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耀龙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光电
  • 4篇增强器
  • 4篇像增强器
  • 4篇光电阴极
  • 3篇硬X射线
  • 2篇电子发射
  • 2篇镀层
  • 2篇镀层结构
  • 2篇摄影
  • 2篇射线
  • 2篇高速摄影
  • 1篇电特性
  • 1篇动态范围
  • 1篇偏转性能
  • 1篇像管
  • 1篇象管
  • 1篇光电材料
  • 1篇光电发射
  • 1篇光电发射材料
  • 1篇光电特性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北大学

作者

  • 7篇高耀龙
  • 4篇侯洵
  • 2篇任永安
  • 1篇张修英
  • 1篇邹远鑫
  • 1篇张工力
  • 1篇康香宁
  • 1篇石富文

传媒

  • 2篇光子学报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应用光学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X射线光电发射材料被引量:1
2000年
分析 X射线光电效应的特点 ,讨论俄歇电子和二次发射电子的产生机理。从“自由原子”模型出发 ,在理论上探讨 X射线光电发射的原理 ,建立 X射线光电发射的初步理论模型 ,讨论影响 X射线光电发射量子产额的几个特性参数 ,并对两个国际上常用的绝缘材料进行了计算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较高量子产额的全新硬
康香宁高耀龙侯洵
关键词:俄歇效应光电材料
硬X射线像增强器
一种硬X射线像增强器,本发明采用衬底-X射线光电阴极结构,其中光电阴极是由X射线吸收发射层和俄歇电子发射层构成,吸收发射层为400-600厚的CsI蒸镀层,俄歇电子发射层为500-1000厚的单层或多层镀层结构,且不...
高耀龙侯洵任永安
文献传递
一种双近贴分幅像增强器
一种双近贴分幅像增强器,本发明的特征是光电阴极制作成相互绝缘的多个小光电阴极,因此能获得多个按时序排列的分幅图像,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分幅变像管结构复杂、造价高、分辨率不高和动态范围小等缺点。
高耀龙
文献传递
γ射线像增强器原理的研究
1997年
1.项目简介γ射线是核跃迁或粒子湮没过程中发射的光子组成的辐射。研究此种辐射的成像探测对高能物理,正电子发射层析摄影,正电子寿命和电子动量测量在固体物理和化学物理中的应用及医学成像和天文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国外报导利用厚微通道板(MCP)把γ射图象转换为相应的电子图象并进行增强,然后用位敏电报读出图象或通过莹光屏再转换为可见光图象进行拍照。
高耀龙
关键词:Γ射线像增强器
硬X射线像增强器
一种硬X射线像增强器,本发明采用衬底-X射线光电阴极结构,其中光电阴极是由X射线吸收发射层和俄歇电子发射层构成,吸收发射层为400—600A厚的csI蒸镀层,俄歇电子发射层为500—1000A厚的单层或多层镀层结构,且不...
高耀龙侯洵任永安
文献传递
XGX-1型析象管的研制
1993年
本文简述了析象管的基本结构和用途。详细叙述了我们研制的XGX—1型析象管的光电特性和偏转特性,并介绍了一种二维静电偏转盒的实际应用。最后,指出了进一步改进析象管性能可采取的措施。
高耀龙张修英邹远鑫
关键词:偏转性能光电特性
一种新型硬X射线光电阴极被引量:1
2001年
分析了X射线光电效应的特点,讨论了俄歇电子和二次电子的产生机制。在原有的对软X射线具有较高光电发射量子效率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改变材料的配比,研究并优化了一种理想的复合光阴极,它对能量在30~50KeV的硬X射线的量子效率最高可达到1。5电子/光子。
石富文张工力高耀龙侯洵
关键词:光阴极光电效应俄歇电子二次电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