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损害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在脑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ERP检测68例脑损害患者,其中脑梗塞34例,帕金森病18例,多发性硬化16例,并与51例年龄、性别和利手相匹配的正常人比较。结果:脑损害各组患者ERP的N2和P3波峰潜伏期(PL)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脑梗塞组和帕金森病组P3波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脑损害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 许虹任惠刘磊颜琳刘彬弓少霞
- 关键词:脑损害脑梗塞多发性硬化事件相关电位
- 动态脑电图对晕厥患者的诊断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晕厥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十六导联动态脑电图分析仪连续监测24小时的脑电活动。结果:242例晕厥发作患者中AEEG结果示:28例为正常脑电图,95例为轻度异常脑电图,97例为中度异常脑电图,22例为重度异常脑电图,中、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异常率为49.2%。而REEG结果示:191例为正常脑电图,38例为轻度异常脑电图,13例为轻-中度异常脑电图,有异常表现者51例,异常率为21.1%。结论:AEEG较REEG在对脑源性晕厥患者的中有明显的优势,对临床诊疗有很大的价值。
- 刘磊颜琳
- 关键词:晕厥
- 失语症病人言语作业的脑电地形图研究
- 1996年
- 对7例失语症患者及40例正常受试者在5项言语作业时记录脑电图,计算各项言语作业中16个电极上δ、θ、α1、α2、β的功率值。与安静睁、闭眼时相应的功率值比较,以了解大脑各区域的激活状况。结果表明5种言语作业均有大脑两半球参与,正常受试组均为左半球占优势,而在失语症组由于左半球病损后,皮质的活动区域减少,激活能力减低,加工需要右半球来分担,因而出现各种失语症状。
- 许虹吴雯珠王荪颜琳贺英群艾清龙
- 关键词:失语症脑电地形图
- 用脑电地形图结合言语作业研究汉语认识的脑机制
- 王荪许虹吴雯珠颜琳王毅贺英群王文敏艾清
- 该研究对40名正常人及7名失语病人在进行5项言语作业及2项非言语作业记录脑电活动,分析各项作业时16个电极上5种频带的功率值,与安静时相应的功率值作t检验比较,了解大脑活动情况。结果发现正常人7项作业均有两半球激活,言语...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理学脑机制脑电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