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晶晶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毒性
  • 4篇雄黄
  • 3篇遗传毒性
  • 3篇急性毒性
  • 1篇等离子体发射
  • 1篇等离子体发射...
  • 1篇等离子体发射...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毒性研究
  • 1篇药商
  • 1篇遗传毒性研究
  • 1篇孕大鼠
  • 1篇致癌
  • 1篇致癌性
  • 1篇商陆
  • 1篇砷含量

机构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食品药...

作者

  • 5篇顾晶晶
  • 4篇汤家铭
  • 3篇黄珍祯
  • 2篇樊海艇
  • 2篇谷颖敏
  • 2篇吴文斌
  • 1篇季申
  • 1篇李咏梅
  • 1篇李丽敏
  • 1篇夏晶
  • 1篇王枚博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雄黄可溶性砷和价态砷与小鼠急性毒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观察单次ig给药不同批号的雄黄混悬液后小鼠的中毒反应及死亡情况,用于初步评价受试物毒性,探讨不同批号的雄黄中可溶性砷和价态砷与小鼠急性毒性间的关系。方法:对3个不同批号的雄黄进行总砷含量、可溶性砷和价态砷的测定,根据预试验结果确定不同批号雄黄的最高剂量。将不同批号的雄黄混悬液分别按0.85依次递减的比例单次ig给药,观察给药后各组小鼠中毒反应及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 d,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得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结果:3个批号的雄黄总砷含量分别为95.5%,96.0%,94.8%,可溶性砷分别为3.32%,5.23%,6.73%,价态砷分别为1.39%,3.26%,4.36%,测得LD50分别为2.069 g·kg-1,1.319 g·kg-1,1.100 g·kg-1。用2倍LD50的雄黄上清液给药,结果小鼠全部死亡。结论:雄黄的毒性存在于可溶性部分,可溶性砷和价态砷含量与小鼠急性毒性间呈高度相关关系,LD50与可溶性砷和价态砷呈负相关关系,即可溶性砷和价态砷含量越高毒性越大,与总砷含量的相关性差。
顾晶晶黄珍祯谷颖敏汤家铭夏晶王枚博季申
关键词:雄黄急性毒性
雄黄灌胃给药后砷在孕大鼠脏器内的分布及排泄途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口服雄黄后砷在孕大鼠体内的分布和排泄途径。方法结合生殖毒性Ⅱ段试验,雌性SD大鼠交配后随机分成高、中、低(550、250、125 mg/kg)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4组,妊娠第6-15日每日1次用雄黄悬浊液连续灌胃10 d,于妊娠第20日处死。每组10只,取孕大鼠各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脑、子宫)和全血、胎盘、胎仔及不同给药时间点的尿液和粪便,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分别测定砷含量,分析砷在各脏器的分布情况以及排泄途径。结果各脏器中砷含量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全血砷含量最高,并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其他脏器比较,脑和胎仔组织内各剂量组的砷含量最低。给药第2日粪便中即出现大量砷,日排泄量折合成雄黄约占摄入量的69.5%~80.2%;而给药第10日排泄量上升到85.2%~96.2%;停药第4日粪便中雄黄排泄量急剧下降。尿液中排泄的砷微量,并有剂量依赖性,停药第4日排泄量仍在较高水平。结论砷在不同脏器内蓄积与给药剂量有关,其中以全血、脾、胎盘、肺内砷含量较高;口服雄黄主要经肠道排泄,而组织内蓄积的砷可能经肾脏排泄。
汤家铭谷颖敏李咏梅顾晶晶夏晶李丽敏王枚博季申
关键词:雄黄孕大鼠砷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排泄
雄黄遗传毒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雄黄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临床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设350、2.98、253、2.15:1.83、1.55g/kg剂量组灌胃,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Ames试验:设雄黄浸出液原液、1:1、3.1、7:1和15:1稀释作为中、低、次低和最低剂量组,各剂量组均加不同浓度的雄黄浸出液0.5ml,观察加或不加S9混合物对TA97、TA98、TA100、TA102、TA1535菌株的影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设1、0.5、0.25g/kg三个剂量组,2次灌胃后,24h制片,镜检。CHL细胞染色体畸形试验:设雄黄浸出液1:15、1:31、1:63稀释液三个剂量,加药后将细胞放入C02培养箱中37℃培养24-48h。终止培养前4h,每只细胞培养皿中加入秋水仙素溶液0.1ml,收获细胞,制染色体标本、镜检。结果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本次实验雄黄的LD50为2069g/kg。Ames试验:为阴性结果,雄黄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雄黄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有致突变作用和对CHL细胞染色体有致畸变作用。结论:本次试验中该批次的雄黄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吴文斌顾晶晶樊海艇黄珍祯汤家铭
中药商陆的遗传毒性研究——中药遗传毒性评价方法探讨
目的:药物遗传毒性安全性评价主要是通过不同试验方法的组合,研究受试药物对机体中遗传物质是否具有损伤作用,从而对受试药物进行潜在致癌性的预测,降低临床用药的风险。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撰写的《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顾晶晶
关键词:商陆遗传毒性
雄黄遗传毒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雄黄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临床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设3.50、2.98、2.53、2.15、1.83、1.55g/kg剂量组灌胃,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Ames试验:设雄黄浸出液原液、1:1、3:1、7:1和15:1稀释作为中、低、次低和最低剂量组,各剂量组均加不同浓度的雄黄浸出液0.5ml,观察加或不加S9混合物对TA97、TA98、TA100、TA102、TA1535菌株的影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设1、0.5、0.25g/kg三个剂量组,2次灌胃后,24h制片,镜检。CHL细胞染色体畸形试验:设雄黄浸出液1:15、1:31、1:63稀释液三个剂量,加药后将细胞放入CO2培养箱中37℃培养24-48小时。终止培养前4小时,每只细胞培养皿中加入秋水仙素溶液0.1ml,收获细胞,制染色体标本、镜检。结果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本次实验雄黄的LD50为2.069g/kg。Ames试验:为阴性结果,雄黄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雄黄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有致突变作用和对CHL细胞染色体有致畸变作用。结论本次试验中该批次的雄黄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吴文斌顾晶晶樊海艇黄珍祯汤家铭
关键词:雄黄遗传毒性急性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