝包膜回缩征10例;边缘清楚4例,不清楚14例;伴有肝内胆管扩张及肝内胆管结石8例;有脾肿大者3例。增强扫描病灶均匀为轻度强化,且不同程度地出现线样或网格状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有一定的CT特征,大多可与肝内其他占位病变鉴别。
陈信坚刘忠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CT透视引导下经皮氩氦刀肿瘤治疗术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CT实时透视下引导氩氦刀经皮穿刺治疗肿瘤的技术。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50例住院患者在CT透视下引导氩氦刀经皮穿刺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结果:病例均在CT透视引导下行氩氦刀精确靶向治疗,引导效果均满意。结论:CT透视引导和氩氦刀冷冻技术的结合是肿瘤局部治疗的一个有效手段。
李国栋曾晓华陈信坚刘忠宋华志
关键词:肿瘤CT氩氦刀
多排螺旋CT引导氩氦刀治疗肺癌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引导经皮氩氦刀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多排螺旋CT引导下,41例肺癌患者接受了氩氦刀治疗。共49例次。手术病灶72个。结果3个月后复查CT,肿瘤直径〈3cm者冰球冷冻有效范围100%,局部肿瘤控制率100%;肿瘤直径3-5cm者冰球平均冷冻有效范围92.3%,局部肿瘤控制率78.1%;肿瘤直径〉5cm者冰球平均冷冻有效范围69.8%,局部肿瘤控制率56.2%;总的局部肿瘤控制率为78.9%。并发症主要有咯血18例(43.9%);气胸6例(14.6%);胸腔积液2例(4.9%);术后发热9例(22.0%)。结论多排螺旋CT引导经皮氩氦刀治疗肺癌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易峰涛宋华志刘忠宋青玲
关键词:CT
胃造影动态容积CT三维重建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2014年
目的 探讨胃造影动态容积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胃部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320排容积CT具有“薄”(层厚0.5 mm)、“大”(人体纵轴16 cm)、“快”(单圈扫描0.35s)等特点,胃造影动态容积CT扫描后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具体分析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大小、形态、位置、壁厚薄、蠕动性、黏膜病变、动态增强表现及上腹部(包括肝、胆、胰、脾等脏器与周围血管等)的影像信息,并与纤维胃镜进行对比分析.共收集62例胃部疾病患者,包括胃肿瘤性病变29例、溃疡性病变6例、胃炎20例、胃憩室2例(均由手术病理或胃镜组织活检证实),胃周血管病变5例(由血管造影证实).结果 溃疡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的诊断结果接近纤维胃镜的诊断结果,胃炎的诊断结果略差;肿瘤性病变能准确定位、定性、明确病灶转移及血供情况.结论 胃造影动态容积CT三维重建技术对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准确定位及定性均有重要价值,尤其对肿瘤性病变术前的具体病情评估及手术方案拟定具有明显优势,为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信坚卢绮萍邹佳妮张翌陈友三刘忠罗金香
关键词:胃造影三维重建技术胃部疾病
学龄前儿童CT检查时药物制动作用比较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CT扫描时的药物制动效果。方法204例学龄前儿童分为三组,婴儿组、幼儿组、及学龄前组。在CT扫描前20min给予10%的水合氯醛、安定。剂量按公斤体重计算。结果婴儿水合氯醛组显效率为96.8%(30/31)、安定组显效率为100%(9/9),幼儿水合氯醛组显效率为54.2%(13/24)、安定组显效率为82.6%(19/23),学龄前儿童水合氯醛组显效率为53.9%(21/39)、安定组显效率为87.2%(68/78)。结论在CT扫描中,根据不同的年龄组采用合理的镇静催眠药物,能取得满意的扫描效果。
罗金香曾晓华刘忠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水合氯醛计算机断层摄影
动态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
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无创的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对于隐匿部位的血管瘤及复杂的血管畸形的显示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20排CT具有16cm的容积覆盖范围,能够实现...
陈友三陈信坚刘忠罗金香胡纯民敖丹
文献传递
尿外渗及尿瘤的CT诊断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尿外渗、尿瘤的发生机理,分析其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尿外渗5例、尿瘤9例CT影像资料,其中11例行1次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追踪CT扫描1次,9例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尿外渗共5例:钝性肾外伤2例,排泄期显示对比剂漏出和肾盏撕裂口;非外伤性尿外渗3例,动态CT可见肾小盏穹隆部对比剂漏出,经肾窦向肾周间隙弥散、肾被膜对比剂漏出各1例;1例经尿道引流膀胱内尿液后,CT复查扫描示尿外渗消失。尿瘤共9例,均为单发,右侧肾周间隙3例,左侧肾周间隙4例,左侧输尿管旁1例,盆腔1例;囊肿最大截面3.4cm×4.2cm^13cm×17cm;呈类圆形6例,肾周间隙铸形1例,串珠状1例,不规则形1例;囊壁厚薄不均,平扫囊壁密度均较囊液略高,增强扫描强化均不明显。大多数病例首次CT增强显示尿瘤内无对比剂充盈。结论梗阻以上尿路内压升高,同时存在着瘘口或先天性薄弱区是尿外渗、尿瘤形成的必要条件,CT对尿瘤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陈信坚刘忠黄文才曾晓华
关键词:尿外渗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CT表现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分析8例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头颅CT表现,8例中男5例、女3例。CT检查13人次,分别行脑组织窗和骨窗观察。其中1次检查3例,2次检查5例。结果:急性骨膜下血肿1例、亚急性血肿3例。CT脑组织窗均表现为头皮下丘样隆起,急性血肿密度CT值为85Hu,亚急性血肿CT值为35Hu;其边缘均不跨越颅缝,邻近脑叶未见异常征象;骨窗观察颅板未见明显异常征象。慢性骨膜下血肿骨化4例,骨窗观察病变区颅骨呈"凸镜"样或"夹层饼干"样之双层颅板表现。结论:CT能准确诊断颅骨骨膜下血肿,并充分显示其大小、部位及其不同时期的演变。
曾晓华刘忠王鹰陈信坚
关键词:新生儿骨膜下血肿CT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