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东坡

作品数:37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16篇核科学技术
  • 9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加速器质谱
  • 7篇加速器
  • 6篇离子
  • 5篇离子源
  • 4篇阴极
  • 4篇热阴极
  • 4篇空心阴极
  • 4篇本底
  • 4篇AMS
  • 3篇等离子体
  • 3篇等离子体装置
  • 3篇数据获取
  • 3篇探测器
  • 3篇静电加速器
  • 3篇计数率
  • 3篇NEC
  • 3篇BE
  • 3篇串列静电加速...
  • 3篇EN
  • 2篇地层年代

机构

  • 37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香港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苏黎世联邦理...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地质过...

作者

  • 37篇付东坡
  • 30篇刘克新
  • 27篇丁杏芳
  • 16篇蒋正元
  • 7篇沈承德
  • 7篇丁平
  • 6篇赵渭江
  • 6篇路祥臣
  • 6篇王宁
  • 5篇巩玲华
  • 5篇易惟熙
  • 5篇任晓堂
  • 4篇朱昆
  • 3篇杨向军
  • 3篇郭鹏
  • 3篇奚娴婷
  • 3篇周力平
  • 3篇谢大林
  • 2篇朱正
  • 1篇华景山

传媒

  • 6篇原子能科学技...
  • 5篇第四纪研究
  • 3篇第五届(20...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第九届全国高...
  • 1篇核技术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2012全国...
  • 1篇第十三届高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KUAMS 10Be 探测器的研制
Be 是加速器质谱(AMS)测量中重要性仅次于14C 的核素,在第四纪地质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岩石暴露年龄测定和黄土中10Be浓度测量等应用研究,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PKUAMS)在深入研究离子鉴别物...
付东坡Naveed Ali谢大林蒋正元丁杏芳奚娴婷刘克新
关键词:加速器质谱气体探测器
大气^(14)CO_2观测:2010~2011年广州城市大气中化石源CO_2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GIGCAS)大气CO2观测点的数据显示: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该站点大气CO2浓度变化范围为460~550 mL/m3,月平均浓度介于470~530 mL/m3之间,呈现夏、秋季浓度低,春、冬季浓度较高的特点。大气CO2的δ13C值变化介于–9.00‰~–13.10‰之间,月平均值介于–9.60‰~–11.80‰之间,与大气CO2浓度之间关系不显著,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城市大气CO2的影响。GIGCAS站点大气CO2的Δ14C值波动剧烈,介于29.1‰~–85.2‰之间,月平均值波动范围为4.9‰~–41.7‰,年平均大气CO2的Δ14C值为–16.4‰。较高的Δ14C值出现在夏、秋两季(7~9月),均值约为–5.2‰,较低的Δ14C值出现在冬、春两季(12月至次年4月)、均值约为–27.1‰,据此计算得出的化石源CO2浓度变化范围为1~58 mL/m3,年平均值约24 mL/m3,较低的大气化石源CO2浓度出现在夏、秋两季(7~9月),均值为17 mL/m3,较高大气化石源CO2量出现在冬、春两季(12月至次年4月),均值约为29 mL/m3。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城市大气化石源CO2浓度影响巨大,调整人类活动是减少大气化石源CO2污染的途径之一。
丁平沈承德易惟熙王宁丁杏芳付东坡刘克新
用一年生植物研究大气△14C分布与化石源CO2排放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加速器质谱(AMS)技术,通过测量北京地区一年生植物放射性碳同位素(14C),系统分析了2009年5~9月北京地区大气△14C水平和化石源CO2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大气△14C最高值为29.6‰±2.2‰,最低值为-28.2‰±2.5‰,表现出远郊-近郊-市区依次递减趋势,这与由人类活动(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等)引起的化石源CO2排放增加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即人类活动频繁地区大气△14C值较低.2009年5~9月北京地区大气化石源CO2浓度变化范围为(3.9±1.0)~(25.4±1.0)ppm,每排放1ppm化石源CO2可使大气△14C水平下降~2.70‰.用AMS测量一年生植物14C这一方法,为快速示踪大气化石源CO2浓度提供了有效手段.
