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强

作品数:63 被引量:585H指数:14
供职机构:沈阳区域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电气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降水
  • 9篇气候
  • 9篇气温
  • 6篇气象
  • 6篇风能
  • 5篇气候变化
  • 5篇大风
  • 4篇灾害
  • 4篇区划
  • 4篇夏季
  • 3篇电线积冰
  • 3篇时空分布特征
  • 3篇太阳能
  • 3篇太阳能资源
  • 3篇年代际
  • 3篇年际
  • 3篇夏季降水
  • 3篇环境影响
  • 3篇积冰
  • 3篇降水异常

机构

  • 33篇中国气象局沈...
  • 32篇沈阳区域气候...
  • 14篇沈阳区域气象...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辽宁广播电视...
  • 2篇辽宁省气象服...
  • 2篇沈阳市铁西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黑龙江省气候...
  • 1篇辽宁省人工影...
  • 1篇辽宁省气象台
  • 1篇吉林省气候中...
  • 1篇沈阳中心气象...

作者

  • 62篇龚强
  • 26篇汪宏宇
  • 18篇晁华
  • 18篇顾正强
  • 16篇朱玲
  • 16篇徐红
  • 15篇蔺娜
  • 10篇周晓宇
  • 9篇崔妍
  • 9篇沈历都
  • 7篇赵春雨
  • 5篇张运福
  • 5篇王颖
  • 5篇于华深
  • 4篇袁国恩
  • 4篇李辑
  • 4篇张海娜
  • 4篇刘鸣彦
  • 3篇李倩
  • 3篇王盘兴

