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坤

作品数:13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镇痛
  • 3篇粘性
  • 3篇麻醉
  • 2篇胆囊
  • 2篇调节激酶
  • 2篇新生儿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调节
  • 2篇信号调节激酶
  • 2篇手术
  • 2篇术中保温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外
  • 2篇细胞外信号
  • 2篇细胞外信号调...
  • 2篇细胞外信号调...
  • 2篇磷酸
  • 2篇磷酸化
  • 2篇激酶
  • 2篇胞外信号调节...

机构

  • 1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名古屋大学

作者

  • 13篇刘坤
  • 5篇韩光
  • 5篇赵平
  • 4篇孟凌新
  • 4篇邱鹏
  • 2篇佟冬怡
  • 2篇徐莹
  • 1篇于威威
  • 1篇徐海春
  • 1篇邢准
  • 1篇张岩生
  • 1篇张丹丹
  • 1篇陈卫民
  • 1篇陶炳东
  • 1篇董有静

传媒

  • 6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日本医学介绍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次性新生儿术中保温四肢套
一次性新生儿术中保温四肢套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术中护理的一次性新生儿术中保温四肢套。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术中低体温能起到有效预防的一次性新生儿术中保温四肢套。本实用新型包括套体,其特征在于:套...
韩光刘坤赵平
文献传递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磷酸化参与高压氧预处理对脂多糖诱发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评价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预处理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发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1/2, Erk1/2)磷酸化调节线粒体功能参与该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株A549细胞,长至对数生长期时,以0.5×106个/ml密度接种于培养板,2 ml/孔, 147个培养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21孔):对照组(C组)、LPS组、HBO预处理+LPS组(HBO+LPS组)、Erk1/2磷酸化阻断+HBO+LPS组(PD+HBO+LPS组)、HBO预处理对照组(HBO组)、Erk1/2磷酸化阻断组(PD组)、Erk1/2磷酸化阻断+LPS组(PD+LPS组).其中Erk1/2磷酸化阻断处理方法为向培养基内加入Erk1/2磷酸化阻断剂PD98059,终浓度为30 μmol/L,处理时间为1 h. HBO预处理方法为将培养基置于高压氧舱内,以76 mmHg/min(1 mmHg=0.133 kPa)的速率向舱内匀速加压760 mmHg,并保持1 h.LPS处理终浓度为1 mg/L,处理4 h.采用膜联蛋白Ⅴ/碘化丙啶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纤维状肌动蛋白(filament actin, F-actin)表达,采用荧光素-荧光素酶试剂盒测定ATP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Erk1/2以及促凋亡因子Bid、Bim和Puma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C组比较,LPS组和HBO+LPS组细胞凋亡率升高,F-actin重构程度增加,ATP含量下降,磷酸化Erk1/2表达下降,促凋亡因子Bid、Bim和Puma表达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HBO+LPS组细胞凋亡率降低,F-actin重构程度降低,ATP含量升高,磷酸化Erk1/2表达上升,促凋亡因子Bid、Bim和Puma表达下降(P<0.05);与HBO+LPS组比较,PD+HBO+LPS组细胞凋亡率升高,F-actin重构程度增加,ATP含量下降,磷酸化Erk1/2表达下降,促凋亡因子Bid、Bim和Puma表达升高(P<0.05). 结论 HBO预处理对LPS诱发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Erk1/2磷酸化后保护线粒体功能相关.
佟冬怡王微微于威威徐莹刘坤苏鹏赵平
关键词:高压氧肺泡上皮细胞内毒素血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新冠疫情背景下基于BOPPPS和对分课堂的联合教学模式在麻醉学线上课程中的实践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疫情背景下麻醉学线上课程中BOPPPS和对分课堂联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我校2016级麻醉专业本科6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人。实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式联合对分课堂线上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线上教学法授课。课程完毕后,统计两组学生客观考核成绩和课后教学满意度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课后作业评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为78.125%,显著优于对照组(53.125%)(P<0.05);实验组在激发学习主动性、师生交流互动性、重难点掌握能力、总结和查阅文献的能力、学习效率和能力、课后作业完成度、课上讨论参与度及教学组织合理性等方面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BOPPPS和对分课堂联合教学模式的线上课程,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求知意识,还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万玉骁陶炳东刘坤张丹丹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麻醉学教学满意度
诺扬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A组:气管插管前给予诺扬1mg静注。B组:气管插管前给予凯纷50 mg静注。C组:手术结束时给予诺扬1mg静注。D组:对照组,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系统评定术后0、1、2、3、4 h的疼痛程度。同时用Ram-mesay系统进行术后5、10、15、20 min的镇静评分。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D组在各时点的VAS评分均高于其他3组,同时镇静评分低于其他3组。C组VAS评分在各时点均高于A组、B组。A组与B组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15、20 min时点的镇静评分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在5、10 min时的镇静评分高于B组、C组(P<0.05)。在其余时段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诺扬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且与其他超前镇痛药物比较有较好的镇静作用,可以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邱鹏刘坤陈卫民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