奚娴婷丁杏芳付东坡周力平刘克新
关键词:加速器质谱一年生植物
NEC 14C测量AMS系统离子源升级
为提高样品测量效率,对MC-SNICS多靶位铯溅射负离子源进行了升级改进。改进后的离子源采用球面电离器代替原有的锥面电离器,对供铯系统也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造,通过参数优化,12C-引出流强最大可达近150 μA,比原有离...
丁杏芳付东坡蒋正元路祥臣刘克新
关键词:加速器质谱离子源束流传输
文献传递
广东四会古森林地下生态系统^(14)C地层年代学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运用AMS-14C定年技术,研究了被埋藏水松古木的发育和死亡时间以及土壤剖面中总有机碳的14C表观年龄和细根的14C年龄。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水松古木开始发育和死亡的时间大致为4~3kaB·P.。根据土壤有机碳14C的表观年龄,该土壤剖面的14C年代地层可以分为3层,分别为:1)表层,2634±32~3305±29aB·P.;2)腐殖层,3305±29~3813±31aB·P.;3)基底,3813±31~4544±33aB·P.。基底、腐殖土层和表层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55mm/a,4·33mm/a和0·26mm/a。细根的14C年龄变化范围为2290±29~3542±28aB·P.,较同层位的土壤有机碳的年龄年轻。腐殖层土壤中有机碳含量高达33%~46%,大多数有机碳仍处于未分解状态。该地区自4~3kaB·P.以来,环境演化可能经历了由陆到沼泽再到被水淹没最后又变成陆地的过程,植被从以水松为优势种的森林群落演化成当前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群落,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地质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是这种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丁平沈承德易维熙刘克新丁杏芳付东坡
关键词:细根古木
NEC ~(14)C测量AMS系统离子源升级
为提高样品测量效率,对MC-SNICS多靶位铯溅射负离子源进行了升级改进。改进后的离子源采用球面电离器代替原有的锥面电离器,对供铯系统也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造,通过参数优化,12C-引出流强最大可达近150μA,比原有离子...
丁杏芳付东坡蒋正元路祥臣刘克新
关键词:加速器质谱离子源
文献传递
PKUAMS数据获取与测量控制系统升级
加速器质谱数据获取与测量控制系统是能否实现高灵敏度10Be测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开展高灵敏度10Be测量,对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数据获取和测量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在描述重要硬件和软件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系统结构、主控...
丁杏芳付东坡蒋正元刘克新
关键词:加速器质谱死时间
文献传递
离子加工学概念与发展--全国电子束离子束专业会议四十周年记忆
根据国家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需要,全国主要地区组织了大力研发离子注入半导体设备与电子束曝光设备的会战,也就开启了中国大规模研发离子加工设备与工艺的先河。这个会议不仅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中国离子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
赵渭江付东坡郭鹏朱昆
关键词:半导体集成电路机械设备电子束
文献传递
用0.5MV端电压的串列AMS装置开展10Be测量方法研究
2013年
本文通过对10Be离子在加速器质谱计(CAMS)高能端束流传输进行模拟计算,确定了10 Be离子束流传输的优化设计。设计安装了测量9Be束流的法拉第筒、能量吸收膜(SiN膜)装置、ΔE-Eres气体探测器等,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AMS可进行10Be测量,10Be测量总传输效率约为2%,测量本底约为4×10-14。
付东坡丁杏芳A.M.MallerM.Suter周力平刘克新
关键词:加速器质谱本底
PKUAMS数据获取与测量控制系统升级
加速器质谱数据获取与测量控制系统是能否实现高灵敏度10Be测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开展高灵敏度10Be测量,对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数据获取和测量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在描述重要硬件和软件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系统结构、主控...
丁杏芳付东坡蒋正元刘克新
关键词:加速器质谱数据获取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