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剑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抗肿瘤
  • 3篇细胞
  • 2篇肿瘤药
  • 2篇抗肿瘤药
  • 2篇L1210细...
  • 1篇毒性
  • 1篇新化合物
  • 1篇抑瘤
  • 1篇抑瘤作用
  • 1篇生物合成
  • 1篇体外
  • 1篇肿瘤活性
  • 1篇肿瘤作用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性
  • 1篇细胞生物
  • 1篇瘤活性
  • 1篇抗肿瘤活性
  • 1篇抗肿瘤作用

机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篇徐承熊
  • 4篇何剑华
  • 2篇叶玉梅

传媒

  • 4篇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1999
  • 3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海南哥纳香醇甲(GHM-10)对L1210细胞生物大分子合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旨在研究GHM10对L1210细胞生物大分子合成的影响。用[3H]标记前体参入试验。结果表明,GHM104~12μg·ml-1作用6h,可使L1210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发生明显抑制,其中以抑制DNA合成的作用最强。用[3H]TdR参入曲线法、紫外吸收光谱移动法和荧光光谱移动法研究了GHM10抑制DNA生物合成的机制。结果表明,GHM106~8μg·ml-1作用L1210细胞1h后,DNA合成的抑制已不可逆。提示GHM10可能引起DNA分子结构的损伤,但GHM10不能嵌入DNA分子或直接破坏DNA的结构。
何剑华徐承熊
关键词:抗肿瘤生物合成
海南哥纳香醇甲GHM-10对L1210细胞DNA分子结构及拓扑异构酶Ⅱ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研究海南哥纳香醇甲(GHM10)抑制癌细胞DNA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GHM10对L1210细胞DNA分子的损伤,碱洗脱法测定GHM10对L1210细胞DNA单链长度的影响,用GHM10对超螺旋pUC18DNA的解旋能力测定它对DNA拓扑异构酶II活性的影响。结果:L1210细胞用GHM10(4~10)μg·ml-1处理45h后,DNA分子受损,表现为电泳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彗星状拖尾。GHM10(4~25)μg·ml-1处理L1210细胞5h,可引起DNA单链断裂。L1210细胞或从L1210细胞分离的蛋白质在用GHM10处理后,DNA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均被抑制。结论:GHM10可引起L1210细胞DNA分子损伤;无论在细胞内还是细胞外,GHM10可抑制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
何剑华徐承熊
关键词:抗肿瘤药DNA损伤抑瘤作用
从海南哥纳香中分离的一种新化合物──海南哥纳香醇甲的抗肿瘤作用被引量:6
1998年
体外用细胞生长曲线测定法、MTT试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分析法,及体内对移植性肿瘤实验,研究了海南哥纳香醇甲(GHM10)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GHM10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在2μg·ml-1左右;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骨髓祖细胞的敏感性则更低;耐药的KB/VCR200细胞及其亲本KB细胞具有相似的敏感性。GHM10对HL60细胞无分化诱导作用。GHM10对实体型肝癌H22小鼠。
何剑华叶玉梅徐承熊
关键词:抗肿瘤作用
海南哥纳香醇甲(GHM10)对体外L1210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被引量:6
1998年
用体外培养法研究GHM10对L121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L1210细胞在用GHM10处理1h,24h和7d后,IC50依次为685,332和159μg·ml-1,提示GHM10有非时相特异性细胞毒药物的特性。在用GHM101~2μg·ml-1作用24h后,L1210细胞的增长率和有丝分裂指数下降,细胞核形态发生变化,但活细胞率仍保持在96%以上,提示GHM10主要抑制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计对L1210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分析表明,GHM10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G1期细胞向S期移行。
何剑华叶玉梅徐承熊
关键词:抗肿瘤药细胞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