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晓芳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5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伤寒
  • 1篇慢性
  • 1篇慢性乙型
  • 1篇慢性乙型肝炎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水平
  • 1篇甲流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水平
  • 1篇副伤寒
  • 1篇肝炎
  • 1篇肝炎病毒
  • 1篇HBV感染
  • 1篇病毒

机构

  • 2篇解放军第17...

作者

  • 2篇伍伟平
  • 2篇郑瑞丹
  • 2篇高晓芳
  • 1篇陈洁
  • 1篇陈雪婉
  • 1篇陈碧芬
  • 1篇魏国荣
  • 1篇徐成润

传媒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高晓芳伍伟平郑瑞丹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慢性乙型肝炎基因水平分子水平
2起伤寒、副伤寒甲流行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漳州地区2起伤寒、副伤寒甲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以指导该病防治。方法收集我院2起伤寒、副伤寒甲流行的完整病历资料,分为伤寒组和副伤寒组,对比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结果2起流行均发生于秋季,皆通过消化道途径而感染,并具有高热、头痛、食欲减退和乏力等相似的全身中毒症状,热型均以不规则热为主,玫瑰疹均缺如。伤寒组胆囊受侵较多见,而副伤寒组潜伏期较短,心、肝、脾及血液系统损害较为多见。伤寒组肥达试验全部阳性,阳性比明显高于副伤寒组,但细菌培养阳性比均不高。结论漳州地区2起伤寒、副伤寒甲流行各具特点,器官损害选择性有差异,症状体征有不典型化倾向,副伤寒组肥达试验阳性率低,细菌培养阳性比均不高。
郑瑞丹高晓芳陈洁魏国荣徐成润伍伟平陈碧芬陈雪婉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