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建

作品数:43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2篇细胞
  • 17篇干细胞
  • 15篇端粒
  • 13篇基因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9篇蛋白
  • 8篇异基因
  • 8篇异基因造血干...
  • 8篇造血
  • 8篇造血干
  • 8篇造血干细胞
  • 8篇人骨髓
  • 8篇周期
  • 8篇细胞周期
  • 8篇急性
  • 8篇干细胞移植
  • 7篇端粒酶
  • 7篇造血干细胞移...
  • 6篇端粒酶活性

机构

  • 4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南阳市第二人...
  • 1篇杭州医学院
  • 1篇华市人民医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余建
  • 39篇黄河
  • 31篇朱园园
  • 30篇来晓瑜
  • 27篇蓝建平
  • 21篇施继敏
  • 19篇李静远
  • 18篇孙洁
  • 18篇谭亚敏
  • 18篇罗依
  • 16篇林茂芳
  • 10篇赵妍敏
  • 8篇孙洁
  • 6篇郑伟燕
  • 6篇蔡真
  • 4篇汤立旦
  • 4篇魏国庆
  • 3篇曾芬芳
  • 3篇刘丽珍
  • 3篇何静松

传媒

  • 9篇浙江大学学报...
  • 5篇浙江省免疫学...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2006年浙...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陆军军医大学...
  • 1篇第七届全国血...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7篇200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霉酚酸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凋亡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霉酚酸(Mycophenolicacid,MPA)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断裂,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AnnexinV表达、周期变化及caspase-3活性。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作为对照。结果:MPA诱导Molt-4细胞的凋亡率与作用浓度和时间成正比;细胞被阻滞于S期。MPA作用24h后细胞内caspase-3活性增高,呈浓度依赖性。MPA不诱导Raji细胞凋亡。结论:MPA可诱导Molt-4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激活caspase-3有关。
朱晓黎李黎施继敏郑伟燕余建黄河
关键词:MOLT-4CASPASE-3
WT1表达对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WT1表达水平对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及其作为分子学标志来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MRD)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31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男163例,女151例,中位年龄30(9~64)岁,比较初诊时、移植前、移植后WT1表达,通过ROC曲线确定移植前、移植后3个月内及移植后6个月WT1表达量预测复发的临界值分别为1.010%、0.079%、0.375%,根据上述临界值将WT1阳性患者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析移植后总生存(OS)、元病生存(DFS)以及累积复发率(CIR)与WT1表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移植前WT1高表达组的OS、DFS率均低于低表达组[69.2%(9/13)对89.1%(57/64),χ2=4.086,P=0.043;53.8%(7/13)对87.5%(56/64),χ2=9.766,P=0.002],CIR高于低表达组[30.8%(4/13)对7.8%(5/64),P=0.017]。移植后3个月WT1高表达组、低表达组OS、D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58,P=0.269)。移植后6个月WT1高表达组OS、DFS率均低于低表达组(P=0.049,P=0.035)。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后6个月WT1表达>0.375%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2),移植后3个月内及移植后6个月WT1高表达组的复发率与低表达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114,P=0.306)。结论移植前及移植后WT1高表达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将WT1作为急性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推荐指标和移植后MRD的监测手段存在临床实用价值。
蒋冰倩罗依赵妍敏谭亚敏余建来晓瑜朱园园孙洁郑伟燕何静松魏国庆蔡真黄河施继敏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微小残留病
Pin1在恶性血液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周期关系的研究
目的:Pinl(肽酰脯胺酰顺反式异构酶)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端粒结合蛋白,其在许多肿瘤中被发现是高表达的,但是在恶性血液病中的表达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了Pinl在髓系、淋系十种恶性血液病细胞株以及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的表达情...
朱园园黄河孙洁蓝建平来晓瑜李静远施继敏余建谭亚敏林茂芳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PINL细胞周期
文献传递
人端粒结合因子TRF1在端粒酶阳性和阴性细胞中定位与周期性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端粒结合因子(Telomere Repeat Binding Factor 1,TRF1)在端粒酶阳性和阴性细胞中的定位以及在细胞周期中的表达。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TRF1基因全长(TRF1FL)和N、C...
蓝建平黄河朱园园孙洁来晓瑜李静远余建谭亚敏施继敏林茂芳
文献传递
ALT相关PML小体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在ALT细胞中,存在一种特异性的ALT相关PML小体(ALT-associated PML bodies,APBs)。ALT途径通过染色体重组来维持端粒长度,而APBs又是端粒重组的场所,故完整的APBs结构在AL...
余建蓝建平朱园园黄河
文献传递
