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璐

作品数:50 被引量:285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16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15篇土壤
  • 10篇光谱
  • 10篇红外
  • 10篇红外光
  • 10篇红外光谱
  • 5篇中红外
  • 5篇中红外光谱
  • 4篇地黄
  • 4篇香附
  • 4篇教学
  • 3篇影像
  • 3篇生防菌
  • 3篇炭疽
  • 3篇炭疽病
  • 3篇炮制品
  • 3篇结节
  • 3篇聚类分析
  • 3篇混交
  • 3篇混交林
  • 3篇防菌

机构

  • 30篇河南中医药大...
  • 21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河南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牟平第一中学
  • 1篇开封市中心医...

作者

  • 48篇乔璐
  • 22篇董诚明
  • 13篇陈立新
  • 5篇段文标
  • 5篇黄兰英
  • 5篇侯益民
  • 5篇苏秀红
  • 5篇王磊
  • 4篇董宁
  • 4篇张杰
  • 3篇李莉
  • 3篇李雪菊
  • 2篇王健
  • 2篇时博
  • 2篇张飞
  • 2篇张娟
  • 2篇马海娟
  • 1篇刘宏伟
  • 1篇魏全帅
  • 1篇刘文礼

传媒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林业科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计算机应用与...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森林工程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成药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5篇2025
  • 6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香附及其炮制品醇溶性浸出物的快速测定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香附及其炮制品生、醋、酒、四制香附醇浸出物的快速预测模型。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香附浸出物的测定法对240批香附及其炮制品浸出物进行含量测定,筛选香附不同炮制的近红外特征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醇溶性浸出物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结果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589、0.9428、0.9292、0.9296,校正均方差(RMSEC)为0.00538、0.00654、0.00734、0.00870;验证集相关系数R2为0.9668、0.9779、0.9832、0.9650,验证均方差(RMSEP)为0.00521、0.00477、0.00458、0.00753;预测最佳波段依次为4046.76~5079.58 cm^(-1)、4042.63~4859.74 cm^(-1)、4238.77~4867.73 cm^(-1)、4000.00~5400.00 cm^(-1)。结论建立的模型稳定、准确,可快速测定生、醋、酒、四制香附醇浸出物的含量,为香附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
乔璐吕芳王若晨董诚明张园园牛晓雅张娟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醇溶性浸出物
基于高光谱数据和MODIS影像的土壤特性的定量估算
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由于人类对土壤资源认识的不全面性,森林肆意砍伐、土地盲目开发,使的近年来土地耕地面积不断锐减,土壤质量迅速下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高光谱遥感以其多...
乔璐
关键词:MODIS影像PLSRBPNN专题制图
哈尔滨市区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植物富集被引量:45
2012年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哈尔滨市区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 Zn,Cu,Cd,Pb) 污染状况和重金属在旱柳等 7 种植物体内富集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哈尔滨市区绿地土壤 4 种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其中以镉污染最为严重,达到了重污染。工业区排放的含锌、铜、镉、铅的废弃物,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以及轮胎橡胶的磨损等是造成哈尔滨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哈尔滨市区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为工业区绿地 > 市区公路两旁绿地 > 松花江沿岸绿地 > 城市公园绿地 > 农业用地 > 森林与苗圃绿地; 哈尔滨市区主要绿化树种中,小叶杨对锌、铜、镉 3 种重金属富集系数较大,可作为哈尔滨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重点选用树种,红松、旱柳、花盖梨对锌、铜、镉 3 种重金属富集系数其次,可作为备选树种。
卢德亮乔璐陈立新胡斌周健平王展超王燕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植物富集城市绿地
基于中红外光谱和二维红外技术对不同产地山药的快速鉴别
2025年
该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红外相关光谱(two-dimensional infrare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2DIR)技术快速鉴别山药的不同产地,采集不同产地30批山药样品的中红外光谱,将各产地山药样品的平均红外光谱与尿囊素标准品红外光谱进行对比,分析二阶导数图谱、2D-IR之间的差异性,同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山药样品红外光谱的峰形基本相似。二阶导数光谱的差异性主要在波段1630~1530、840~770、670~620 cm~(-1),分别对应山药中核苷、皂苷、尿囊素等化合物的吸收波段。在2D-IR中,不同产地样品交叉峰、自动峰的数量、强度、峰形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法选取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7.606%。河南温县、河南武陟、山东菏泽样品之间的相似性高;河北沧州样品与其他产地样品差异性较大。聚类分析法的结果显示,河南温县、河南武陟、山东菏泽样品与河北保定、山西平遥样品间的相似性较高,河北沧州样品与其他产地样品之间的差异性较大。综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技术可用于不同产地山药的快速无损鉴别。
