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病
  • 1篇预后
  • 1篇起搏
  • 1篇起搏方式
  • 1篇综合征
  • 1篇窦房
  • 1篇窦房结
  • 1篇窦房结综合征
  • 1篇离散度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治疗
  • 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篇冠心病
  • 1篇冠状
  • 1篇冠状动脉
  • 1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冠状动脉介入...

机构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2篇江时森
  • 2篇严宝力
  • 2篇王立军
  • 2篇何松青
  • 2篇宫剑滨
  • 2篇彭永平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2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成三组: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92例,药物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但不适宜介入治疗)87例,介入治疗组136例(单支病变71例、多支病变65例),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3、7天的QTd。结果:介入组和药疗组术前QT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术后(治疗后)两组QTd均缩短,但介入组缩短更明显(P<0.05)。单支病变组术后QTd缩短速度快于多支病变组(P<0.05)。结论:PCI可减少冠心病患者QTd, 单支病变组术后QTd缩短更快。
严宝力江时森宫剑滨王立军彭永平何松青
关键词:QT离散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心病
不同起搏方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比较单心室起搏(VVI)和双腔起搏(DDD)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7例VVI、20例DDD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变化情况。结果:与DDD组相比,VVI组术后持续性心房纤颤及新出现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较高(P<0.05),左心房直径(LAD)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较明显(P<0.05)。结论:SSS患者DDD的预后优于VVI。
严宝力江时森宫剑滨王立军彭永平何松青
关键词:起搏方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