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尧军

作品数:22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乳腺
  • 15篇乳腺癌
  • 15篇腺癌
  • 4篇三阴
  • 4篇前哨
  • 4篇前哨淋巴结
  • 4篇肿瘤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3篇阳性
  • 3篇阴性
  • 3篇阴性乳腺癌
  • 3篇乳房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三阴性乳腺癌
  • 3篇切除
  • 3篇晚期
  • 3篇晚期乳腺癌
  • 3篇细胞

机构

  • 22篇湖北省肿瘤医...

作者

  • 22篇冯尧军
  • 18篇吴新红
  • 12篇许娟
  • 10篇马彪
  • 7篇金立亭
  • 6篇潘翠萍
  • 5篇何建平
  • 5篇郑红梅
  • 4篇李祥
  • 3篇钟伟
  • 3篇邵军
  • 3篇范威
  • 2篇龚益平
  • 1篇张敏
  • 1篇程洪涛
  • 1篇魏少忠
  • 1篇袁峰
  • 1篇赵德绵
  • 1篇汪铁军
  • 1篇庄莹

传媒

  • 8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湖北省抗癌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区段切除后背阔肌肌瓣乳房再造成型1例
病例资料:病例:女,34岁。于12年2月发现左侧乳房外侧肿块如核桃样大小,轻度疼痛,质地稍硬,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局部皮肤稍有红肿。曾在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左乳炎性肿块,左乳腺癌待排,在全麻下行左侧乳房肿块切除术。术...
陈钢冯尧军谈平原荀瑞峰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背阔肌肌瓣
文献传递
乙醛脱氢酶阳性乳腺癌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2012年
目的证实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系中存在乙醛脱氢酶阳性(ALDH^+)乳腺癌干细胞,并研究ALDH^+乳腺癌干细胞体外增殖、侵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从MCF.7细胞中分离并培养ALDH^+乳腺癌干/祖细胞,通过划痕试验、MTT法生长曲线测定以及Transwell法等检测ALDH^+乳腺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MCF-7细胞系中,CD-舒CD&细胞比例约为1.4%,ALDH’CD-”cD矗细胞比例约为1.2%;ALDH’乳腺癌干细胞与CD-舒CD矗细胞的生长曲线基本-致;CD-舒cD矗和ALDH’CD-舒CD矗组细胞划痕区细胞间距离明显缩短,其迁移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且两群干细胞之间存在差异;Transwell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24 lowCD&、ALDH+CD-学CD&两组细胞有大量细胞过膜,三组MTT检测吸光度值分别为1.05±0.098、1.56±0.075、1.67±0.032。结论MCF-7细胞系中存在CD-省”CD&和ALDH+CD-铲cD矗乳腺癌干细胞,ALDH可作为鉴定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子标志之-。
潘翠萍邵军冯尧军范威吴新红马彪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干细胞乙醛脱氢酶
三阴性乳腺癌潜在靶点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2022年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异质性较强的疾病,目前尚无针对其特殊的治疗方法。传统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被认为是临床治疗TNBC相对有效的方法。TNBC所共有的重要生物学特征包括高增殖活性、较强的免疫浸润性、基底细胞样和间质型的表达,以及与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2,BRCA1/2)相关的同源重组基因的缺失。少数TNBC表达管腔型乳腺肿瘤标志物,如雄激素受体等,该类型肿瘤具有较低的增殖活性。根据表达的蛋白质、mRNA、基因的不同,TNBC被分为多种亚型。基于TNBC的复杂性,目前的亚型分类并不完善,还无法形成统一的TNBC生物学模型,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近年来,TNBC的生物分子分析技术迅速发展,已寻找到许多潜在治疗靶点,这将是一个具有应用前景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向。本文将对TNBC的相关靶点及其最新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陈惟赵德绵金立亭冯尧军汪铁军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一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口设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口设计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线形条,两根线形条的两端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本装置还设有套在两根线形条上能够沿线形条滑动和固定的卡扣;所述的线形条为可塑性材料。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卡...
吴新红郑红梅冯尧军许娟李祥袁峰庄莹
文献传递
量子点标记分子探针影像技术研究三阴性乳腺癌免疫调节机制
郑红梅李祥许娟冯尧军金立亭喻满成吴新红
2012年湖北省乳腺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分析2012年湖北省肿瘤登记点数据,了解湖北省乳腺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根据湖北省7个肿瘤登记点收集的乳腺癌登记资料,按照地区、性别、年龄及肿瘤登记点分层,统计分析2012年湖北省乳腺癌发病率、分布与死亡情况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2年湖北省7个肿瘤登记点共报告1 830例新发乳腺癌病例,其中女性1 809例(98.85%),占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6.75%;乳腺癌死亡443例,其中女性433例(97.74%),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8.31%;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为44.81/10万,其中城市地区发病率为62.53/10万,农村地区为27.46/10万;粗死亡率为10.73/10万,城市地区为14.57/10万,农村地区为6.96/10万。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发病率居第一位,死亡率居第5位。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呈60~64岁组和75~79岁组双峰分布;死亡率方面,0~59岁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59岁以后缓慢下降,74岁以后迅速上升。结论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与同期全国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根据这些差异,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乳腺癌防控策略及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李祥郑红梅何建平张敏喻满成冯尧军许娟魏少忠吴新红
关键词:乳腺癌发病肿瘤登记
皮瓣点式缝合联合万特普安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皮瓣点式缝合联合万特普安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3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使用万特普安分为两组,术中使用了万特普安的为试验组104例,另一组为对照组132例。比较两组术后总引流量、留管天数、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皮下积液量、发热率及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总引流量(486.78±32.54)ml少于对照组(502.56±40.12)ml(P=0.001),试验组留管天数、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及皮下积液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而试验组并没有明显增加发热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在乳腺癌常规术后皮瓣点式缝合基础上,局部使用万特普安可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的产生,促进伤口愈合,不良反应少。
喻满成王伟范威许娟吴新红冯尧军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乳腺癌皮下积液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分子检测对保乳治疗的预后判断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保乳治疗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对83例临床考虑保乳患者于术前3~4h在肿瘤处皮下或瘤床内注射入99mTc-DX,术中用γ探测仪定位并切除SLN,再行象限切除+腋淋巴结...
吴新红马彪何建平许娟冯尧军潘翠萍
关键词:微转移前哨淋巴结
文献传递
卵巢切除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晚期难治性乳腺癌
目的研究评估卵巢切除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绝经前晚期难治性乳腺癌采用卵巢切除术,术后一周开始口服依西美坦,25mg/天。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
吴新红冯尧军许娟龚益平马彪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依西美坦卵巢切除术
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针对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目前在免疫治疗领域产生了很多潜在的新治疗策略。三阴性乳腺癌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突破是明确其免疫表型和特征,设计出新的、有针对性的免疫调节靶点来进行治疗。研究最多的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解救治疗和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本研究对癌症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联合使用的疗效等进行综述。
郑红梅冯尧军许娟程洪涛金立亭钟伟吴新红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