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振兵
- 作品数:51 被引量:769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湖南桃江、大神山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定年:扬子与华夏拼合的时间下限
- 华南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接部位,地质背景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其地壳演变、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体系一直为地学界所关注。其中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拼接时代和方式,是了解华南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体系的关键科学问...
- 续海金马昌前钟玉芳佘振兵
- 关键词:华夏地块印支期花岗岩地球动力学模型扬子地块
- 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精心打造精品课程——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学”课程发展历程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回顾了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学”课程自著名的岩石学家、教育家池际尚院士开创至今的59年光辉历程,包括“岩石学”课程开创和奠基(1950~1966),“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及其后的复苏(1966~1980)、“岩石学”课程全面发展(1981~1996)和面向21世纪“岩石学”课程的新变革、新发展(1997~)等四个阶段。重点叙述了第四阶段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继续继承和发扬重教学、重实践、重改革的优良传统,进一步精心打造“岩石学”精品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 桑隆康马昌前郑建平肖龙周汉文朱云海张宁余淳梅佘振兵Roger Mason
- 关键词:岩石学精品课程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双语教学
- 柴西新生代沉积源区及盆地热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被引量:15
- 2008年
-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地区西岔沟剖面10件新生代砂岩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的分析和年龄一温度热演化史的模拟,研究了柴西新生代碎屑沉积岩源区及盆地的热历史。磷灰石样品大多未退火,来自不同的物源区。裂变径迹颗粒年龄分组显示,盆地经历了23.5,29.6,35.8Ma3次构造热事件;沉积物源区在42.0~40.5,39.0~37.5,14.0~11.5,6.0~4.5Ma发生了明显的构造活动,源区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特别是12Ma左右的构造活动,导致下油砂山组顶部物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40.5~39.0,16-14,11.5~6.0Ma沉积物的源区发生了明显的升降运动,导致剥蚀速率加快;平均围限径迹长度为9.4~11.7μm,总体来看,干柴沟地区及周缘山系在37-15Ma近22Ma的地质时期内一直比较稳定,30Ma左右的热事件在盆地或周缘山系都有较明显的反映。
- 王世明马昌前佘振兵陈志勇杨颖
- 关键词:新生代磷灰石裂变径迹沉积物源
- 中国南方存在印支期的油气藏——Re-Os同位素体系的制约被引量:20
- 2010年
- 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开展富含有机质的沥青、原油等的研究,是确定油气成藏时间和破坏时间有效的但极富挑战性的新途径,在国内尚无研究实例报道。以我国南方最大的古油藏之一的麻江古油藏中的沥青为主要对象,采用Re-Os同位素方法试图限定油气的成藏时间和破坏时间。研究表明,麻江古油藏的固体沥青Re、Os同位素质量分数分别在41.5×10-6~642×10-6和0.21×10-6~12.15×10-6之间,N(187Re)/N(188Os)比值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大,在270.90~4074.99之间,Os同位素组成指示中等放射成因,其N(187Os)/N(188Os)比值在0.3400~3.6557之间变化。所有沥青样品的模式年龄在28~144Ma之间变化,集中在85Ma左右。通过沥青Re-Os同位素研究,结合详细地质资料,认为麻江古油藏的成藏时间为印支期—早燕山期(144Ma之前),而油藏破坏时间为燕山晚期即85Ma左右。
- 陈玲马昌前凌文黎佘振兵陈子万
- 关键词:沥青RE-OS同位素热电离质谱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岩石学教学中的成功应用被引量:21
- 2014年
- 翻转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新话题,其特点是知识的获取主要是学生在课前课后自主学习完成,而课堂变成了互动交流的场所,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应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试验场。事实上,由我国岩石学奠基人之一池际尚院士倡导的中国地质大学的岩石学教学体系,就具有翻转式教学的特点。该教学体系提倡研究性学习,重实践,重能力培养,尤其是岩石学实验教学,聚焦于对岩石手标本和薄片的观察与研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深度互动交流,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 马昌前佘振兵桑隆康
- 关键词:岩石学
- 江西丰顶山花岗岩锆石U-Pb-Hf研究及意义
- 1.岩体地质丰顶山岩体出露于九岭复式岩基的东南侧,江西万载、宜春两县交界,岩体的出露面积为147平方公里,平面形态呈椭圆形,侵入于中元古双桥山群中,黑云母K-Ar年龄为394Ma (江西地质矿产局,1985)、411Ma...
