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娟

作品数:6 被引量:256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碳排放
  • 1篇养老
  • 1篇养老机构
  • 1篇人口
  • 1篇人口生育
  • 1篇人口生育率
  • 1篇儒学
  • 1篇生活用能
  • 1篇生育率
  • 1篇生育意愿
  • 1篇田野
  • 1篇能源
  • 1篇能源结构
  • 1篇宗教
  • 1篇宗教性
  • 1篇岭回归
  • 1篇节能
  • 1篇节能减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工程学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 2篇南通大学

作者

  • 5篇于娟
  • 3篇彭希哲
  • 2篇朱勤
  • 2篇陆志明
  • 1篇梁鸿
  • 1篇程远
  • 1篇周莹

传媒

  • 1篇市场与人口分...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西北人口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学术评论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980—2007年中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测算与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是指居民家庭在炊事、热水、照明、室温调节等生活起居方面对能源的直接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研究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对1980至2007年中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阶段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从6.728×10^7t碳增长至16.545×10^7t碳,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量从每年68kg碳增长至125kg碳,呈较快的上升趋势,但仍处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较低层次;受益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及能源结构的改善,居民生活用能单位能耗碳排放量从每吨标准煤排放0.732t碳下降至0.632t碳。生活用能结构优化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人均生活碳排放的城乡比从5.87下降至1.84,城乡差距呈不断缩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的节能减排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朱勤彭希哲陆志明于娟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碳排放生活用能能源结构节能减排
试析儒学作为一种宗教理解的可能性——基于上海文庙的田野实例
2011年
对于儒学是否是一种宗教和如何理解儒学的宗教性,学术界理论界对此有着激烈丰富的讨论和争辩,却很少基于实地研究进行论证。将视角从理论争辩转移到现实案例,在对儒学传播的实地——"孔庙"的调研中,反而能从更直观的现实的角度来看待当今儒学在民间的表现,探讨把儒学作为一种宗教来理解的现实可能性。田野调查发现:现实中的儒学,在民间承载着精神化宗教的功能。
于娟
关键词:儒学宗教性
养老机构发展主要问题及公共福利政策建议——浦东新区案例研究被引量:28
2003年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以及对养老机构需求的增长 ,开办养老机构成为一项新兴产业。从公共福利政策的角度 ,研究养老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
梁鸿程远于娟周莹
关键词: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江苏太仓市低人口生育率原因剖析被引量:1
2007年
江苏太仓持续降低的人口生育率引起人口学界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该地区低人口生育率并不是人口生育过程中的波动造成的,而是呈现出比较稳定的逐年下降的趋势。本文通过历史数据剖析了该地区低人口生育率的成因,并依据在该市的实地调研数据,剖析太仓市妇女二胎生育意愿,预测未来太仓未来人口生育率的变动。
于娟彭希哲
关键词:人口生育率生育意愿
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被引量:210
2010年
从消费压力人口视角探讨碳排放问题,有利于正确判断和把握气候变化压力的人文因素,以及人口与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机制。本文通过对STIRPAT模型的扩展,应用岭回归方法计量分析人口、消费及技术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对我国1980至2007年碳排放情况的统计实证结果表明,扩展的STIRPAT模型对中国国情有较高的解释力。居民消费水平、人口城市化率、人口规模三个因素对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变化影响明显;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口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力已高于人口规模变化的影响力,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模式等人文因素的变化有可能成为我国碳排放的新的增长点;技术进步因素在此模型中对我国该阶段碳排放的解释力有限,表明我国未来通过技术进步减缓碳排放的潜力巨大。
朱勤彭希哲陆志明于娟
关键词:人口碳排放岭回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