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玉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RACK1表达变化及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 目的:通过冠脉造影明确冠心病的诊断,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RACK1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并研究RACK1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方法:选择入院后初诊为冠心病的患者83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采用冠脉狭窄程度积...
- 雷玉平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冠脉狭窄程度造影诊断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蛋白激酶C受体蛋白表达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蛋白激酶C受体蛋白(RACK1)的表达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初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8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评价其狭窄程度。患者被分为4组:Ⅰ组(0分)即为对照组;Ⅱ组(1~10分);Ⅲ组(11~20分);Ⅳ组(>20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RACK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Ⅱ、Ⅲ和Ⅳ组的RACK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Ⅰ组(t分别为10.62,12.90,14.00,均为P<0.05),而Ⅲ组和Ⅳ组又显著高于Ⅱ组(t分别为9.40和10.74,均为P<0.05),Ⅲ组、Ⅳ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RACK1 mRNA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s=0.59(P<0.01)。结论 RACK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调,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
- 雷玉平管军郭亮邢明青王旭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