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宜传
- 作品数:90 被引量:324H指数:10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骰骨MRI的糖尿病足影像组学特征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辅助诊断糖尿病足(DF)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足部MRI检查的127例因足部疾患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3例、女性44例,年龄16~88 (59.3±14.8)岁。根据患者临床诊断的不同分为DF组(85例)和非DF组(42例);根据影像组学特点,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以3∶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76例)和测试组(51例)。在MRI的T1加权成像(WI)序列和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压脂序列矢状面图像上勾画骰骨,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参数,并构建T1WI序列模型、PDWI压脂序列模型及联合模型,联合模型包括性别、年龄、骨髓信号和影像组学特征参数。通过3组模型参数最大绝对值归一化的预处理,经过最优特征和模型选择筛选出最优特征维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影像组学特征诊断DF的效能。2组间年龄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2组间性别和中足骨骨髓信号异常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DF组和非DF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比例及中足骨骨髓信号异常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9.2, χ^(2)=17.15、6.53,均 P<0.05)。T1WI序列模型、PDWI压脂序列模型和联合模型最终分别筛选出9、7和10个最优特征维度。支持向量机模型区别DF和非DF患者在T1WI序列模型上训练组和测试组的AUC分别为0.86和0.84,准确率分别为78%和69%;PDWI压脂序列模型上训练组和测试组的AUC分别为0.85和0.83,准确率分别为82%和78%;而联合模型上训练组和测试组的AUC分别为0.93和0.85,准确率分别为84%和76%。T1WI序列模型与PDWI压脂序列模型诊断效能相当,而联合模型优于二者单独应用。 结论:MRI影像组学特征能有效区分DF和非DF,有望为DF影像诊断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无创的手段。
- 曹胜男舒政陈艾琪卫军杜小萌马宜传
- 关键词:糖尿病足磁共振成像支持向量机
- 基于3D CT影像组学特征在晚期肺鳞癌化疗疗效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建立3D CT影像组学模型评估含铂双药联合方案对晚期肺鳞癌的化疗疗效,以期帮助后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调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27例晚期肺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选取化疗前胸部增强CT纵隔窗图像及化疗两个周期后的胸部CT图像,依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评估并分为有效组78例和无效组49例。使用慧影大数据人工智能科研平台将数据按照4∶1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选取患者化疗前图像,勾画感兴趣区(ROI),提取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效能。结果训练组中,有效组AUC为0.82(0.74~0.91),准确率为0.65,特异度为0.74,敏感度为0.74;无效组AUC为0.82(0.74~0.91),准确率为0.84,特异度为0.77,敏感度为0.77;测试组中,有效组AUC为0.76(0.57~0.96),准确率为0.70,特异度为0.81,敏感度为0.81;无效组AUC为0.76(0.57~0.96),准确率为0.81,特异度为0.70,敏感度为0.70。结论基于治疗前增强CT纵隔窗3D影像组学模型可在化疗前对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为患者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吴明明陈艾琪唐聪聪杜小萌卢楚鸣李想赵以惠李伟左盼莉马宜传
- 关键词:肺鳞癌化疗
- 3D-MRI影像组学特征与肿块型乳腺癌分子分型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序列探讨3D影像组学特征与肿块型乳腺癌分子分型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20例患者,且治疗前均经DCE-MRI检查。将所有患者图像从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以DICOM形式上传至慧影大数据科研平台,使用双盲法在动态增强第三期沿病灶周围逐层勾画感兴趣区,后将该病灶勾画的所有感兴趣区融合成三维容积感兴趣区(3D-VOI),进行组学分析,提取纹理特征,共1409个纹理特征,采用方差选择法、单变量特征选择法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对病灶进行特征筛选及降维处理,最终得到最有价值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有效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得出ROC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性评估模型效能。利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对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病灶大小、年龄、月经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4型,管腔A型、管腔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4种分型的预测模型AUC值分别为0.80、0.77、0.79、0.79。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及病灶大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MRI影像组学特征与肿块型乳腺癌分子分型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赵以惠陈艾琪杜小萌曹胜男李想唐聪聪卢楚鸣吴明明钱宝鑫王震寰郭飞陈刘成秦雷马宜传
-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9例多排螺旋CT表现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旨在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为SPTP的CT平扫和多期增强表现及特征。结果:9例SPTP中胰头部5例(55.6%),胰颈2例(22.2%),胰体1例(11.1%),胰尾1例(11.1%)。CT表现多为边界清楚、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影;2例可见钙化,1例位于包膜下条状钙化,1例位于肿块中心点状钙化;9例均有纤维包膜;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延迟强化,呈持续性轻度强化的特征,大多可见特征性表现"浮云"征,囊性部分无明显强化,包膜有明显强化。9例均无淋巴结肿大或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期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 马宜传张俊祥许红陈岩陈宏志
