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庆
- 作品数:1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短期预报岗位技能培训平台
- 2006年
- 介绍了一种以本地天气知识库和业务资料数据库为基础,建立集预报培训和工作考核于一体的WEB型预报业务平台的思路和方法。
- 俞永庆
- 关键词:数据库
- 救灾现场气象资料分析系统
- 2006年
- 本文介绍了油田气象台为了适应油田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的现场服务需要,根据现场气象服务的特点及要求,利用先进的.NET 技术,采用 B/S 结构设计开发救灾现场气象资料分析系统思路和方法。
- 俞永庆
- 关键词:数据平台NET
- 河南“7·20”暴雨洪水影响下黄河口水文特征变化
- 2025年
-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以暴雨洪水为代表的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暴雨洪水不仅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还极易改变陆源物质向海输送通量,引起水沙扩散格局的变化,对河口演变至关重要。2021年7月17—23日,河南省郑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遭遇特大暴雨事件,在黄河下游形成了为期1周的暴雨洪水事件。本文通过实测资料,结合卫星遥感手段,探讨了洪水前、洪水初期、洪水后期和洪水后的黄河口水文特征、水体层化结构与动力机制。结果表明:暴雨洪水期间利津站的日均径流量为1.95×10^(8)m^(3),输沙量为1.58×10^(6)t,分别是洪水前、后的2.71倍和9.38倍;由于高流量持续时间与洪水周期均短于调水调沙的调水阶段,因此本次暴雨洪水的入海水沙通量略低于调水阶段;暴雨洪水注入导致黄河口的浊度和盐度在洪水期间发生了显著变化,浊度的最高值和高浊度范围明显变大,冲淡水呈NW—SE向向外海扩张,但在潮流切变锋等因素的影响下,泥沙在河口近岸迅速沉积,扩散范围远小于冲淡水;与人工洪水相比,暴雨洪水对河口盐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羽流扩散范围较为局限,泥沙扩散范围与人工洪水差异较小,符合潮流切变峰阻隔下入海泥沙的沉降范围;洪水的汇入还造成了河口地区较高程度的水体层化,水体浮力频率最高可达到0.1 s−2以上,与洪水后的浮力频率值有着量级上的差异。
- 徐禾禾刘夙睿陈健斌王厚杰毕乃双俞永庆王亚梅吴晓
- 关键词:暴雨洪水黄河口泥沙扩散冲淡水
- 消除偏差集合平均在黄海渤海大风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基于日本气象厅预报模式(JMA)、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预报模式(NCEP GFS)及美国海军全球大气预报谱模式(NOGAPS)3个模式2009年6月28日~8月10日每日20:00预报的海面风场预报资料,利用消除偏差集合平均对海面风场进行预报试验,并采用均方根误差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对于24、48 h海面风场预报,消除偏差集合平均有效地减小了预报的均方根误差,预报效果优于单个模式的预报;其中,渤海中部偏南地区及黄海中部误差减小最为明显。此外,消除偏差集合平均预报明显改善了2009年7月13~14日和8月7日大风过程的预报效果,提高了风速值和大风区位置的预报准确率。
- 朱桦智协飞俞永庆
- 关键词:均方根误差
- 对流天气自动监控预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2016年
- 夏季近海海域对流天气的追踪和预报是预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难点。为了降低海上雷雨大风的漏报并减轻预报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基于C#以及VB6.0编程语言,特开发了该系统。该系统是兼卫星云图智能分析预警、地面监测智能分析预警、业务运行状态智能分析预警、预警信息手机推送、人工消警等功能与一体的平台。通过2015年汛期的实践运行,切实降低了雷雨大风的漏报率,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气象业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 冀玉超王林峰俞永庆王旭李银忠
- 关键词:监控预警系统
- 基于几何关系的GNSS-R接收机相关通道控制算法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信号(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ometry,GNSS-R)接收机设计中,通常以直射信号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
- 杜毅杨东波俞永庆王林峰孙艺轩
- 关键词:接收机有效率
- 文献传递
- 风浪对海气动量通量影响的观测与分析
- 2023年
- 针对长期以来中高风速下风浪对风应力的作用认识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渤海南部海域的塔基海洋气象观测平台,利用高频湍流观测系统获取了纯风浪条件下的海气动量通量资料,分析并揭示了风速大于10m s^(-1)情况下的风浪对风应力的调制作用.结果表明:冷空气影响下,西北和东北来风导致的风浪状态不同,引起的风应力以及拖曳系数均有所不同.风应力随风速的升高而增大,在西北风近20m s^(-1)时达到最大值,而拖曳系数在西北向风速最大时和东北向风浪有效波高最大时的极值基本一致.拖曳系数在10~15m s^(-1)风速范围内随风速升高而变大,在15m s^(-1)时达到饱和,这一临界风速小于其他观测结果.进一步研究表明风生湍流应力偏离观测值,偏离程度依赖于风速和风浪状态,大风、大浪引起的偏差更大.波致应力可以修正风生湍流应力与观测值之间的负偏差,根据修正后的风应力计算的拖曳系数整体趋势上与观测值接近.
- 陈胜薛宇欢杨宝山俞永庆乔方利
- 关键词:风应力
- 一种GNSS-R镜面反射点精确估计方法被引量:4
- 2021年
- 估算镜面反射点是GNSS-R应用的首要任务,目前主流的几种镜面反射点估计方法均未考虑反射点处海拔高度,使结果收敛到基准椭球面之上,严重影响镜面反射点的估算精度。以线段二分法为基础,利用Google Elevation API提供的海拔数据对镜面反射点估计结果进行修正,提出一种修正海拔误差的镜面反射点估计方法,使得镜面反射点最终收敛到实际地表。设计对比实验,分别对不同几何关系和海拔高度情况下镜面反射点估算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海拔误差修正后的镜面反射点估计方法可输出收敛到实际地面上的镜面反射点,并且水平、竖直两方向上的精度提升幅度与反射点处海拔高度呈正相关,水平方向精度提升幅度还与GNSS卫星高度角呈负相关。
- 俞永庆杜毅
- 关键词:GNSS-R海拔高度
- 近30年黄河陆上三角洲蚀退-淤进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 2024年
- 近30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流域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黄河三角洲陆地蚀退-淤进过程对黄河流域水循环系统的响应变得更为显著。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和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影像,结合流域内气象水文长期测量数据,定量研究了近30年黄河陆上三角洲蚀退-淤进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发现,1993—2022年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再波动增加的阶段,现行河口岸段为主要淤积区,陆地面积每年增长约1.67 km^(2),刁口河岸段为主要侵蚀区,陆地面积每年减少约2.15 km^(2);入海水沙与河口面积变化在1993—2001年自然水沙输运时期存在周期为4~5 a的负相位关系;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自然水沙输运时期(1993—2001年)气候变化主导了河口蚀退-淤进,人工水沙调控时期(2002—2022年)人类活动的影响远大于气候变化。
- 马乐陈健斌俞永庆王亚梅王国阳黄渊源吕燕玲丁咚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
- 建立卫星云图数据库及WEB应用开发
- 2006年
- 本文介绍利用ASP.NET技术,开发基于网络数据库和WEB应用的卫星云图数据存储、查询、管理系统的思路和方法.
- 俞永庆
- 关键词:ASP.NET卫星云图二进制文件数据库WEB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