- 钟玉芳马昌前佘振兵
- 关键词:地矿部岩浆活动扬子板块数据点
- 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磷循环的矿物学记录
- <正>在华南埃迪卡拉纪地层中,产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超大型海相磷块岩矿床。尽管经过多年研究,目前对大规模成磷作用的机理仍然存在争议。研究表明,海水中磷酸盐的最终沉淀需要经过高度富集才可实现。平均海水中的磷需富集至1~2百...
- 佘振兵欧阳光余亚林邹绍铭
- 关键词:海绿石磷循环矿物学海洋环境
- 大别山北淮阳构造带的基性侵入岩:新元古代晚期裂解事件的记录
- 在大别山北淮阳构造带,从河南信阳市谭家河向东经柳林、定远、王母观至新县浒湾, 出露有一条呈NWW向断续分布的基性侵入岩带,长约100 km,与桐柏-商城断裂带重叠, 由10余个长轴与区域构造线走向一致的岩体组成,岩性以辉...
- 陈玲马昌前张金阳佘振兵王琳燕
- 关键词:北淮阳构造带基性侵入岩新元古代
- 古罗马混凝土高耐久性和高防腐性的岩石学背景
- 2024年
-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基建大国,不仅有着极高的混凝土需求,同时也愈加注重延缓混凝土老化的耐久性和抵抗海水侵蚀的防腐性。古罗马混凝土凝结着古罗马人的智慧,拥有极高的耐久性和防腐性,吸引了各行业学者的广泛研究。通过搜集火山灰源区罗马火成岩省的岩石学信息,并对比古罗马混凝土与海水接触前后的岩石矿物学变化,发现高铝火山灰的使用和次生铝硅酸盐矿物的形成对古罗马混凝土的高耐久性和防腐性有着重要意义。综述了前人对古罗马混凝土的矿物组成、微观结构和高耐久高防腐机制的研究成果,发现古罗马混凝土中添加了生石灰、火山灰和陶瓷器碎片等物质,高铝火山灰与生石灰甚至骨料中的陶瓷碎片等发生反应,形成了一种由水化铝酸钙(C-A-H)、水化硅酸钙(C-S-H)和水合硅铝酸钙(C-A-S-H)组成的结构,能够牢固地胶结骨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水合硅铝酸钙结晶形成托贝莫来石和钙十字沸石等矿物,这些特殊矿物不仅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还能在与海水接触过程中吸附有害离子,从而减缓混凝土受到的海水腐蚀。此外,古罗马混凝土的物质组成还使其具有独特的自愈机制,能够自发填补裂隙。作为一种人造岩石,古罗马混凝土在耐久性和防腐性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优势,从岩石矿物学的角度对其开展系统研究,可为现代混凝土和其他地质材料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 罗清洵张典林启航余孝乐马昌前佘振兵
- 关键词:耐久性防腐性火山灰矿物组成
- 江西九岭花岗岩类复式岩基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被引量:119
- 2005年
- 江西九岭花岗岩体产于扬子地块东南缘,是我国华南的一个规模巨大的复式花岗岩基.该岩体一直被认为是在晋宁期、海西期和燕山期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在对该复式岩基进行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过去认为是晋宁期形成的花岗岩样品,测出的206Pb/238U年龄为(9828±8)Ma;而原来认为是海西期形成的甘坊岩体测出的年龄为(820±10)Ma,说明该区不存在海西期的花岗岩,结合其他新的年代学资料推测扬子板块内可能不存在加里东—海西期的岩体;原认为是燕山中期的样品测出的年龄为(151.4±2.4)Ma,研究结果与原来的一致.此外,还获得了1.4~1.9Ga的继承锆石的年龄,可能代表九岭新元古代花岗岩源岩的年龄.
- 钟玉芳马昌前佘振兵林广春续海金王人镜杨坤光刘强
- 关键词:SHRIMP锆石U-PB年龄继承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