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明洁
- 作品数:37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泥河湾盆地白洗沟遗址出土的石制品
- 2023年
- 2017年7月对泥河湾盆地白洗沟遗址的抢救性发掘,清理面积约4 m2,出土石制品684件。14C测年显示,遗址距今约1.7万年。石制品以石片类数量最多,细石叶丰富,石核数量很少,另有少量无明显人工打制痕迹的搬入石块;石器少,仅有1件刮削器和2件锛状器,但经过精致修理且标准化程度高。对石制品的拼合研究及细石叶生产流程的分析显示,石片类产品形态、技术均展现出与细石核预制和修型的高度相关性;共发现19个拼合组;细石核技法属北方系或涌别系,技术稳定娴熟,多根据毛坯特点简化预制程序。综合泥河湾盆地发现的细石器遗存,以末次盛冰期的结束、全新世的到来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分别对应细石叶技术萌芽、流行与衰落三个阶段。从早期到晚期,文化遗存构成渐趋丰富,人类的群体流动性逐渐降低,社会组织性较高。
- 仪明洁余官玥陈福友张晓凌
- 关键词:考古学石制品旧石器时代晚期
- 河南淅川丹江口库区马岭2号地点B区发现的石制品
- 2022年
- 马岭2号地点B区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盛湾乡贾湾村马岭,遗物埋藏于丹江右岸第三纪基座阶地的黏土层中。2011年4~5月和2012年3~4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对该地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770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锤、两面器、石核砍砸器、石核刮削器等,古人类选用阶地底部砾石层、河滩砾石中的磨圆砾石为原料,石英岩所占比重最高。剥片和修理技术为硬锤直接锤击法,以较大尺寸的毛坯为主要加工对象,两面器有相对稳定的生产体系,石器组合上似阿舍利技术面貌。通过与周边遗址比较,其年代应处于中更新世晚期。
- 仪明洁裴树文牛东伟裴树文罗志刚(绘图)
- 关键词:手斧丹江口库区中更新世
- 范式推动的革新:周口店第一地点发掘方法回顾
- 2021年
- 范式是"一个可供仿效的解题范例,它规定了一定时期中这门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途径,同时也决定着共同体成员的某种形而上学的信念和价值观标准"[1]。当今考古学研究的范式由文化历史考古发展为多种范式共存,特别是在史前考古的研究中,过程考古学从文化系统的各个角度探讨人类行为的变迁,强调科学的考古材料和严格的研究方法[2]。范式将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是探讨考古学思想史不可或缺的视角[3]。
- 仪明洁樊鑫王傲
- 关键词:周口店遗址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史
- 非陶器随葬品的性别相关性与墓主性别再判定——以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墓葬为例
- 2018年
- 墓葬研究历来在中国考古学中备受关注,不同的墓葬形制、葬俗及随葬品的质量与数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墓主生前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关系等。以往对于墓葬研究采取的方法是研究墓葬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如墓内或墓附近储存的人工制品、墓的形式或规模、墓地的位置或地点等),将这些情况与阶层或地位相联系[1]。如今的研究逐渐由对墓葬资料进行具体描述向解释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方向发展.
- 仪明洁樊鑫
- 关键词:随葬品马家窑文化
- 封面图片简介
- 2024年
- 细石叶技术是古人类石器制作技术的巅峰之作,旧石器时代晚期在东亚北部、北亚、北美西北部地区广泛分布,进入新石器时代仍被沿用。该技术以从细石核上剥离出两边刃平行的细石叶为终极目标,其技术产品包括细石核、细石叶,后者产品形态细小化、标准化。考古材料显示,细石叶可以镶嵌为骨柄石刃刀、骨柄石刃矛等复合工具,以满足先民狩猎、生活等多个层面的使用需求,可谓史前的“瑞士军刀”。
- 仪明洁
-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材料瑞士军刀新石器时代
- 细石叶技术的起源、二元分化及环境驱动因素
- 2024年
- 在亚洲东北部地区,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适应气候和环境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学术界围绕细石叶技术产生很多讨论,其中起源、技术演变及技术类型的区域分布是被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细石叶技术可分为初始、成熟、简约几个技术发展阶段,压制法的运用是细石叶技术成熟的关键,细小化的特点决定了各类细石叶使用功能上的区别并不显著。因而在实践层面上,细石叶技术的判定应重视石核和产品形态、技术生产流程、产品的使用意义、强调剥片策略分析,不应限定细石叶的剥制方法。末次盛冰期时,华北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日本北部等所构成的“北方区域”形成分别以船形石核、两面预制的楔形石核为主的二元分化格局,虽然出现过文化上的交叉融合,但是两个区存在以宽、窄楔形石核为主的现象,二元状态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细石叶技术的起源、成熟、分化与H3、H2、末次盛冰期几次冷事件间有较好的耦合关系,显示出环境驱动力仍然是导致史前人类生存策略变化的关键因素。
- 仪明洁曹彧
-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2016-2019年发掘简报被引量:1
- 2024年
- 泥河湾盆地内埋藏有诸多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是研究古人类扩散、适应和技术演化的重要区域。东谷坨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的东缘,丰富的文化遗物为研究石器技术和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证据。在2016-2019年的发掘中,发掘团队将原来的6A-6E五个文化层进一步划为八个文化层,共出土编号石制品6800余件、化石4100余件。本文重点对6A2和6C1两个主要文化层的出土标本进行初步报道。石制品原料均以遗址周边分布的燧石为主,质量相对较高的石料被优选。锤击石核与石片、砸击石核均有发现;尝试石核和多面多向剥片的石核是主要类型。石器以刮削器为主,多为单刃。两个文化层的石制品类型与技术存在一定差异,如:6A2层石核转向频率更高、双刃石器比例更高,而6C1层锯齿刃器比例高于6A2层等,但总体上呈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相对简单的剥片与加工模式。可鉴定动物化石种类不多,少量骨骼上有疑似人工砍砸的痕迹。本次发掘出土的材料为解释盆地内早更新世人类的石器技术和行为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也为理解早期人类对原料资源的利用方式、流动性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素材。
- 高星张月书李锋陈福友陈福友仪明洁
-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早期
- 石球的定义、分类与功能浅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石球(Spheriod)是旧石器时代遗址或地点中常见的一种石器类型,其分类、生产过程和功能一直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本文对石球的定义、考古发现以及实验研究进行简要综述,尝试从操作链和动态类型学入手,根据器物形态的不同,将石球生产过程划分为备料、球形石、准石球、正石球四个不同阶段。对以往学者提出的石球功能推测进行简要分析,对石球作为狩猎工具的使用方式进行探讨。
- 仪明洁高星裴树文
-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狩猎工具
- 辽宁喀左土城子遗址2014~2015年发掘简报被引量:7
- 2018年
- 土城子遗址位于辽宁省喀左县山嘴子镇黄家店村土城子屯西南,处在渗津河与大凌河的交汇要冲,大阳山北坡台地上,地势南高北低,较为平缓(图一)。遗址南北长约450、东西宽约400米,魏塔线铁路从遗址中部穿过。
- 崔贵华王祯哲马红光杜志刚李健吕学明吕学明曹斌仪明洁
- 关键词:夏家店下层文化祭祀坑
- 青海省旧石器的发现与研究
- 青海省处于我国二阶梯地向一级阶梯过渡地带,海拔逐渐从2 000 m过渡到青藏高原腹地的4000m以上,是古人类征服高原的过渡性跳板.该地区目前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近20处,年代均不早于距今40 ka.本研究对青海...
- 仪明洁
- 关键词: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