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帅

作品数:23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阿尔茨海默病
  • 7篇电针
  • 6篇针刺
  • 6篇针灸
  • 4篇疲劳综合征
  • 4篇中医
  • 4篇综合征
  • 4篇细胞
  • 4篇慢性
  • 4篇慢性疲劳
  • 4篇慢性疲劳综合...
  • 3篇针刺治疗
  • 3篇中医药
  • 3篇小胶质细胞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细胞
  • 2篇电针干预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学习记忆

机构

  • 23篇黑龙江中医药...
  • 18篇黑龙江中医药...
  • 10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23篇马帅
  • 11篇杨添淞
  • 4篇王玉琳
  • 3篇李超然
  • 3篇孙忠人
  • 3篇王胜男
  • 1篇王德龙
  • 1篇武文鹏
  • 1篇于志国
  • 1篇王月
  • 1篇郭静

传媒

  • 5篇针灸临床杂志
  • 4篇河北中医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医学报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7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灼灸法对皮肤病的治疗机制和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皮肤病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皮肤、黏膜及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指甲发生一系列症状体征变化的病理过程,其致病因素及病机复杂,种类繁多,不仅损害患者生理健康,还可能影响美观,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愈发重视。现通过检索国内外中医灼灸法治疗皮肤病的资料,包括铺棉灸、壮医药线灸、线香灸、灯火灸、细艾/药条灸、瘢痕灸等灼灸法的一般操作、治疗机制及近5年的临床应用等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拓展中医外治法在皮肤病方面的应用。
于泽轩张淼张思琪马帅林春盛
关键词:皮肤病针灸
针刺治疗Tau蛋白信号通路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老龄化增速的不断加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种以老年人为多发群体的大脑细胞退化性疾病,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它具有让个体的思维认知和独立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的特征,由于它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社会各界所面临的研究和治疗压力也愈加沉重。目前关于AD发病机理的研究仍在不断地深入和完善中,学术界从多个方向入手,提出了几类假说,其中就包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近些年,中医药在Tau蛋白机制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也为AD的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通过了解针刺影响Tau蛋白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近五年针刺和相关通路的研究成果,总结出Tau蛋白信号通路的运作机制,为后期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
张淼朱少炳张思琪王胜男王雪蓉马帅史哲宇曲阳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TAU蛋白信号通路针刺
电针督脉及情感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炎症的改善作用
2024年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督脉及情感区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细胞形态、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影响,探讨该疗法治疗VD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4只雄性SD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通过测试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治疗组,每组6只。其中空白组单纯喂养不行其他处置,模型组及治疗组予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阻断法)制备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颈动脉三角区,并将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分离后缝合。于第7日(模型及治疗组侧支循环形成)行Morris水迷宫检测,确定造模成功,第8日进行治疗,治疗组予电针“百会”“风府”“大椎”及“情感区”干预,每次30 min,共治疗2周,其余3组常规饲养2周。治疗后再次对4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将脑组织取材后行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取大鼠腹主动脉血行ELISA检测,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形态,TNF-α、TGF-β数量的变化及血清中TNF-α、TGF-β含量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逃避潜伏期以及游泳路程延长(P<0.05),海马CA1区细胞形态较为均匀,排列较规则,水肿程度减轻,海马体内TNF-α阳性细胞数增多且含量增多,TGF-β阳性细胞数减少且含量降低;治疗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逃避潜伏期以及游泳路程缩短(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相对清晰完整,形态较为规则,排列相对均匀,细胞间质水肿程度低,海马体内TNF-α阳性细胞数减少且含量降低,TGF-β阳性细胞数增加且含量升高。结论电针督脉及情感区能有效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相关,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帅杨添淞张思琪张淼
关键词:电针督脉学习记忆
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3年
针刺主要通过减少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沉积、抑制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抑制神经炎性作用、抑制胆碱能活性等作用机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 AD)。单独针刺治疗AD及联合药物治疗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且针药结合可发挥协同效应。针刺治疗AD以通督益髓、补肾益智为重要治则。目前,针刺治疗AD不断取得新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机制研究的单一性、中医分型治疗规范及标准的缺失、针刺与艾灸研究的分离等,后期的研究中,要不断加强机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建立针刺研究治疗AD的机制多向性;建立统一的诊治标准,提高诊治的规范性;加强针刺和艾灸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中医药治疗AD的多样性。
张淼朱少炳张思琪王胜男王雪蓉马帅曲阳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针刺中医药
