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杰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3篇癌前
  • 2篇粘膜
  • 2篇肿瘤
  • 2篇胃癌前病变
  • 2篇胃肿瘤
  • 2篇癌前病变
  • 2篇癌前状态
  • 2篇病变
  • 1篇电图
  • 1篇动力异常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作用
  • 1篇叶酸
  • 1篇随访
  • 1篇随访研究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黏膜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刘志杰
  • 4篇许建明
  • 3篇胡乃中
  • 3篇谢惠君
  • 2篇张磊
  • 2篇林惠珍
  • 1篇王刚石
  • 1篇梅俏
  • 1篇吴继锋

传媒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新消化病学杂...

年份

  • 1篇2001
  • 2篇1997
  • 2篇199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胃粘膜内注墨法观察胃癌前病变的叶酸疗效
1996年
目的为解决治疗前后采样部位差异问题,用胃粘膜内注墨法标记了胃癌前病变,追踪观察叶酸的疗效。方法胃粘膜异型增生患者75例,在病灶周围粘膜内注入印度墨水。分为叶酸治疗组和一般胃病治疗药对照组,在标记病灶范围内活检随访检查。结果注墨后胃粘膜内呈现清晰可见的小黑点,存留时间18±9(14-29)月,无不良反应。叶酸组疗效为41.0%(18/39),对照疗效为38.9%(14/36),二者比较,P>0.05。结论本方法标记胃癌前病变易行、可靠、安全。叶酸治疗胃癌前病变效果与一般胃病治疗药无显著差异。
许建明刘志杰丁之平谢惠君胡乃中
关键词:胃肿瘤癌前状态叶酸
内镜下粘膜内注墨法标记胃癌前病变方法
1996年
为了有助于胃癌前病变随访中定位活检.我们采用内镜下粘膜内注墨法标记43例胃癌前病变,探讨了注墨法注射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发现用生理盐水按1:10和1:100比例稀释印度墨水,可减少墨水对组织的刺激,并可保证墨点标记清晰持久.墨点标记存留时间达16±8月(11~25月).粘膜内墨点清晰,大多数呈点状(38/43),不影响病变粘膜观察.注墨处无增生和坏死等组织反应,碳素颗粒大多数局限在粘膜固有层中(12/14).
许建明刘志杰谢惠君胡乃中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
麦滋林-S保护胃黏膜作用的量效关系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麦滋林 S(M S)保护胃黏膜作用的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消炎痛诱发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 ,评价胃黏膜损伤指数和损伤面积的变化。应用TBA法和核黄素 NBT法分别测定胃黏膜MDA和SOD含量 ;应用阿利斯蓝染色法测定胃黏膜黏液量 ;应用重氮化反应法和化学滴定法分别测定胃液NO含量和胃酸含量。结果 M S 30 0mg·kg-1,无明显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剂量增至70 0mg·kg-1以上时 ,胃黏膜损伤指数和损伤面积明显降低 ,并随M S剂量增大其作用更明显。M S在 30 0~ 2 40 0mg·kg-1剂量范围内 ,均可抑制胃黏膜MDA生成 ,恢复SOD活性 ,有与其胃黏膜保护作用较一致的量效关系。在M S剂量增至 140 0mg·kg-1以上时 ,胃黏膜黏液量明显增加。各种剂量的M S对胃液NO和胃酸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M S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和促进胃黏膜黏液生成有关。
张磊许建明刘志杰梅俏
关键词:剂量效应关系胃黏膜药物作用抗溃疡病药麦滋林-S
胃癌前状态注墨标记及随访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为观察胃粘膜癌前状态的转归,对208例癌前状态病人前瞻性随访5年。常规胃粘膜取材随访2年后,采用胃粘膜内注墨标记癌前病变,定期原位取材,追踪癌前状态的发展。在随访期间,以胃粘膜活检病理积分法观察癌前变化,大部分癌前病变减轻或无进展,胃粘膜癌前变化病理积分显著下降,但在随访初期检出早期胃癌7例,提示癌前状态可能预示有隐藏癌,强调应加强近期随访初诊为胃癌状态者。此外。
许建明谢惠君胡乃中吴继锋刘志杰林惠珍
关键词:癌前状态胃肿瘤
糖尿病患者的胃电改变被引量:1
1997年
观察具有及无上消化道症状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餐前及餐后2小时体表胃电图的变化。结果显示:①有症状组餐前、餐后胃电主频(Fp)均低于正常(P<0.01),餐前、餐后Fp值无差异(P>0.05)。平均峰值幅值(Ap)正常。②无症状组餐前Fp值低于正常,餐后恢复至正常,餐前、餐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Ap值正常。③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间十二指肠球部的餐前及餐后即值异常率均存在差异(P<0.005)。④有症状组病程明显长于无症状组(P<0.05)。结论:NIDDM患者普遍存在胃电异常,主要表现为胃动过缓及胃一十二指肠球部运动不协调。及早发现无症状患者的胃动力异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刚石刘志杰张磊林惠珍
关键词:糖尿病胃动力异常胃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