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莹
-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输液治疗专业学组实施专项护理质量管理的做法与效果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输液治疗专业学组在输液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做法及效果。方法在全院筛选42名护士组成输液治疗专业学组,明确职责、完善规章制度、运用质量保证模式建立包括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静脉输液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并运用相关评价标准对全院的静脉输液质量进行管理。结果提高了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及接受输液治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建立输液治疗专业学组可以通过多维度质量控制及专业化护理达到输液护理质量持续提高的目的。
- 王永华卢敏罗萍王红梅张娅龙莹陈双莉刘文清
- 关键词:静脉输液质量管理
- 胃肠道肿瘤术后并发腹水行腹腔化疗相关症状群的护理被引量:2
- 2014年
- 总结了20例行腹腔化疗患者出现相关症状群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消化道症状群护理、疼痛-疲乏-睡眠障碍症状群护理、焦虑-紧张-抑郁症状群护理和虚弱-病感症状群的护理,认为对进行腹腔化疗患者出现的相关症状群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龙莹王永华刘晓娟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腹水腹腔化疗症状群护理
- 质量保证模式指导的结直肠肿瘤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研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建立结直肠肿瘤外科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外科专科护理质量提供评价依据。方法以质量保证模式步骤为指导,通过德尔菲法对结直肠肿瘤的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论证。结果确认并建立了结直肠肿瘤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3级指标,包括2级指标中的要素质量指标3项、环节质量指标9项、终末质量指标3项以及3级指标16项。结论质量保证模式指导下制定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为外科专科疾病的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突出了护理的细节及内涵,适应现代外科模式的需求。
- 王永华罗萍龙莹张娅陈双莉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护理质量指标体系
- 腹腔感染致休克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治疗的护理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7年12月至2011年1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普外胃肠科收治的32例腹腔严重感染致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损伤控制性治疗与护理,32例患者中30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腹腔感染导致休克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策略指导护理可以早期发现休克症状,早期进行抗休克治疗,有效腹腔引流,从而维护重要器官功能、控制感染、促进感染灶的消除,最终降低患者创伤程度、提高救治成功率。
- 王永华张林刘文清汤礼军张娅龙莹
- 关键词:腹腔感染感染性休克护理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胃肠道术后短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胃肠道术后行短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胃肠道术后行短期营养支持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通过颈外静脉留置针输入营养液,对照组患者通过上肢静脉留置针输入营养液,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主要并发症以及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对照组为80%,2组比较,P=0.048;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47.5%,2组比较,P=0.001;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短期行全胃肠外营养的方法。
- 龙莹王永华
- 关键词:颈外静脉营养支持
- 热敷联合喜疗妥对浅静脉留置针补钾致疼痛的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热敷联合喜疗妥软膏对浅静脉留置针补钾时所导致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成都军区总医院普外胃肠病区2011年3月.2012年6月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补钾致中度疼痛的患者200例,疼痛的程度采用文字描述评分法作为判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穿刺前10—15min从选择好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先热敷后涂抹喜疗妥至吸收,再留置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补钾。对照组操作前只行热敷不使用喜疗妥,其余操作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51%,对照组为83%,2组治疗效果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敷联合喜疗妥对浅静脉留置针补钾致疼痛的缓解效果明显,使用方便,显效快,可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龙莹林航羽王琴王永华
- 关键词:浅静脉留置针补钾疼痛
- 8例胃肠道术后肠瘘行损伤控制性治疗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肠瘘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0月8例进行损伤控制性治疗的肠瘘患者的护理,包括针对肠瘘引起的水电解质失衡、营养障碍、感染及促进瘘口愈合等问题的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34±5)d;随访1—3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对行损伤控制性治疗的肠瘘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及并发症的预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肠瘘治疗的重要保证。
- 龙莹王永华
- 关键词:护理肠瘘
- 消化道穿孔致复杂性腹腔感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被引量:6
- 2014年
- 复杂性腹腔感染是指因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或破裂后,感染源侵入腹腔及腹膜后的腹腔感染。由于胃肠道菌群复杂,感染严重时,可迅速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各种炎症介质释放,会引起全身组织损害, 甚至导致患者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 王永华刘文清张娅龙莹覃橡
- 关键词:腹腔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