深度学习在脑卒中诊断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计算机科学大量应用于医学领域。脑卒中作为人类死亡的常见病因,深度学习在脑卒中诊断与防治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为了评价深度学习技术在脑卒中疾病中的重要性,本文对深度学习在脑卒中诊断、治疗及预测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性回顾,着重探讨多种深度学习方式在脑卒中诊断方面的应用,另外还讨论了目前所遇的瓶颈和深度学习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对临床与医护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方向,进一步挖掘深度学习在脑卒中领域的发展潜能。
张思琪杨添淞马帅张淼
关键词:脑卒中人工智能影像学磁共振成像
基于自噬研探针灸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进展
2024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种老年慢性神经退化性疾病,患者起初表现为记忆障碍,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步出现认知障碍,最后发展为各种精神和行为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代价。作为一种不可逆的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仅以提出几类假说为主。细胞自噬作为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发现在AD的发展进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关于AD研究的热点。该文通过阐析细胞自噬参与AD的过程以及针灸在细胞自噬角度对AD的研究进展,为后期AD的研究提供思路。
朱少炳史哲宇张思琪马帅王胜男王雪蓉张淼
关键词:自噬针灸
电针“情感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体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电针“情感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电针“情感区”)等4组。假手术组仅暴露动脉三角,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改良两血管阻断(2-VO)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1周,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判断造模成功与否。成功造模后,进行电针“情感区”治疗。针刺14 d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学表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及抵达平台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杂乱无章,细胞核固缩深染,海马TNF-α表达水平升高,TGF-β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及抵达平台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相对清晰完整,细胞核固缩深染减轻,海马TNF-α表达水平降低,TGF-β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电针“情感区”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保护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其“调神”机制与下调TNF-α及上调TGF-β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张思琪杨添淞马帅张淼
关键词:电针血管性痴呆
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效应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阿尔茨海默病(AD)通常隐匿起病,不易察觉,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无明显地域性,好发于老年人群。临床上用于治疗AD的一线药物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等,多存在严重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欠佳。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针灸不仅能显著改善AD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应用前景广阔。故整理近10年针灸治疗AD的不同机制研究成果,予以综述。
张淼胡静贤逄静马帅朱瑾怡姜晓涵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针灸疗法
电针“百会”“神庭”对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大鼠的炎症因子CD11b、TNF-α以及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百会”“神庭”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疾病的机制。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治疗组,各7只。选用MCAO模拟脑缺血再灌注造模方法复制模型。治疗组选取百会穴以及神庭穴,疏密波,30 min/次/d,共治疗14 d。参照Longa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测定大鼠神经损伤情况,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GFAP阳性细胞表达情况,Elisa检测脑组织TNF-α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CD11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6 h、24 h和72 h比较,治疗6 h、24 h与72 h后脑梗死面积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各个时间点细胞排列整齐,表达正常,未出现坏死现象;模型组大鼠部分神经元变性,细胞排列紊乱无规则,胞核与胞浆界限模糊,细胞间质水肿明显,出现细胞核固缩深染现象,海马椎体细胞层数减少,排列异常,随时间延长症状加重;治疗组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变性,细胞核固缩深染减轻,海马锥体细胞层基本正常,电针治疗72 h效果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GFAP细胞表达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中GFAP阳性细胞表达降低。6 h、24 h和72 h模型组CD11b、TNF-α蛋白表达均增多,其中24 h模型组表达含量最多;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CD11b、TNF-α蛋白表达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百会”“神庭”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机制与炎症因子CD
张思琪杨添淞马帅张淼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电针炎症因子小胶质细胞
不同频次电针治疗腹型肥胖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腹型肥胖的疗效与频次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选取相同的主穴针刺,对症配穴,均采用频率为2/15 Hz的疏密波,每次留针时间为30 min,观察组每周治疗3次,对照组每周治疗2次,4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体质量(BW)、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愈显率为66.67%,对照组为2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WC、HC、WHR、WHtR、BW、BMI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对BMI、WC、WHR和WHtR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每周3次与每周2次均能治疗腹型肥胖,但在肥胖主要指标的改善上,每周3次的疗效优于每周2次。
王玉琳刘金盛杨添淞李超然马帅李俊辰王更宏
关键词:腹型肥胖电针临床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