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源
- 作品数:42 被引量:52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中国硫矿床品位-吨位模型
- 矿床品位一吨位模型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1999年全国矿产储量数据库的资料为依据,在对全国285个硫矿床进行频率直方图、正态及对数正态统计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类型硫矿床的品位一吨位模型.不同类型的模型分...
- 董庆吉陈建平丛源
- 关键词:硫矿床矿产资源
- 文献传递
- 北京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被引量:39
- 2009年
- 选取北京市农田96件土壤样品,采用分级提取试验方法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As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Cd、Hg、Pb、As的含量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As、Hg、Pb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d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存在;As、Pb各形态的变异系数差异相对较小,Hg、Cd各形态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元素总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元素地球化学形态的主要因素;Cd的迁移能力较强,容易被植物吸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性较大。
- 丛源陈岳龙杨忠芳侯青叶胡省英郭莉
- 关键词:重金属化学形态影响因素
- 胶东西北部北截-大河一带造山型金矿矿化富集规律及潜力评价被引量:2
- 2012年
- 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矿化富集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对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工业矿体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并进行了成矿潜力评价,为区内金矿床的进一步勘查、评价提出了新设想。
- 唐宇丛源李碧乐高兵吴强
- 关键词:矿化富集规律造山型金矿胶东西北部
- 西藏南木林普洛岗岩体锆石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 2012年
- 对冈底斯中段南木林县普洛岗乡花岗岩岩体进行了原位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2个花岗岩样品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4.3±1.1)和(44.5±1.1)Ma,代表该岩体的岩浆结晶年龄为始新世。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花岗岩SiO2质量分数为60.53%~65.28%,K2O+Na2O质量分数为6.53%~7.98%,Al2O3质量分数为15.52%~16.13%,铝饱和指数为0.86~0.91,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类。花岗岩轻稀土元素相对较富集,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中亏损Nb、Ta、Ti和富集Rb、Th、U、Pb。锆石Hf同位素初始比值εHf(t)值为8.8~11.1,176 Hf/177 Hf为0.282 994~0.283 060,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为422~557Ma,反映了其岩浆来源于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普洛岗乡花岗岩的形成与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俯冲板片折返断离有关。
- 丛源肖克炎翟庆国董庆吉
- 关键词:冈底斯锆石LA-ICP-MSU-PB定年HF同位素
- 北京农田生态系统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39
- 2008年
- 2005—2006年期间,分别采集了北京农田生态系统的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和化肥3种外源输入的样品,共计63件。3种来源样品的年输入通量的定量计算和对比表明,不同地区不同输入途径的重金属元素的年输入通量差异较大,研究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输入途径是大气干湿沉降。如果不考虑农田生态系统的外源输出量,按照目前的污染速度,50年后怀柔和大兴地区表层土壤中Cd的含量可突破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碱性土壤的二级标准,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他地区的外源输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引起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生质的变化。
- 丛源郑萍陈岳龙侯青叶
- 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价重金属元素土壤通量农田生态系统
- 山东黄埠岭金矿床主要工业矿体指示元素研究
- 2008年
- 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规律的研究是揭示元素矿化富集及空间变化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查明指示元素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对于评价矿床深边部含矿性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运用统计及克里格插值方法查明黄埠岭金矿成矿指示元素的分布特征,认为矿脉中除N i和Hg以外其余9个元素的均值明显高于克拉克值,元素的分散富集作用强烈,元素的垂向分带特征明显,可作为矿床深部含矿性评价的依据。
- 丛源董庆吉张渊张颜彬
- 关键词:克里格插值金矿床
- 石榴石Lu-Hf、原位独居石U-Pb定年对多期变形的时代制约--以北祁连托勒牧场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多期变质变形事件的精确年代限定是造山构造年代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尝试运用面理弯切轴测量技术,结合石榴石Lu-Hf和原位独居石U-Pb定年,厘定北祁连托勒牧场地区石榴石和斜长石斑晶记录的两期构造变形事件:石榴石斑晶生长记录的早期构造变形事件年代为512.3±2.7Ma;斜长石斑晶生长记录的晚期构造变形事件年代不早于481.0±2.3Ma,并推断该期构造变形水平挤压主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斜长石斑晶内未发现独居石,用于年代学测试的独居石颗粒均位于斜长石斑晶外基质中。显微构造分析认为,独居石生长不早于斜长石斑晶。481.0±2.3Ma的独居石U-Pb年龄,应为斜长石斑晶所记录构造变形的时代下限。结合前人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分析认为,获得的512.3±2.7Ma石榴石-全岩Lu-Hf等时线年龄,代表了祁连洋俯冲过程中石榴石的生长时间,后期变质变形作用未对石榴石的Lu-Hf同位素体系产生明显影响。结合显微构造分析,石榴石Lu-Hf定年可为早期构造变形提供有效年代学制约。
- 曹汇丛源李广旭许翠萍Jeff VERVOORTAndrew KYLANDER-CLARK
- “三江”地区北段区域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提取及其找矿意义被引量:22
- 2012年
- 由于地球化学元素携带了某种矿化信息,因此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往往是指示矿床存在的一种直接标志。随着勘查地球化学的深入发展,有关矿致地球化学异常圈定方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三江"北段1∶20万地球化学数据,运用R型因子分析,查明该区不同矿化类型的指示元素组合,以因子得分为综合指标,采用泛克里格剩余值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结果得到2种元素组合:Ag-Zn-Pb-Sb-Bi组合(与热液型铅锌银矿床有关)和Mo-Cu组合(与斑岩型钼矿床有关)。圈定的组合异常与已知的矿床点在空间上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说明利用R型因子分析与泛克里格法相结合圈定元素组合异常的方法能够较好地确认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并提示异常与矿化类型之间密切相关的规律性,为"三江"北段地区找矿提供信息。
- 丛源陈建平肖克炎董庆吉
- 晋南临汾-运城盆地土壤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6
- 2007年
- 通过对临汾-运城盆地表层土壤F含量的空间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土壤平均含F量为520mg/kg,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表层土壤中F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呈现出由盆地四周向盆地中心递增的趋势。研究表明,土壤F含量的分布主要受控于粉粒和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质、元素间的相互作用、F的吸附特性等因素,人为因素对其也有一定影响。有机质和粉粒等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F含量的影响较大,说明研究区土壤F含量与F的特殊化学性质和母岩类型有关。因子分析发现,研究区表层土壤F的分布可能受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作用2种因素的影响,N、Cd、Se、Cu、Zn、Mo可能代表了F的原始共生元素;土壤F的含量随Mo、Zn、Fe、Mg等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可能与Fe3+离子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有关;而F-与OH-的配位置换作用可能是造成土壤中F-吸附的主导因素。
- 黄春雷丛源陈岳龙杨忠芳侯青叶周继华王建武李大鹏王洪翠张明李伟
- 关键词:氟土壤影响因素
- 氧化型锌矿浮选药剂及浮选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型锌矿浮选药剂,按重量计包括,调整剂:180-800g/t的硫酸盐,200-500g/t的硅酸钠,50-200g/t的碳酸钠;捕收剂:130-800g/t的黄药,60-800g/t的黑药;发泡剂:100...
- 丛源董庆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