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骏飞

作品数:25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水稻
  • 6篇栽培
  • 5篇栽培措施
  • 5篇教学
  • 4篇作物
  • 4篇根系
  • 3篇氮素
  • 3篇稻叶
  • 3篇性状
  • 3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叶片
  • 3篇水稻叶片
  • 3篇土壤
  • 3篇农学
  • 3篇教育
  • 3篇课程
  • 3篇光抑制
  • 3篇不同栽培
  • 3篇不同栽培措施

机构

  • 23篇扬州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江苏里下河地...
  • 1篇连云港市农业...

作者

  • 25篇顾骏飞
  • 11篇刘立军
  • 11篇王志琴
  • 10篇张耗
  • 10篇杨建昌
  • 4篇周振翔
  • 3篇陈颖
  • 3篇周天阳
  • 1篇王化琪
  • 1篇张祖建
  • 1篇袁莉民
  • 1篇谭昌伟
  • 1篇高辉
  • 1篇郝建琴
  • 1篇周振玲
  • 1篇谭晶伟
  • 1篇赵步洪
  • 1篇徐大勇
  • 1篇孙成明
  • 1篇李志康

传媒

  • 5篇作物杂志
  • 5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稻米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网络信息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科教导刊
  • 1篇2018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作物模型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交叉学科优秀人才初探
2013年
《作物模型学》是集计算机科学、作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气象学、土壤学、信息学等学科知识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针对交叉学科的基本特性,如跨学科性、综合创造性、动态性、互补性、实用性、合作性等特点及农科本科生的自身学习特点和知识结构,就《作物模型学》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交叉学科的学习能力,如何培养交叉学科优秀人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想法和举措。
顾骏飞谭晶伟
关键词:教学改革作物模型
轻干湿交替灌溉促进水稻茎中碳同化物积累与转运的机制被引量:4
2021年
以种植于大田2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自移栽后10 d至成熟设置常规水层灌溉(CF)和轻干湿交替灌溉(AWMD)2种灌溉方式,研究AWMD对水稻茎(含叶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积累与转运、籽粒灌浆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相比,AWMD处理显著提高水稻茎蘖成穗率、单茎叶面积、叶片光合速率、茎中NSC的积累,显著提高花后茎中NSC往籽粒中运转量、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AWMD可提高茎中蔗糖磷酸合成酶、α-淀粉酶活性和蔗糖转运蛋白基因(OsSUT1)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弱势粒中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进而促进花前储存在茎中的淀粉水解,增加茎中可溶性糖浓度,促进同化物从茎往籽粒运转及弱势粒灌浆。
张伟杨任维晨于吉祥张耗顾骏飞顾骏飞刘立军王志琴杨建昌
关键词:水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籽粒灌浆
作物源库关系及其生理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0年
许多研究表明,提高源强能够增加光合同化物的供给,提高库强如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等性状,从而增加库容,提高产量。而有些研究表明,平衡协调库源关系才能提高产量。本文总结了源代谢中叶源在光合作用中的光化学过程、碳同化过程和蔗糖合成过程以及光呼吸等方面关键基因的研究进展,库代谢过程中能量供应和淀粉合成等方面关键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光合产物在源库中平衡分配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并探讨了通过栽培措施调控库源关系从而提高产量的途径及其生理遗传机制。
李强强赵玥李璠朱一鸣杨成淦曹佳乐王志琴杨建昌杨建昌
关键词:作物产量源库关系栽培措施
干湿交替灌溉与硝化抑制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探明干湿交替灌溉与硝化抑制剂对水稻产量以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以期为水稻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采取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以“金香玉1号”和“扬稻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尿素(CK)、尿素+双氰胺(DCD)、尿素+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尿素+DCD+DMPP。DCD和DMPP为硝化抑制剂。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溉方式下,与CK处理相比,硝化抑制剂的添加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提高了穗粒数和结实率。与CK处理相比,添加DCD、DMPP以及DCD与DMPP配施,均提高了水稻生育时期的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降低了水稻生育时期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另外,各硝化抑制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水稻生育时期土壤铵态氮含量,降低了硝态氮含量,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土壤有效态氮含量。其中DMPP抑制效果优于DCD,且2种抑制剂同时配施作用效果优于其单独施用。在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下,硝化抑制剂处理在水稻关键生育期有利于产生较高土壤养分,能进一步增加水稻产量。
