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志刚

作品数:10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胆总管
  • 3篇胆总管探查
  • 3篇探查
  • 3篇缝合术
  • 3篇腹腔镜胆总管...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癌
  • 2篇一期缝合
  • 2篇一期缝合术
  • 2篇切除
  • 2篇肿瘤
  • 2篇CA19-9
  • 2篇CEA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大隐静脉曲张
  • 1篇胆汁
  • 1篇弹力
  • 1篇弹力袜

机构

  • 5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0篇冯志刚
  • 4篇杨雨民
  • 4篇田力
  • 2篇殷向党
  • 2篇陶冶
  • 2篇李勇海
  • 1篇杨布和

传媒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199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的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针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后期通畅率进行分析。结果 60例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成功55例,手术中技术成功率91.7%,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8.33%,术后6、12、24个月的初始通畅率分别为96.6%、85.2%、67.8%,且无截肢现象,保肢率为100%。2例术中动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经局部压迫后消失。结论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病率。
冯志刚
关键词:内膜下血管成形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腔镜下与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对比观察腔镜下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对照组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引流总量、术后VAS减少(P均<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各1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出血2例、窒息3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比较,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且手术损伤小、术后痛疼减轻、并发症少。
冯志刚杨雨民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良性肿瘤开放性手术
内蒙古兴安盟地区铜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
冯志刚
关键词: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条件
医用弹力袜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应用医用弹力袜与使用弹力绷带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皮肤瘀斑、皮下出血及血肿、皮肤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肿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弹力袜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的应用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冯志刚杨雨民申玄三杨布和
关键词:医用弹力袜大隐静脉曲张术后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临床探讨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和T管引流的效果,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于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成功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
冯志刚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
文献传递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30
2010年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中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其适应证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最新术式主要有3种:(1)术前置鼻胆管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2)负压闭式引流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3)胆道支撑内引流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笔者就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该技术使用的适应证和各种手术方式及其特点。
冯志刚田力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Ⅰ期缝合术(PS)组14例与T管引流术(TD)组15例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胆漏、结石残留)发生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PS组均短于TD组。术后回访2~26个月,均未出现胆漏、胆石复发、胆管狭窄,2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和手术者密切配合、精细操作下,LCBDEⅠ期缝合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选择。
冯志刚田力杨雨民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胃癌患者微创全胃切除的手术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微创全胃切除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132例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66)和观察组(n=66)。观察组患者给予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患者,远端切缘、食管空肠吻合时间和总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术后镇痛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食物、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1.19%和2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较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术后疼痛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但食管空肠吻合时间略长,造成总手术时间延长。
冯志刚杨雨民
关键词:胃癌完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
胆汁CA19-9、CEA对胆管癌诊断价值的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探讨胆汁肿瘤标志物CA19-9、CEA检测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4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管癌患者31例,同期胆道良性病变患者35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酶免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胆汁中CA19-9、CEA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和胆汁中CA19-9、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胆汁CA19-9、CEA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两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胆汁CA19-9、CEA对胆管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汁肿瘤标志物CA19-9、CEA的测定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CA19-9、CEA的测定;胆汁CA19-9、CEA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对胆管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提高胆管癌的检出率和胆管良恶性狭窄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李勇海田力冯志刚殷向党陶冶
关键词:胆汁胆管癌CA19-9CEA
肿瘤标志物CA19-9、CEA对胆管癌诊断价值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探讨血清及胆汁肿瘤标志物CA19-9、CEA检测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1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管癌患者27例,同期胆道良性病变患者3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酶免方法检洲两组患者血清和胆汁中CA19-9、CEA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和胆汁中CA19-9、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胆汁CA19-9、CEA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两者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检测胆汁CA19-9诊断胆管癌的敏感性最高,可迭88.89%,联合检测胆汁CA19-9、血清CEA的特异性最高,可达100%。结论:胆汁肿瘤标志物CA19-9、CEA的褂定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CA19-9、CEA的测定;胆汁CA19-9与血清CEA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对胆管癌诊断的特异性,对胆管癌和胆管良性狭窄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李勇海田力冯志刚殷向党陶冶
关键词:胆管癌肿瘤标志物CA19-9CE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