- 关键词:胰腺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放射科临床教学的应用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专业实习生进行应用研究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2019年7月-2020年2月临床专业实习生共76名进行研究,其中38名作为研究组,运用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研究;38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对两组的教学成果进行比较,评价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的教学质量测评和批判性思维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授课教师对研究组学生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能较大提高放射科临床实习生实践综合能力。
- 马宜传张顺花谢宗玉沈俊杰石士奎陈艾琪
- 关键词:实习生放射科
-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旨在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在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4级医学影像专业学生160例,根据教学法的不同,将160例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组及PBL联合CBL教学组,每组学生80例,教学时间为2017年下半学期,授课内容为3个学时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实验课,每学时40 min,采取闭卷考结合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PBL联合CBL教学组学生问卷调查表激发学习兴趣、查阅资料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集体协作能力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43、9.211、4.781、4.902、4.795、4.945,P均<0.05);PBL联合CBL教学组学生理论考核、阅片考试及总成绩分数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142、32.398、16.639,P<0.001)。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相对于传统教学,PBL联合CBL教学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考试成绩。
- 谢宗玉许红马宜传
- 关键词:PBLCBL实验课教学
- 基于3D-CT影像组学预测小细胞肺癌经铂类化疗后脑转移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利用3D-CT影像组学预测小细胞肺癌(SCLC)经铂类化疗后脑转移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铂类化疗方案的148例SCLC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发生脑转移者共57例,未发生脑转移者共91例。利用慧影大数据科研平台将数据集按照4∶1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提取所勾画病灶上的影像组学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影像组学鉴别模型,通过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进行分析,预测SCLC在铂类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转移的概率。结果发生脑转移和未发生脑转移组的训练集及测试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789,0.798、0.789;训练集未发生脑转移组特异性0.72,准确率为0.80,发生脑转移组中特异性0.71,准确率为0.62,测试集中未发生脑转移组特异性0.83,准确率为0.87,发生脑转移组中特异性0.68,准确率为0.62。结论基于经铂类治疗的SCLC患者肺部CT 3D影像组学特征预测脑转移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能对患者进行早期临床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期。
- 卢楚鸣陈艾琪曹胜男杜小萌吴明明李想唐聪聪赵以惠李伟左盼莉周道洋马宜传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 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13年
- 目的:评价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中开展案例式教学法实践,并通过阶段性章节测试及调查问卷评估案例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观察组学生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法教学。结果:观察组学生在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中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思考能力、记忆归纳能力及联系临床能力等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学生理论测试成绩、读片成绩及调查问卷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应用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在案例选择、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 马宜传张顺花陈岩许红张俊祥
- 关键词:教育案例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医学影像学
- 对鼻咽癌放疗所致脑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脑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脑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42例患者均进行放射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这42例患者均进行临床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病变的部位、临床症状及其CT和MRI的图像表现。结果 :在这42例患者中,单一部位受到损伤的患者有31例,其受损部位为颞叶、脑干和颈段脊髓;两个部位同时受到损伤的患者有11例,其受损部位为双侧颞叶和双侧脑干。单侧颞叶及双侧颞叶受损的患者主要有头痛、记忆力降低和智力下降等症状,单侧脑干受损及双侧脑干受损的患者主要有一侧肢体肌力下降、对侧面瘫、记忆力下降和语言不清等症状,颈段脊髓受损的患者主要有外展神经受损、双侧下肢肌力下降和颈部以下皮肤浅感觉减退等症状。这42例患者病灶的影像学图像表现为:其CT图像表现为典型的小片状或大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与正常脑组织分不清,周围往往环绕有水肿带;进行增强扫描时可见不规则斑片状或环状高密度影,后期可出现钙化或囊状的低密度区;其MRI图像表现为病灶处可见质子密度影,加权与T2W1呈高密度影,周围可见长T1或长T2的水肿区,且水肿区域与坏死区域相连,边界模糊,后期病灶可出现液化或坏死。结论 :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脑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图像表现均具有典型的特征。因此,临床医生可根据进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图像表现为其确诊,以便及时对其进行后续治疗。
- 陈宏志马宜传
- 多排螺旋CT术前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CT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分析。方法:对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检出的淋巴结分别从长径、短长径比值、密度及强化程度等4个方面判定淋巴结转移,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淋巴结长径≥8 mm、短长径比值≥0.7、淋巴结平扫CT值≥25 Hu及淋巴结强化程度≥75 Hu作为CT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标准,与病理结果对照一致性较好。结论:CT三期增强扫描从淋巴结长径、短长径比值、密度及强化程度等4个方面,对胃癌术前淋巴结有无转移可以作出初步判断,对临床选择合理术式及评估预后均有重要价值。
- 郭飞马宜传张俊祥贾贤杰孙影周成超
- 关键词: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