传媒

  • 14篇气象与环境学...
  • 7篇辽宁气象
  • 4篇冰川冻土
  • 2篇资源科学
  • 2篇高原气象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电力
  • 1篇气象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制作气象要素预报的MOS方法
2003年
介绍了基于MM 5模式的预报气象要素的一种MOS方法 ,并对预报效果做了初步检验。MOS方法直接利用MM 5模式的预报产品 ,采用多点滑动平均普查因子方法和多元线性 (非线性 )逐步回归方法 ,可以同时预报多地点、多时次、多个气象要素。其中采用的多点滑动平均普查因子方法 。
龚强
关键词:MOS方法气象要素预报MM5模式
辽宁省地气温差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利用1965—2014年辽宁省54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观测资料、2003年45个气象站气温与地表温度的人工和自动定时观测资料,分析辽宁省气温、地表温度及地气温差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地气温差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965—2003年辽宁省气温和地表温度相关性较好,均呈显著升高的趋势,地气温差的变化较小;2004年开始气温较前10 a(1994—2003年)差异较小,而地表温度持续升高,地气温差加大,此现象在辽宁省东北部地区冬季最显著。2004年辽宁省气象站全面由人工观测改为自动站观测,积雪天气时人工气象站观测的地面温度为雪面温度,自动气象站观测的地面温度为雪下温度,不同观测方式引起的地面温度差异是导致近10 a(2004—2014年)地表温度持续升高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辽宁省积雪期最长的东北部地区是地气温差加大最显著的区域。可见,观测方式的改变是导致2004—2014年辽宁地区地表温度持续升高和地气温差加大的主要原因。
朱玲龚强王小桃李倩徐红晁华顾正强沈历都蔺娜
关键词:气温地表温度地气温差
基于SPEI指数的辽宁省生长季干旱时空特征被引量:11
2017年
根据辽宁省50个气象站1961—2015年温度和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线性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等方法,研究了辽宁省生长季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5年来,辽宁省生长季干旱指数以0.13 10 a^(-1)的速率显著下降,干旱整体呈现加剧趋势;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干旱强度呈减弱趋势;80年代初、90年后期代初到2015年,干旱强度呈加剧趋势;1996年全省SPEI指数发生了突变性下降,干旱程度发生了突变性增强,其中,2000年全省有47个站点发生了干旱,干旱率高达94%,是近55年来干旱发生范围最大的年份,其次是1999和2014年,干旱率分别为92%和88%;全省SPEI指数的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全区一致型、东南与西北反向型、中部与其他地区反向型等3个模态,其中,全区一致型高值区包括葫芦岛沿海地区、锦州地区、沈阳地区、鞍山地区等,表明这些地区对干旱的反应最为敏感。时间系数序列显示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东南与西北反向型中,空间系数0值线位于辽宁中部,呈东北西南向,0值线以西的辽西和辽北地区其空间系数为负值,而0值线以东地区的空间系数为正。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中部及渤海沿岸与其他区反向型中,东南及西部地区空间系数均为正值,而其他区为负值。时间系数序列无明显变化趋势。
张运福房一禾龚强
关键词:干旱EOF分解时空分布特征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的风环境区划被引量:10
2023年
基于大气边界层气象和气候学理论分析以及中尺度数值模拟,采用秒级探空气象资料和典型地形激光雷达观测资料,依据风能利用高度内总体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划分出9个风环境区。年平均风能环境指数最高的风环境区是北方通风廊道,其次是东北平原,最低的是青藏高原下游地区。发现在稳定大气条件下,风能利用高度内的平均风速垂直变化呈两层分布形态,下层平均风速随高度的增速比上层大2~5倍。下层风速的垂直变化取决于地表特征,上层则受上游大地形造成的局地环流影响,由此形成不同风环境区风能资源特性的差异。最后给出构建不同地形条件下平均风廓线计算方法的建议。结论可为中国风能资源评估理论拓展与数值模拟、风电场选址和适用复杂地形条件的风电机组设计提供科学支撑。
朱蓉徐红龚强孙朝阳常蕊
关键词:风能风廓线无线电探空激光雷达
近6a东北地区大气臭氧总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利用TOMS大气臭氧总量格点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近6a(1996年8月—2002年7月)臭氧的分布特征、季节变化、变化趋势及其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并与1979—1992年的变化情况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处于北半球大气臭氧高值中心的边缘,臭氧总量呈随纬度增加的分布形式,近6a区域年均值为361Du;冬春季总量较大、夏秋季较小,其中8月最小,3月最大;1979—1992年臭氧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冬季最为显著),下降趋势高纬大于低纬,近6a整个区域没有系统性下降趋势;1979—1992年对流层中下部显著变暖、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低层显著变冷,且变暖率与变冷率均随纬度增高而加大,而近6a气温变幅很小,这与臭氧变化趋势基本对应,表明臭氧的辐射加热是影响平流层低层、对流层高层温度场的重要因素,同时它对对流层低层气温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龚强汪宏宇王盘兴李丽平