人端粒结合因子在端粒酶阳性和阴性细胞中的定位与周期性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人端粒结合因子 1(telomere repeatbinding factor 1,TRF1)在端粒酶阳性和阴性细胞中的定位以及在细胞周期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扩增 TRF1基因全长 (TRF1FL )和 N、C端缺失突变体(TRF1ΔNC)序列 ,并克隆入 p EGFP- C2真核表达载体 ,表达绿色荧光 (GFP)融合蛋白 ;将含目的基因质粒转染端粒酶阳性 Hela细胞和端粒酶阴性 WI38- 2 RA细胞 ,Western Blot验证目的蛋白分子量 ,荧光显微镜观察 TRF1在间期细胞和染色体的定位 ;利用药物阻断 He La细胞于不同周期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半定量 Western Blot检测 TRF1在不同细胞周期中的表达。结果 :TRF1FL、TRF1ΔNC序列长度分别为 1.3kb和 0 .9kb;GFP融合TRF1FL、TRF1ΔNC分子量大小分别为 80 k D和 6 0 k D。TRF1FL在间期细胞胞核内呈点状表达 ,在染色体则表达于染色体未端 ,TRF1ΔNC在细胞核内呈弥散性表达 ;TRF1在端粒酶阴性细胞中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小体(promyelocytic leukemia body,PML )共定位 ,在端粒阳性细胞中则没有共定位。TRF1在 He La细胞中以 M期表达量最高 ,G1/ S表达最低 ,M期表达量是 G1/ S期的 3.9倍 (t=12 .92 ,P<0 .0 1)。结论 :TRF1在端粒酶阳性和阴性细胞中有不同的定位模式 ,在 He L a细胞中
蓝建平来晓瑜朱园园孙洁李静远余建谭亚敏施继敏林茂芳黄河
关键词:端粒基因TRF1细胞周期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MSCs)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以及深低温冻存和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联合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分离人 h MSCs,传代培养。深低温冻存 h MSCs或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分化 ,以 TRAP(Telomerase repeatamplification protocol assay)法分别检测新鲜的不同传代次数的 h MSCs、冻存复苏后培养的 h MSCs和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 h MSCs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用 TRAP法检测 h MSCs(n=19)端粒酶活性 (RTA)是 (1.4 6± 0 .6 7) % ,分化成脂肪的 h MSCs(n=3)的RTA为 (11.80± 2 .5 2 ) % (P<0 .0 0 1) ;不同传代次数 MSCs端粒酶活性的比较中 ,早期 h MSCs(n=10 )的 RTA为(1.4 6± 0 .83) % ,晚期 h MSCs(n=9)的 RTA为 (1.4 6± 0 .4 7) % (P=0 .99) ;在低温冻存对 h MSCs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中 ,新鲜的 h MSCs(n=13)的 RTA为 (1.4 1± 0 .4 4) % ,低温冻存的 h MSCs(n=6 )的 RTA为 (1.5 7± 1.0 7) %(P=0 .6 4)。结论 :h MSCs的端粒酶呈阴性 ,传代培养和低温冻存不影响基因表达水平。向脂肪细胞分化后 h MSCs端粒酶活性表达水平增高 ,其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李静远来晓瑜罗依孙洁余建蓝建平朱园园谭亚敏林茂芳黄河
关键词:骨髓细胞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端粒酶低温冻存脂肪细胞
Tara,一个可能人端粒结合因子TRF1相互作用蛋白的分离和克隆
目的:人端粒结合因子TRF1(Telomere repeat binding factor 1)是一个重要的端粒调控蛋白,为进一步研究TRF1的蛋白作用网络,本研究分离和鉴定TRF1免疫共沉淀蛋白复合物并克隆其基因,同时...
蓝建平黄河朱园园孙洁来晓瑜李静远余建罗依施继敏林茂芳
关键词:端粒免疫共沉淀质谱
文献传递
一个可能的与人端粒结合因子相互作用蛋白Tara的分离和克隆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分离和鉴定端粒结合因子 (TRF1)免疫共沉淀蛋白复合物并克隆其基因。方法 :以 TRF1抗体应用免疫共沉淀方法 ,从细胞蛋白抽提物中分离 TRF1蛋白复合物 ,并作蛋白质肽指纹谱鉴定 ;应用温度梯度 PCR,从人 c DNA文库中扩增目的基因 ,并构建 p EGFP- C2真核表达载体 ;核苷酸测序和 Western blot验证目的基因序列和表达载体。结果 :从 TRF1免疫沉淀复合物中分离出了 Tara蛋白 ;人 c DNA文库中 PCR扩增所得产物为 1.7kb,与 Tara基因 CDS序列同源性为 99.9% ;GFP/ Tara融合蛋白约 10 0 k D,Tara在间期 He La细胞中弥散表达于胞浆 ,而有丝分裂细胞则定位于整个细胞。结论 :Tara是一个可能的 TRF1相互作用蛋白 ,其作用机制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蓝建平罗依朱园园孙洁来晓瑜李静远余建施继敏林茂芳黄河
关键词:端粒免疫共沉淀质谱
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 (TRF1)在 30例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了解 TRF1表达与急性白血病分型的关系 ,以及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 RT- PCR定量检测 30例急性白血病细胞中TRF1m RNA表达情况 ,同时检测 h TERT m RNA的表达 ,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RF1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L)细胞中的表达 0 .0 12 6 (0 .0 12 7~ 0 .0 5 46 )明显低于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0 .0 4 5 7(0 .0 0 839~ 0 .2 6 2 ) (P<0 .0 0 1) ,但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细胞中的表达 0 .0 74 5 (1.92× 10 -6~ 0 .193)与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且在 ANL L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 ALL细胞中的表达 (P=0 .0 0 1)。TRF1和 h TERT在急性白血病细胞和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r=- 0 .173,P=0 .2 0 7)。结论 :TRF1m RNA在 ANLL细胞中表达明显降低 ,而在 ALL细胞中表达无显著改变 ,提示 ANLL细胞中 TRF1可能通过调控端粒长度对端粒酶起间接负调控作用。
孙洁来晓瑜朱园园蓝建平汤立旦李静远余建谭亚敏林茂芳黄河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急性白血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