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增喜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6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圣经
  • 4篇《圣经》
  • 3篇散文
  • 3篇生态危机
  • 2篇伊利
  • 2篇哲学
  • 2篇人类中心主义
  • 2篇生态意义
  • 2篇刘亮程散文
  • 2篇基督
  • 2篇基督教
  • 2篇《一个人的村...
  • 2篇村庄
  • 1篇心态
  • 1篇信仰
  • 1篇眼睛
  • 1篇遗存
  • 1篇优先性
  • 1篇宇宙观
  • 1篇拯救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厦门大学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4篇黄增喜
  • 1篇王诺

传媒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写作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鄱阳湖学刊
  • 1篇圣经文学研究
  • 1篇基督教学术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为什么是眼睛——从视觉优先性看俄狄浦斯的悲剧被引量:1
2015年
视觉在古希腊文化中占据着引人注目的优先地位,甚至被提升到人类存在本体的高度。古希腊人对不朽声名的追求以及对敌人尸体的虐待,均与此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视觉意象大量出现于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一剧中,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考与文化意味。可以认为,《俄狄浦斯王》是一出眼睛的悲剧。
黄增喜
关键词:眼睛视觉
刘亮程散文中的“慢”哲学——以《一个人的村庄》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刘亮程的散文创作中蕴含着一种引人注目的"慢"哲学。基于对时空和死亡的体悟,这种"慢"哲学认为,"进步"观念导致了个体存在的焦虑与生命意义的迷失;现代人追求的进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往往是以令人难以忍受的损失为代价的;唯有减缓速度,让生命慢下来,才能取得人与自我、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解,进而重新确证生命的价值。此外,"慢"哲学还对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发展观念构成了有力的质疑与挑战。
黄增喜
关键词:刘亮程散文生命意义
论《圣经》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2014年
《圣经》独特的宇宙论蕴含着鲜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肯定了人之于自然万物的优先性,将人的价值置于全部受造物的顶端,甚至凌驾于地球生态系统之上。传统基督教神学继承并发展了《圣经》的自然观,肯定了自然的非神圣性,坚持认为人为自己的目的而利用自然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不受任何道德上的限制。此种自然观的确立,为近代西方人走向对大自然的全面征服与利用奠定了极其重要的思想基础。
黄增喜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慢,作为自然的节律——论刘亮程散文的生态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刘亮程散文对文明、自然与时间三者关系的独特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慢"的哲学,与当代生态哲学思考存在着诸多契合。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矛盾性认识,一方面体现了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努力与可能,另一方面则肯定了自然的复杂性,以及人认识、融入自然的限度。他的思考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或可对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生态批评中若干争议的澄清作出贡献。
黄增喜
从寄居意识看《圣经》中的生态尺度被引量:2
2008年
《圣经》中蕴含了浓厚的寄居意识,反映了犹太—基督教对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认识。这种寄居意识认为地球是上帝的,人类并不拥有地球的所有权,而只是寄居在地球上的过客。它提倡一种属灵的现世生活,蕴含着独特的生态正义思想,并强调人类呵护地球的责任。然而,这种寄居意识背后预设了原始乐园和未来天堂作为人类真正的始源与归宿,促成了人与地球的紧张对立,使人并不把地球视为自己的家园。这些又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后发性的消极影响,暗含着反生态的倾向。
黄增喜王诺
关键词:圣经
《圣经》在生态视野中的双重形象被引量:1
2009年
文章综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生态角度对《圣经》的重新解读。《圣经》呈现出双重形象:一方面因其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被视为当代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另一方面,它又包含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对化解地球生态危机有积极作用。通过辨明《圣经》双重形象的由来,一方面肯定《圣经》与生态危机的形成有着无法摆脱的思想和文化干系,另一方面则对其潜在的生态资源提出挖掘再造的可能。《圣经》内在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与西方人自然观、近代科技的关系,《圣经》独特的历史观与近现代进步主义的承接关系。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圣经》通过影响和塑造西方人的价值观、自然观并经由基督教文明的传播,确实介入了对全球生态的破坏。如何扭转其负面影响,重新开发《圣经》的生态资源,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当下课题。
黄增喜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危机拯救
安息:作为心态的生态意义
2015年
《希伯来圣经》中包含着丰富的安息条例,包括安息日、安息年、禧年等,形成了备受古希伯来人重视的安息传统。安息传统体现了古希伯来人对人类处境与人生意义的理解,与当代生态思考之间存在着颇多契合,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作为一种参照,它对我们反思和矫正当代人的心态富有启示意义。
黄增喜
关键词:安息进步主义心态生态意义
谦卑:一种生态伦理
2010年
在《圣经》中,谦卑作为人在上帝面前应遵循的一项伦理规范,奠基于对人类命运和人性的深刻洞见,为古希伯来人、耶稣及其门徒一再强调。它以丰富的内涵超越了单纯的人神伦理与人际伦理,从天启的高度将上帝、人类与自然三者同时囊括于一种深层的生态伦理之中,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及对人类生态行为的限制,因而对我们今天的生态反思与生态实践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黄增喜
关键词:谦卑傲慢生态伦理
也谈刘亮程的意义
2009年
上世纪末,刘亮程因一本小小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而声名鹊起,获致“九十年代最后一个散文家”、“后工业时代的乡村哲学家”等美誉,也遭遇了少数评论家不乏恶意的批评在我看来,不论是赞誉还是诽谤,这些评论家要么站在传统的启蒙立场,要么怀着极端恶俗的心态,都对刘亮程的写作姿态产生了误解,以致对他的出现的意义做出了不恰当的评价,而这对作者都是不公正的。
黄增喜
关键词:《一个人的村庄》后工业时代启蒙立场写作姿态评论家散文集
伊利亚德的宗教理念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伊利亚德认为宗教基于人对自己的宇宙处境的认识,表达了对逝去天堂的怀念;宗教为人开放自己的存在、超越有限处境提供了可能;现代文明祛除了宇宙的神圣性,但神圣以"退化""伪装"的形式继续"遗存"在现代人的各种世俗活动中,潜藏在人类的无意识深处。伊利亚德的宗教理念对现代人认识自身处境、理解宗教的意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增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