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晓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乳头
  • 12篇瘤病毒
  • 12篇基因
  • 11篇乳头瘤
  • 11篇乳头瘤病毒
  • 9篇人乳
  • 9篇人乳头瘤
  • 9篇人乳头瘤病毒
  • 7篇肿瘤
  • 7篇宫颈
  • 5篇子宫
  • 5篇宫颈癌
  • 4篇酶链反应
  • 4篇聚合酶
  • 4篇聚合酶链反应
  • 4篇宫颈肿瘤
  • 4篇合酶
  • 3篇乳头瘤病毒1...
  • 3篇乳头状
  • 3篇乳头状瘤

机构

  • 16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丁晓华
  • 13篇赵文先
  • 13篇伍欣星
  • 8篇邱小萍
  • 8篇谭云
  • 6篇戴天力
  • 4篇苏应斌
  • 3篇刘学锋
  • 2篇盛德乔
  • 2篇向光大
  • 2篇魏赛男
  • 2篇杨香玖
  • 2篇徐焱成
  • 2篇刘薇茜
  • 2篇王宇哲
  • 2篇杨平
  • 2篇赵旻
  • 1篇程鹏
  • 1篇杨红霞
  • 1篇甘人宝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病毒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癌症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4篇1996
  • 5篇1995
  • 1篇199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癌多基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1998年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尽管近些年来对宫颈癌进行综合防治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根本弄清,Ⅱ、Ⅲ级预防未能全面展开;Ⅰ级预防也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伍欣星邱小萍丁晓华刘学锋谭云戴天力赵文先
关键词:子宫肿瘤宫颈癌基因诊断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5年
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加入3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型特异性引物,1次可完成3个型别HPVDNA扩增。其结果显示,在有HPV感染的样品中,HPV16占72.7%,HPV18占16.4%,其他型占10.9%,从正常宫颈上皮细胞到宫颈癌变细胞,HPV16DNA检出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8.8%-22.2%-60%),反映了宫颈癌与HPV16感染关系密切;在正常宫颈和良性病变宫颈上皮细胞中未检出HPV18,而在恶性细胞中占16.4%;宫颈癌患者经钻放疗后,细胞内HPV16检出率降低(60%-25%,P<0.01)而HPV18S仍维持同一水平(16.4%-18.8%,P>O.05)。提示HPV18感染不仅与宫颈癌发生有关,而且与部分癌复发和不良预后有关。
伍欣星赵文先杨平刘学锋丁晓华魏赛男刘薇茜戴天力谭云邱小萍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乳头状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
湖北地区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13
1996年
采用加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湖北地区一宫颈癌患者癌组织DNA中分离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基因,并在pUC18载体中克隆。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确认了含HPV16E7重组克隆质粒,命名pHPV16E7─HB。DNA序列分析表明,HPV16E7─HB基因全长294bp(与报道的标准株基因长度相同),但其核苷酸顺序中有两处发生了C→T突变,即第43位密码子CAA变为TAA,第76位CGT变为TGT;前者使谷氨酰胺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即无义奕变(nonsensemutation)。这种突变发生在294个碱基的DNA扩增产物之中,不像是PCR本身的错配,而很可能是湖北株与标准株之间的结构差异。
伍欣星赵文先丁晓华苏应斌丁红珍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癌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E_7基因检测及变异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宫颈癌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转化基因E_7,检出阳性率为10/22.其中4例进行PCR-SSCP分析发现该基因与标准对照株存在明显变异。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有两处发生碱基突变。研究提示,PCR方法能快速检测宫颈癌中人乳头瘤病毒的转化基因,可作为宫颈癌的辅助诊断方法。SSCP分析能发现病毒株间小变异的基因片段。