韩丽君薛张逸谢昊顾骏飞
关键词:水稻硝化抑制剂土壤性状
不同栽培措施对土壤微观结构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稻田土壤性状尤其是微观结构对于水稻根系生理性状、氮素吸收与利用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于稻田土壤微观结构及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的影响,于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实验农场以武运粳24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氮空白区、当地农民习惯、综合栽培管理等共8种栽培措施,运用扫描电镜着重研究了开花期不同栽培措施下土壤颗粒的微观结构变化,同时测量了开花期水稻根系活力和根系吸收表面积、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综合栽培管理能够使土壤大颗粒的数量变多,颗粒体积变大,提高了20-50μm和>50μm土壤颗粒数量的分布,减少了2-5μm和5-20μm土壤颗粒数量的分布,土壤团聚体蜂窝状结构变多,土壤中菌丝体数量变多。与当地农民习惯相比,综合栽培管理下的吸氮量提高了3.86%-24.27%,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提高了26.97%-112.17%,氮肥生理利用效率提高了7.34%-45.51%,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提高了18.34%-45.82%,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8.56%-51.51%,氮素谷物生产效率提高了1.75%-14.73%,开花期的根系活力与根系吸收表面积显著提高,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和总颖花量,最终使得产量也显著提高。总体来看,综合栽培措施管理能够通过改善土壤颗粒微观结构,增加水稻根系生理活性,提高水稻的氮素利用效率,提高水稻产量。
袁莉民周天阳陈良顾骏飞王志琴杨建昌
关键词:水稻氮素根系土壤颗粒微观结构
中美作物科学专业本科教育对比观察
2017年
基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作物科学系研修经历,以作物科学(农学)专业本科教育为例,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评方式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相关教学环节进行论述和对比,积极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为农科类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启示。
张耗顾骏飞刘立军
关键词:中美教育作物科学教学
水稻氮高效吸收利用机制及栽培调控措施被引量:12
2016年
氮素的大量施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水稻氮素的高效利用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关键。从氮素高效吸收与利用的机制及其调控途径等角度进行阐述,一是根系对氮素的高效吸收,包括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对氮高效的响应;二是地上部对氮素的高效利用,包括光氮分布、氮代谢相关酶和氮代谢相关激素等方面;三是提高水稻氮高效的栽培调控途径,如秸秆还田、实地养分管理新技术和轻干湿交替灌溉等措施。并讨论分析目前氮素高效吸收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陈颖周振翔周天阳许志伟王志琴顾骏飞
关键词:水稻根系冠层
叶绿素含量降低对水稻叶片光抑制与光合电子传递的影响
突变体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其野生型,但是其光合电子传递效率与净光合值显著高于对照.其机理不清楚.本研究旨阐明其生理学机理并探讨其在高光效育种中的潜在应用价值.通过人工气候室的盆栽试验设置高光强(光照强度约为700-...
周振翔李志康陈颖顾骏飞王志琴杨建昌
关键词:水稻光合速率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光抑制
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
2013年
以农学(农业信息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群建设的特色举措,总结了该课程群建设的多方面成效,并提出了下一步加强建设的发展对策。
高辉孙成明谭昌伟顾骏飞
关键词: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群
不同回交世代渗入系抗旱性鉴定及孕穗期其光合参数分析
2010年
提高稻作的抗旱性是提高中国稻米产量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育种方法的改进、抗旱指标的正确选择和快速准确测量对加快中国抗旱稻作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试验以不同世代水旱稻连续回交渗入系BC3、BC4、4份旱稻品种和1份水稻品种为研究材料;比较干旱胁迫条件下孕穗期,不同材料间产量、生物量和经济系数的差异及光合参数与产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BC4代渗入系产量、生物量和经济系数显著高于水稻品种,与旱稻品种无显著差异;BC3渗入系群体产量、生物量和经济系数显著低于旱稻品种与水稻沈农265无显著差异,这表明BC4代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能更好使旱稻抗旱性和水稻的丰产性得到统一。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与产量和经济系数相关显著其相关系数为0.257和0.308;所有光合参数与生物量相关均不显著;光下最大叶绿素荧光(Fm’)和最小叶绿素荧光(F0’)与经济系数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257和-0.224。
赵鹏珂顾骏飞郝建琴胡金泉王化琪
关键词:抗旱鉴定光合参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