乔璐余焕英李菊香刘永红陈园杰徐可可杨林林王磊王磊
关键词:山药中红外光谱二维红外相关光谱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一种绿针假单胞菌JX-12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针假单胞菌JX‑12及其应用,属于生防菌技术领域。绿针假单胞菌JX‑12于2024年01月2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268,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
乔璐徐可可刘永红初雷霞杨林林董宁张飞
林学专业“土壤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7
2009年
"土壤学"的教学现状普遍存在着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技能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内容较少的弊端。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林学专业"土壤学"教学改革中的几点体会:1)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重点突出林学专业特点,增强野外土壤调查、土壤类型识别和室内分析等能力;2)结合科研把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应用情况,充实和更新到教学内容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陈立新朱永林乔璐
关键词:土壤学教学改革林学专业
基于深度学习和特征混合的肺结节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早期诊断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肺结节是肺癌的早期表现形式,常通过CT进行检测,但随着医学影像数据的爆发式增长给影像科医生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医生在检测过程中常因主观...
乔璐
关键词:语义特征CT影像
基于改进深度卷积对抗生成网络的肺结节良恶性分类被引量:4
2020年
为提高肺结节良恶性识别的准确率,构建改进深度卷积对抗生成网络(DCGAN)框架与半监督模糊C均值(FCM)聚类结合的SFDG肺结节良恶性识别模型。将带有良恶性等级标签的肺结节图像输入到DCGAN框架,使得只有来源分类能力的判别器网络同时具备肺结节等级分类能力。在判别过程中运用半监督FCM聚类方法,对输入肺结节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量化,将输出的当前图像所属类别概率及判别结果与真实结果进行比较来调整网络参数。通过设定加权损失函数最大概率提高模型识别准确率,训练得出具有良好鲁棒性的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判别器网络具有良好的肺结节良恶性分类能力,准确率高达90.96%。
李莉张浩洋乔璐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间隔年限栽培丹参土壤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
2025年
植物通过根际分泌物介导根际有益菌和病原菌差异性变化导致的连作障碍是制约丹参栽培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二维相关光谱的方法,快速检测丹参根际分泌物组成及含量变化。采集同一地区本底土(未种植丹参CK)、正在种植丹参(19-ING)、丹参刚采收(19-ED、23-ED)、轮休1年(23-One)、轮休2年(23-Two)、轮休5年(19-Five)等7种丹参土壤样品的光谱,进行平滑降噪、一阶导数等,提取特征图谱,分析土壤化合物指纹图谱。不同间隔年限栽培丹参土壤的红外光谱峰位和峰形相同,主要差异波段在特征吸收峰3622、3380、1638、995、777、693、524和463 cm^(-1)附近,分别表征酚酸中酚羟基—OH、酯类和有机酸类中羰基C=O、亚甲基、苯环的吸收取代、环状酮类等物质的官能团,轮休1年的土壤在各个特征峰处吸光度增强,表明种植过程中酚酸类、酯类等自毒物质不断积累。不同茬次丹参种植土壤2维相关光谱在波段3750~3600、2170~2145、2060~2030和530~585 cm^(-1)处吸收峰的位置、个数、以及颜色都不相同,清晰地表征出官能团的差异。表明采用红外光谱和2D相关光谱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实现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快速检测和监测土壤化合物动态变化,为探索丹参连作障碍的形成机理及消减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乔璐刘永红徐可可余焕英陈园杰杨林林董诚明董诚明
关键词:中红外光谱二维红外光谱酚酸类酯类
不同半夏人工种子繁殖材料与体系的筛选与评价
2023年
目的研究半夏人工种子最佳繁殖体及最优胚乳配比,为半夏人工种子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选取栽培块茎、组培不定芽、大田珠芽(一、二、三代)和地下块茎6种种胚繁殖体,采用6因素4水平正交设计人工胚乳配比,并对种子活力、生长指标、生物量及成分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以组培不定芽为人工种胚,处理25的胚乳配方表现最佳,发芽率达到92.00%,成苗率达到81.00%,发芽指数达到40.68,活力指数达到2.56;以组培不定芽为人工种胚,处理(0.4%多菌灵+0.1%甲基硫菌灵+0.05%代森锰锌+0.2%苯甲酸钠+0.5%活性炭+1.0%淀粉+0.1 mg/L NAA+0.01 mg/L KT),为最佳人工胚乳组合,可作为最佳繁殖体系进行半夏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案。
侯杨威乔璐杨林林齐大明邢冰董诚明
关键词:半夏人工种子繁殖体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