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冬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MRI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系统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造影
  • 1篇图像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 1篇脑血
  • 1篇脑血管
  • 1篇脑血管造影
  • 1篇颈内
  • 1篇颈内动脉
  • 1篇颈内动脉系
  • 1篇颈内动脉系统
  • 1篇计算机断层

机构

  • 3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刘冬
  • 2篇李义
  • 1篇曾庆
  • 1篇张保朝
  • 1篇曾宪强
  • 1篇曹伟光
  • 1篇高越

传媒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DSA对单侧颈内动脉系统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DSA对单侧颈内动脉系统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的应用价值,探讨三级侧支循环在单侧颈内动脉开口部位狭窄或闭塞及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或闭塞中的特点。方法分别对56例颈内动脉开口处狭窄或闭塞及94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根据其狭窄程度分析其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结果颈内动脉开口部位闭塞组大脑动脉环开放率约38.5%,颅内外沟通开放率30.8%,软脑膜吻合支开放率约30.8%;重度狭窄组大脑动脉环开放率35.1%,软脑膜吻合支开放率16.2%,颅内外沟通开放率约5.4%;中轻度狭窄组无侧支循环建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组大脑动脉环开放率5%,软脑膜吻合支开放率95%;重度狭窄组仅软脑膜吻合支开放,开放率约61%;轻中度狭窄组无侧支形成。结论在颈内动脉开口部位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病例中,一级侧支循环的开放代偿最为重要,二级侧支循环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病例中,二级和三级侧支循环的开放起主要的代偿作用。
李义张保朝曹伟光刘冬高越曾宪强
关键词:侧支循环脑血管造影颈内动脉
MRI T2WI图像纹理参数判断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MRI T2 WI图像纹理参数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判断价值。方法纳入南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82例,以病理结果为依据,判定患者是否存在MVI。患者入院后均接受MRI T2 WI扫描,并获得图像纹理参数(惯量、对比度、相关性、熵、逆差矩)。比较MVI组、无MVI组图像纹理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参数对MVI的预测价值,以此确定曲线下面积(AUC)、最佳界值与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在82例肝细胞癌患者中,MVI患者30例,无MVI患者52例。MVI组惯量、熵较无MVI组显著降低,而对比度、逆差矩较MVI组显著增高(P<0.05)。惯量、对比度、熵、逆差矩判断MVI的AUC分别为0.779、0.827、0.663、0.720,四项联合判断的AUC为0.876。当惯量≤170.080、对比度>0.492、熵≤7.070、逆差矩>0.142时,患者发生MVI风险更高。结论MRI T2 WI检查能明确肝细胞癌患者惯量、对比度、熵、逆差矩的变化情况,且四者对MVI判断均有较高价值,以四项联合应用效果最佳。
刘冬李义曾庆
关键词:肝细胞癌
MRI与CT检查在诊断腹部囊性淋巴管瘤中的应用价值对比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比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诊断腹部囊性淋巴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87高度疑似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CT、MRI、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将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依据"金标准",分析CT、MRI对腹部囊性淋巴管瘤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解析CT、MRI诊断影像学特点。结果入选87例高度疑似腹部囊性淋巴管瘤患者中,46例行穿刺活检诊断,41例行手术病理诊断。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例检验得知,87例入选患者,检出65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占74.71%,22例为非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占25.59%。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灵敏度95.38%、特异度86.36%、准确度93.10%、阳性预测值95.38%、阴性预测值86.36%与MRI诊断(98.46%、81.82%、94.25%、94.12%、94.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MRI诊断与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均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17,0.900)。结论MRI与CT检查在诊断腹部囊性淋巴管瘤中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
刘冬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