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钧

作品数:20 被引量:75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博士后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发光
  • 10篇电致发光
  • 8篇发光器件
  • 7篇电致发光器件
  • 5篇多孔硅
  • 5篇有机薄膜电致...
  • 5篇薄膜电致发光
  • 4篇有机薄膜电致...
  • 4篇光致
  • 4篇光致发光
  • 4篇薄膜电致发光...
  • 3篇有机电致发光
  • 2篇有机半导体
  • 2篇有机电致发光...
  • 2篇水汽
  • 2篇塑料封装
  • 2篇透明电极
  • 2篇普通玻璃
  • 2篇硅基
  • 2篇封装

机构

  • 20篇复旦大学
  • 5篇长沙电力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0篇何钧
  • 15篇侯晓远
  • 14篇廖良生
  • 13篇熊祖洪
  • 9篇钟高余
  • 8篇丁训民
  • 8篇张松涛
  • 7篇周翔
  • 5篇刘小兵
  • 4篇吕明
  • 4篇何劲
  • 4篇邓振波
  • 3篇吕明
  • 2篇袁帅
  • 2篇周美娟
  • 2篇缪熙月
  • 2篇詹义强
  • 2篇王晓军
  • 2篇曹先安
  • 2篇徐少辉

传媒

  • 6篇物理学报
  • 3篇Journa...
  • 2篇发光学报
  • 2篇第二届全国有...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第九届全国发...

年份

  • 2篇2003
  • 6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工艺检测的一种简便方法——覆膜加热观测法被引量:1
2001年
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并与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工艺完全兼容的工艺检测方法———覆膜加热观测法。这种方法是在器件的制备工艺过程中 ,同时在铟锡氧化物 (ITO)电极和各层有机薄膜上覆盖一层不透气的薄膜 (如金属Al膜等 ) ,接着进行快速加热 ,最后对器件表面进行形貌观测。采用这种方法 ,观察了器件表面气泡的形成过程 ,观察了加热温度、ITO表面处理以及有机物纯度对气泡形成的影响。实验表明 ,覆膜加热观测法能有效地对工艺进行对比检测 ,从而达到改进工艺、提高器件质量的目的。
周美娟何钧廖良生侯晓远
关键词:表面形貌电致发光器件
硅基SiN_xO_y∶C^+薄膜的光致发光被引量:5
1998年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法在单晶硅片表面淀积一层厚约120nm的SiNxOy薄膜,并在薄膜中注入C+,注入能量为35keV,剂量为5×1016cm-2.注C+样品在441.6nm的蓝光激发下,可以产生峰值约为550nm的光致发光.样品经600℃退火后,发光强度达到最大.
廖良生刘小兵熊祖洪何钧侯晓远
关键词:硅基发光材料光致发光
掺DCM的Alq<,3>光致发光研究
钟高余何钧吕明张松涛
关键词:8-羟基喹啉铝激光染料光致发光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真空蒸镀的样品支架
一种适用于真空蒸镀的样品支架的设计。以往的真空沉积设备的设计中,掩模和样品托之间都有一点距离,使得真正得到的薄膜的形状并不是所设计的形状。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套样品支架,包括样品托、样品架和样品叉,其独特简捷的结构配合使用...
侯晓远何钧吕明邓振波廖良生周翔熊祖洪张松涛何劲钟高余
文献传递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失效过程的动态观测及分析被引量:10
1998年
对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失效的全过程进行了显微动态观察.发现器件工作时,有机层/金属界面形成的气泡逐渐变大变多,最终导致器件完全失效.气泡中不仅含有水汽,还存在大量有机气体.
何钧廖良生周翔缪熙月熊祖洪侯晓远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方法
一种利用普通玻璃腐蚀后封装有机电致发器件的简便有效的方法。以往的封装都是利用塑料封装,或者把玻璃裁成细条围成一个框形进行封装,工艺麻烦而且密封性不够好导致封装效果不是特别好。本发明将普通玻璃经过处理后和器件粘合在一起,在...
侯晓远何钧何劲张松涛钟高余熊祖洪邓振波吕明丁训民廖良生
文献传递
基于多孔硅分布Bragg反射镜的有机微腔的光学性质被引量:12
2000年
报道了采用多孔硅多层膜作为Bragg反射镜的有机半导体光学微腔 .被测样品的光致发光谱半高宽可由无微腔下的 83nm窄化为有微腔时的 4nm ,非共振模得到有效的抑制 .同时共振峰强度的增强和峰位随出射角增大的“蓝移”
吕明徐少辉张松涛何钧熊祖洪邓振波丁训民
关键词:微腔多孔硅有机半导体光学性质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失效过程的多重分形谱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用多重分形谱描述了荧光显微镜原位观察到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的失效过程.实验观察表明:有机层/ 金属电极界面上气泡的产生是电致发光的失效的原因.多重分形谱的分析显示:随薄膜工作时间愈长或工作电压愈高,分形谱的宽度愈窄,表明气泡的数量逐渐增加并愈加均匀地分布在界面上,这一结果和实验观察完全一致,因此多重分形谱可以很好地描述这种失效过程.
王晓平周翔何钧廖良生吴自勤
关键词:电致发光多重分形谱
一种简便有效的多孔硅后处理新方法被引量:7
1998年
本文报道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多孔硅(PS)后处理新方法,即在(NH4)2S/C2H5OH溶液中浸泡PS,并用紫外光辐照激发.后处理PS的光致发光(PL)强度约为未经处理的5倍;样品处理后的PL峰值90min内随激光连续激发时,在大气中呈现先指数衰减后线性增长,在真空(约1Pa)中却呈现一直衰减到一个稳定值的新特点.通过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FTIR)谱的测试与分析,表明后处理在样品表面产生了SiH(O3)。
熊祖洪刘小兵廖良生袁帅袁帅周翔何钧丁训民周翔
关键词:多孔硅发光器件光电子集成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的研究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OLED)具有亮度强、效率高、视角宽、功耗低、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全彩色、重量轻等许多优点,是当今信息显示和科学研究领域一个热点.作者博士...
何钧
关键词:电致发光光致发光I-V特性ITO热分解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