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挺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老年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课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压
  • 1篇血压监测
  • 1篇原发性
  • 1篇早期肾功能
  • 1篇早期肾功能损...
  • 1篇增殖物激活受...
  • 1篇神经保护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试验
  • 1篇肾功能损害
  • 1篇生化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吡格列酮
  • 1篇吡格列酮治疗

机构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魏挺
  • 4篇高路
  • 1篇方堃
  • 1篇刘江
  • 1篇王丽
  • 1篇任延平
  • 1篇郭民侠
  • 1篇徐博
  • 1篇黄若文
  • 1篇庄稼
  • 1篇李怀琳
  • 1篇李锐
  • 1篇李利利
  • 1篇时晔
  • 1篇高婧
  • 1篇倪宁

传媒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诊医学操作技能》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和制作被引量:2
2007年
介绍了《急诊医学操作技能》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与传统教学方式比较该课件所具备的优点,以及该课件的设计制作过程。指出该课件在训练和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基本急救操作技能,提高实际问题处置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魏挺高路时晔徐博方璐
关键词:急诊医学多媒体课件教学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与尿中微量白蛋白(mAIb)的关系,探讨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测量24h动态血压各参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尿mAIb后,根据24h平均脉压分为A、B两组。A组68例,24h平均脉压40~60mmHg(1mmHg=0.133kPa);B组72例,24h平均脉压≥60mmHg,对两组动态血压、hs—CRP、血脂、病程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尿mAIb、hsCRP、LDL-C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尿mAIb与24h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hs—CRP、LDLC呈显著正相关。经病程校正后,尿mAIb与24h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hs—CRP仍存在相关性(P〈0.05),与其他变量无相关性。结论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脉压可作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指标。
黄若文高路任延平魏挺王丽李怀琳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监测肾功能试验
吡格列酮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血管性痴呆(VD)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吡格列酮高剂量[20mg/(kg.d)]组及低剂量[5mg/(kg.d)]组,采用Pulsinelli改良四血管结扎法建立VD模型;各组予以相应的药物干预7d;检测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定航试验潜伏期;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组织PPARγ阳性神经元数及PPARγ的表达。结果与VD组相比,吡格列酮高、低剂量组大鼠定航试验潜伏期明显缩短(均P<0.01);皮质区PPARγ阳性神经元数量及PPARγ表达量明显增加(均P<0.01);高剂量组的改变更明显。结论吡格列酮可有效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其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神经元PPARγ表达有关,并且呈剂量依赖性。
郭民侠魏挺高路李锐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吡格列酮血管性痴呆神经保护
黄芪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生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黄芪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老年脑卒中伴有自主吞咽困难的患者接受鼻胃管营养支持治疗14 d。将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黄芪组患者给予黄芪注射液加自制匀浆营养糊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自制匀浆营养糊治疗。定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血尿酸(BUA),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PLC)、肺部感染发生率(LIR)。结果黄芪组病人治疗后TP、ALB、TC及PLC有显著升高(P<0.05),TG、FBG、BUA无显著性升高(P>0.05)。相比之下,对照组治疗后各项临床项生化指标及PLC均无显著性改善。其中TC、TG及BUA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组肺部感染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对改善老年脑卒中依赖营养支持疗法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及机体免疫功能有显著意义。
庄稼李利利倪宁方堃魏挺刘江高婧高路
关键词:肠内营养脑卒中老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