布托啡诺和吗啡用于胆囊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2组,吗啡组(M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30例。术毕开始术后镇痛,持续48 h。分别于麻醉前、术毕及术后1、3、24 h采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EP。结果两组患者镇痛评分(VAS)、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和布托啡诺均可有效抑制术后应激反应程度,镇痛效果确切,适合用于术后镇痛。
刘坤邱鹏孟凌新
关键词:自控静脉镇痛Β-内啡肽布托啡诺吗啡
子宫外产时处理手术胎儿的呼吸管理经验——附20例病例总结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总结20例产前诊断存在畸形的胎儿行子宫外产时处理(ex 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手术的呼吸管理经验。方法2016至2018年我院收治的20例行EXIT手术的胎儿,其中颌面部淋巴管瘤5例,颈部畸胎瘤4例,肺囊腺瘤3例,胸腔积液5例,隔离肺3例。对其采用母体胎盘途径麻醉,胎头娩出后,维持胎盘循环下,全部病例均采用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对胎儿进行人工气道建立,记录插管前后胎儿的血氧饱和度、胎心率,待插管成功后断脐,并抽取胎儿动脉血气。随即于产房内进行新生儿外科手术治疗,给予3~5 cmH2O(1 cmH2O=0.098 kPa)PEEP支持,术中抽取血气分析,新生儿手术结束后转至NICU。结果(1)20例胎盘维持下胎儿处于麻醉状态,母体1.5 MAC七氟醚吸入麻醉,瑞芬太尼泵入,胎儿血氧饱和度可维持在(51.5±4.7)%,胎心率(155.3±11.34)次/min;(2)20例胎儿的气管插管完成时间(24.20±3.43)s,声门暴露时间(3.20±1.12)s,1次插管成功率90%(18/20),其中2例声门暴露困难,行2次气管插管后成功;(3)使用3~5 cmH2O PEEP支持下高频正压通气模式,可为新生儿手术期间提供良好氧合[SpO2(92.10±3.34)%],胎儿平均住院时间(15.0±3.2)d,呼吸机维持时间(3.0±1.2)d,术后并发肺炎4例,肺不张2例。结论(1)避免母体过深麻醉,有效维持胎盘循环,可提供人工气道建立前的良好氧合,为胎儿提供有效麻醉;(2)可视喉镜缩短了插管时间,声门暴露良好,可提高断脐后新生儿的氧合指数;(3)使用PEEP支持下高频通气模式,为新生儿手术期间提供良好氧合。
刘坤徐莹赵平佟冬怡
关键词:胎儿呼吸管理
小儿术中红外线保温背心
小儿术中红外线保温背心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术中护理的小儿术中红外线保温背心。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术中低体温能起到有效预防的小儿术中红外线保温背心。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前片和后片构成的短袖背心体,其...
韩光刘坤赵平
文献传递
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07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900多万人患癌,每天有1500万患者在经受癌痛的折磨。阿片类止痛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行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关键性用药,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是癌症疼痛治疗的关键性技术。本文就阿片类镇痛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现状做一综述。
刘坤徐海春孟凌新
关键词: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吗啡镇痛药
舒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负荷剂量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不同负荷剂量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最佳负荷剂量。方法择期胃肠外科全麻术后应用舒芬太尼PCIA镇痛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负荷量5μg组(A组)、负荷量10μg组(B组)、负荷量20μg组(C组)。三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不同的负荷剂量,在术毕拔管后开始PCIA,泵内舒芬太尼2μg/kg,患者自控镇痛(PCA)量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背景量2 mL/h。记录术后1、4、12、24和48 h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PCA按压次数、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术后1 h和4 h,B组与C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C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术后12、24和48 h,三组疼痛及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按压次数在术后4 h内B组和C组少于A组(P<0.05),4~48 h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恶心呕吐、嗜睡和腹胀发生率低于C组(P<0.05)。术后72 h患者满意度B组和C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静注负荷量舒芬太尼10μg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韩光刘坤孟凌新
关键词:舒芬太尼负荷量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异氟醚对乙酰胆碱诱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的抑制效应
2014年
目的研究异氟醚如何影响乙酰胆碱诱导的细胞内信号传递,探讨挥发性麻醉药影响认知功能的分子机理。方法培养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异氟醚组。对照组正常培养,异氟醚组用1.2%异氟醚处理2 h,分别于处理后0 min、1 h、3 h加入碘化乙酰胆碱(ACh)刺激2 min后收集细胞,采用Westem blot技术检测基础水平和乙酰胆碱诱导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激酶B(PKB)的活性。结果单纯ACh刺激可导致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1),异氟醚处理后0 min和1 h乙酰胆碱诱导的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3 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ERK的影响效应不同,单独异氟醚处理可迅速增加基础状态下PKB的磷酸化水平(P<0.05),但1 h后即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异氟醚可以长时程减弱乙酰胆碱诱导的ERK活化,从而干扰胞内信号传递,这可能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密切相关。
邢准张岩生刘坤邱鹏
关键词:异氟醚乙酰胆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蛋白激酶B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