丁晓华伍欣星苏应斌魏赛男邱小萍赵文先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聚合酶链反应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转化基因E_7的检测
1996年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 E_7基因,获得含完整 E_7基因的312 bp 片段。分析22例宫颈癌样品,E_7基因的检出率为45.5%,40例宫颈炎中 E_7基因的检出率为5%。这一方法为进一步研究 E_7基因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并可用于宫颈癌的诊断与防治。
丁晓华伍欣星魏赛男苏应斌邱小萍谭云赵文先
关键词:子宫肿瘤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遗传学基因
人乳头瘤病毒(地方株)16型E7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以融合蛋白包含体形式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人乳头瘤病毒16型(湖北株)E7基因(HPV16E7-HB)。用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blot)对该基因表达产物HBE7融合蛋白的性质进行了鉴定。发现HBE7融合蛋白能与HPV16E7单克隆抗体结合,表明该融合蛋白至少部分保留了E7蛋白的抗原特性。因此,将该融合蛋白免疫小鼠。3wk后,在小鼠血清中既检测到了抗载体蛋白的抗体,又检测到了特异性抗HBE7抗体。实验表明:HBE7不仅能与E7抗体产生反应,具有反应原性,而且在动物免疫中产生特异性抗体。
伍欣星赵丁晓华邱小萍谭云戴天力赵文先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重组抗原性免疫
NIDDM患者不同血管并发症ApoE基因型频率分布的研究被引量:18
1995年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研究NIDDM患者不同血管并发症ApoE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1)并发冠心病(CHD)组∈3/3基因型频率为52%,显著低于对照组76%(P<0.01);∈4/3基因型频率为34%,显著高于对照组12%(P<0.01);∈4等位基因频率为21%,显著高于对照组9%(P<0.05),∈3频率为74%,显著低于对照组86%(P<0.05)。(2)大血管病变组∈3/3、∈4/3、∈4频率分别为56%、30%、20%;∈3/3低于,∈4/3、∈4高于对照组(P<0.05)。(3)高血压组和微血管病变组亦有类似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推断,∈4等位基因增加NIDDM患者血管并发症,尤其是CHD的危险性。
向光大杨香玖丁晓华伍欣星徐焱成
关键词:非胰岛素依赖型基因型频率
接触苯工人白细胞癌基因激活的研究被引量:9
1994年
应用PCR-Blot和Dot-Blot技术检测了103名接触苯工人和70名对照组工人外周血白细胞c-Ki-ras2基因和c-myc基因。结果表明,103名接苯者中有4例其外周血白细胞检出c-Ki-ras2基因12位点G→T突变,其接苯工龄在6~10年,而70名对照者未检出该突变;c-Ki-ras2基因12位点(G→A突变在两组工人中均未检出阳性;c-myc基因亦未在两组工人中检出扩增现象。结果提示,c-Ki-ras2基因12位点G→T突变与慢性接触苯有关,有可能是苯白血病发生的分子机理。
夏俊杰张国高毕勇毅丁晓华夏昭林陈荣安张伟赵文先
关键词:癌基因白血病
用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对宫颈刮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快速筛检被引量:3
1995年
用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GP-PCR)可同时对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31、33等型进行检测。该方法成功地用于临床宫颈刮片样品广谱HPV感染的筛检。结果,宫颈癌组HPV检出率(85.5%)明显高于非癌组(13.9%)(P<0.01);对宫颈癌放疗前后HPV阳性率比较,二者亦有明显差异(85.5%,43.7%,P<0.01)。证明GP-PCR是一种在大规模人群中快速筛检多型HPV感染的有效方法。
伍欣星赵文先杨平刘学锋魏赛男丁晓华刘薇茜邱小萍戴天力谭云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聚合酶链反应宫颈肿瘤
中国地方株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基因一级结构及其变异被引量:11
1996年
从湖北地区一宫颈癌活检组织中提取DNA,采取加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获得了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基因(HPV16E7)。将该基因克隆于载体pUC18后,进行了该基因一级结构顺序分析。完整的HPV16E7湖北株基因(HPV16E7-HB)全长294bp,与已发表的德国株(GS)大小一致,但其核苷酸顺序中有2处发生了变异,均为C→T变异。
伍欣星赵文先丁晓华丁红珍甘人宝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核苷酸宫颈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