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浩 作品数:25 被引量:217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哲学宗教 更多>>
学习和技术联姻:技术的价值是什么——访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罗伯特·瑞泽博士 被引量:2 2015年 罗伯特·瑞泽教授在专访中对一系列问题提出鲜明观点。关于优质教育:需要设计出"脚手架"作为支持工具来帮助学习。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利用技术所呈现的内容。教学设计出来的讯息质量至关重要,但对讯息质量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关于非正式学习:随着技术的发展,非正式学习的机会将越来越多。首先需要让学生知道在非正式学习中如何批判地对所接收信息的质量进行判断。关于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效果的一个办法是让学习环境中的因素更接近于现实生活。按照建构主义进行的教学设计太过低效,容易导致失败。关于绩效改进:绩效改进强调人在教育技术和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超越了传统学习的概念。教学设计师进行绩效改进时,需要拥有专门知识,需要意识到并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一个教学性的解决方案。关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操作和使用电子设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信息技术发挥出最佳的教学功能。关于信息化教学发展趋势:在线课程会继续发展,翻转课堂会更加盛行,开放教育资源会更加重视对教学设计的需要。 于文浩 刘迪关键词:教学设计 绩效技术 非正式学习 信息技术能力 连通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话语空间——“人力资源开发与工作场所学习先锋研究丛书”书评 2016年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华东师范大学黄健教授为主编、刘德恩副教授为副主编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工作场所学习先锋研究丛书",是华东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团队的鼎力之作,在连通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话语空间上带了给我们新的视角。 于文浩关键词:教育理论与实践 话语空间 英联邦国家 话语体系 咨询人才团队的专业能力发展特征--活动理论视域下的多个案研究 工作场所中团队专业能力的发展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的关注核心是工作场所中咨询人才团队专业能力的发展过程,本研究旨在发现工作实践场域下团队专业能力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及其关系.
本研究以中国本土的聚焦于... 于文浩关键词:互动结构 文献传递 我国成人学习与教育现状分析——基于贝伦行动框架的美韩印中四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2009年制定了"贝伦行动框架",先后三次发布成人教育的全球报告,以监测各个会员国成人学习与教育的进展情况。文章梳理了教科文组织对成人教育三次定义的演化,从定义演化中分析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相关文献,选取中国、美国、韩国和印度四个国家提交给教科文组织的成人学习与教育原始调查问卷,从"贝伦行动框架"监测的政策、治理、融资、参与、质量五个领域对问卷进行比较分析,从国际比较的视角了解我国成人学习与教育(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简称ALE)的情况,为我国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发展提供五个建议:(1)建立连续、灵活的政策体系,推动终身教育立法;(2)建立ALE成果认证和学分转换机制;(3)完善治理协调机制;(4)增加ALE经费投入,开拓多渠道经费来源;(5)完善ALE教师入职标准和培训体系。 卫香萍 李华 于文浩关键词:教师培训体系 企业学习类咨询团队的集体实践:活动理论视野下的个案研究 2013年 企业学习类咨询公司日益受到教育技术学、成人教育学等专业毕业生择业时的钟爱,为更好地给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现实依据,本次调研对企业学习类咨询团队(选取的个案)在工作场所中的集体实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旨在应用活动理论的结构框架阐释团队的集体实践情况及其专业能力的动态。所调研的个案是一家中国本土咨询团队,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实地观察、文件分析、有重点的访谈等多种方法来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基于"不断比较原则"对资料逐次进行聚焦式的开放编码、节点归类和理论编码等三个步骤的分析性归纳。基于活动理论的原理,提出了四种类型的项目活动结构,即"顾问独立负责式项目"(第一种类型)、"解决方案式项目"(第二种类型)、"团队协作式项目"(第三种类型)和"团队间业务整合式项目"(第四种类型),又进一步明确了这四种类型活动结构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与客户专业能力的相对性和动态适应性。 于文浩辩证中的学习与绩效: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双翼 被引量:6 2011年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目的从促进学习扩展到"促进学习+改进绩效",说明了学习和绩效作为目的对于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以学习和绩效为讨论对象,首先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进行说明,分别对个体学习、组织学习、个体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组织中学习与绩效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论述,包括两者间对立关系和统一关系,认为学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正在从对立走向统一;最后在综合讨论基础上,构建了组织中学习与绩效的螺旋桨模型,并提出人的发展和组织的发展,才是专业发展的最根本目的。 于文浩关键词:绩效 “翻转课堂”的学习满意度——高校课程教学行动研究 被引量:93 2015年 本研究在高校课程教学中进行了翻转课堂的行动研究,研究分三个阶段,即需求分析与计划阶段、行动实施与调整阶段、评价与反思阶段。研究通过前期的需求分析,结合翻转课堂的特征对课程计划进行设计和实施。在描述了"组织行为学"课程的背景和过程后,本研究以双因素理论为框架,对此次翻转课堂的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进行调研,从而为课程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提供指导。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共收集了109个思想单元,并将其归纳为18类满意因素和13类不满意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内容分析和深度解释。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对个性化辅导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关注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于文浩关键词:学习满意度 高校课程 课堂行动研究 共创性学习:一种集体智慧的进化 被引量:14 2012年 共创性学习(Expansive Learning)已引发了国际学者对学习理论的革新性思考,该理论最初由芬兰学者Engestr觟m提出,共创性学习强调作为共同体的学习者,文化的转型以及新理论概念的创生。该研究首先借助学习隐喻的划分对共创性学习进行定位,然后对共创性学习的起源和意义进行探讨,对其过程和阶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对共创性学习的形成性干预研究进行了阐释,最后阐明了其形成机制、本质特征、演变过程等问题。 于文浩关键词:学习隐喻 设计是什么? 教学设计视域下的思量 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通过对大量教学设计领域的重要文献的分析,探究"设计"在该领域中的本质与内涵,并对设计中的理性与创造性进行了思辨性的思考。本研究首先对设计的定义进行回顾和分析,并把教学设计中设计重心的演化分为微观设计、宏观设计和设计文化三个阶段;然后对设计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确认了理性与创造性是设计的基模;最后,笔者认为,设计是理性与创造性的对立统一,成功的设计取决于创造的张力与理性的包容力之间的平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教学设计视野下的理性与创造性的耦合模型。 于文浩关键词:教学设计 设计文化 绩效技术在组织实施中的成败关键:变革管理 被引量:5 2008年 该文通过对绩效技术领域中的变革管理的论述,提出变革管理是绩效技术在组织实施中的成败关键的这个命题,然后对绩效改进中变革管理的四个基本因素展开分析,最后从变革的视角解构了绩效技术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绩效技术变革观"。 于文浩关键词:绩效技术 变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