关键词:大气臭氧
辽宁省近地层风切变特征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利用辽宁省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26座测风塔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10~70 m(100m)的逐时梯度风观测数据,研究了辽宁省近地层风切变特征,结果表明:近地层风速随高度变化基本遵循幂指数规律;各塔年风切变指数为0.024 4~0.405 0,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受局地地形、地貌环境影响,个体差异较大;有11座测风塔年平均风切变指数大于B类风切变指数,26座测风塔空间平均年风切变指数为0.155 1,也略大于B类风切变指数;风切变指数呈现明显的白天小、夜间大的日变化特征,与气温的日变化呈反位相;春季风切变指数明显偏小;大气中性条件下的风切变指数与年平均风切变指数基本相当,稳定状态下风切变指数明显偏大,不稳定状态下最小;风切变指数具有随风速增大而减小的特点,大风条件下的平均风切变指数小于年平均风切变指数,多数测风塔风速≥15 m/s时风切变指数下降至0.1以下。
龚强汪宏宇朱玲蔺娜顾正强晁华徐红
关键词:风能资源近地层大风
气候变化背景下辽宁省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9
2010年
采用辽宁省54个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气温、降水、积温、风速、日照、蒸发等9个气象要素年资料,分析了近半个世纪辽宁省气候资源变化的空间、时间特征,以及其变化对农业和气象能源的影响。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地的气温、积温普遍为增高趋势,降水、风速、日照、蒸发普遍为减少倾向;气温、积温、日照、蒸发等均具有突变性和阶段性特征,风速、最低气温无显著突变性,而是存在明显的趋势性;从长远看,气候资源变化对辽宁省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弊大于利;虽然观测表明风速有下降趋势,但不能说明风能资源蕴藏量有下降趋势,需要今后进一步关注,但太阳能资源有一定的减少倾向;辽西地区易发展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龚强汪宏宇张运福蔺娜晁华顾正强赵建云于华深
关键词:气候资源气候变化
基于ndown的WRF模式降尺度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在WRF中尺度模式应用中,多层嵌套是一种常用的降尺度方案,能满足不同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研究的需求。而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已有的模拟结果分辨率不能满足应用需求,或者是研究区域发生了改变的问题,重新嵌套模拟的方法耗时久、效率低,尤其是需要模拟长时间序列气象数据时多层嵌套就有明显不足。本文利用WRF模式提供的单向嵌套降尺度功能,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徐红龚强
关键词:WRF模式
东北地区地温和冻结深度时空特征的细化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根据东北地区144个国家气象站1951—2016年的地温和土壤冻结深度资料,采用实测资料统计及统计建模推算的方法,对东北地区地温和冻结深度时空特征进行了细化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地温整体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冻结深度逐渐增大。各层年平均地温呈向北2个纬度降低1℃左右,年平均最大冻结深度为向北2~3个纬度加深30cm左右,极端最大冻结深度为向北2个纬度加深30cm左右。地温和冻结深度与纬度关系显著,与经度和海拔也有一定相关性,但在东北北部的多年冻土区基本不受后两者影响。不同深度的地温季节特征不同,地表温度季节特征与气温一致,160cm以下深度四季温度从高到低为秋、夏、冬、春。地表夏季与冬季温差达到33.5℃,而320cm深处最热季与最冷季的温差仅为7℃。气候变暖使得东北地区各层地温升高、冻结深度减小、冻结期缩短,尤其在多年冻土区及其临近的高纬度季节冻土区更为显著。相对于下层土壤,地表升温最大。伊春地表升温趋势达到1.16℃·(10a)^(-1),40~320cm土层升温趋势为0.60℃·(10a)^(-1)左右,冻结深度减小、冻结期缩短趋势分别达到23cm·(10a)^(-1)、8d·(10a)^(-1),大幅升温不利于多年冻土的存在。
龚强晁华朱玲蔺娜于秀晶刘春生汪宏宇
关键词:地温
辽宁省追踪式与最佳倾角斜面总辐射的推算与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辽宁省1993—2016年61个气象站的日照百分率逐月数据、6个太阳辐射观测气象站的逐时太阳总辐射数据,采用太阳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Klein各向异性散射模型和Hay各向异性散射模型分别推算各站水平面、最佳倾角斜面和追踪式斜面的太阳总辐射的推算值并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同时利用1993—2016年日平均总云量数据,得到各站的累年平均晴天日数,并分析辽宁省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全省最佳倾角角度为36°~41°,最小出现在金州,最大分别出现在康平、昌图、法库和西丰;最佳倾角斜面太阳总辐射在辽宁西部和北部地区明显偏多,其中,朝阳北部和阜新西部部分地区最多;追踪式斜面较最佳倾角斜面太阳总辐射的增加量和提升百分比的幅度均较大,分别达到约700~2300 MJ/m2和13%~41%,且存在较明显的呈区域性分布特征,其中,太阳总辐射的增加量在辽宁西部更明显,而太阳总辐射的提升百分比则以沿海地区的幅度更大,超过37%,大连南部更是超过39%;晴天日数或云量是影响辽宁省太阳能总辐射的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顾正强朱玲沈历都龚强赵春雨晁华徐红蔺娜
关键词:总辐射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