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
-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电针对轮班型睡眠障碍大鼠SCN内MT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 赵纪岚蔡定均张萍刘见南陶渊
- 关键词:电针昼夜节律相位转移MR1
- 电针对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大鼠视交叉上核内PK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从视交叉上核信号输出的角度揭示电针调整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节律紊乱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正常光-暗周期导引大鼠转轮活动与其同步后,采用定时提前8 h光照方法复制超前性光-暗周期转以后节律紊乱模型,并应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在ZT4电针刺"内关""足三里"穴对各组大鼠SCN内PK2的表达量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各组动物转轮活动峰相位均前移,平均转移量在241.37~256.25 min之间,且各组之间平均转移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动物SCN内PK2蛋白的表达量有明显下降,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在ZT4针刺后组内动物SCN内PK2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捆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参与调节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节律紊乱的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SCN内PK2蛋白的表达量来恢复SCN时间信号的强度,以促进外周组织与SCN时间信号的同步化,从而参与调节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节律紊乱,并电针通过上调PK2的表达来影响SCN神经元活动,在整体上影响生物钟信息的整合和设定,促使机体与正常光暗周期再同步。
- 陶渊刘见南蔡定均赵继岚周奇志魏焦禄
- 关键词:节律紊乱再同步电针
- 电针调整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睡眠—觉醒紊乱的作用及其对相关中枢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
- 目的:从睡眠-觉醒周期的时间量和睡眠中枢及觉醒中枢平衡调节的角度探索电针对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节律紊乱所导致的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
方法:将动物按正常光暗周期驯化后,采用每2天提前8小时开始光照的...
- 陶渊
- 关键词:电针昼夜节律LHA
- 文献传递
- 循经反应点在失眠诊治中的作用初探被引量:4
- 2014年
- 失眠主要是指在正常生活中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临床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闲倦等。
- 赖德利赵征宇陶渊陆超
- 关键词:失眠脏腑经络
- 电针对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大鼠血浆褪黑素浓度的影响
- 目的:研究针刺对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大鼠血浆褪黑素浓度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驯化,使其转轮活动与光暗同步一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模型复制组24只,模型复制组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捆绑组8只和针刺组8只...
- 陶渊蔡定均张萍刘见南袁旭任泽琴
- 关键词:针刺节律紊乱血浆褪黑素
- 电针对慢性轮班型节律紊乱大鼠SCN下游核团PK2受体的影响
- 刘见南赵纪岚周奇志张萍陶渊蔡定均
- 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现状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又称“颞颌关节文论综合征”,主要是指颞颌关节区疼痛、弹响、肌肉酸痛、乏力、张口受限、啮合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综合症状的综合征。针灸治疗颖下领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容易被患者接受。
- 陶渊赖德利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针灸疗法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电针对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大鼠血浆褪黑素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针刺对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大鼠血浆褪黑素浓度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驯化,使其转轮活动与光暗同步一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模型复制组24只,模型复制组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捆绑组8只和针刺组8只。空白组采用正常光照,于第10天采取血清;模型组模拟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于第11天ZT4时间点取样;针刺组模拟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于ZT4(11:00)电针针刺"内关""足三里"15分钟,每天1次,连续3天,处理完即取样;捆绑组与针刺组同步进行,给予捆绑处理,与针刺组同时取样。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褪黑素水平。结果:针刺组褪黑素浓度显著下降,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捆绑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1)。结论:针刺具有降低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SD大鼠光照期血浆褪黑素浓度的作用,对节律紊乱的再同步产生促进作用。
- 陶渊张萍刘见南赵继岚周奇志魏焦禄蔡定均
- 关键词:针刺节律紊乱血浆褪黑素
- 基于腺病毒介导的PD-1干扰对艾灸调控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TCR信号通路Lck、Fy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基于腺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在体阻断PD-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模型的表达,研究艾灸对实验性RA大鼠TCR信号通路上Lck、Fyn激酶的影响及其PD-1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对模型组、治疗组和PD-1干扰组进行造模。采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ShRNA-rPD-1进行基因干扰。采用麦粒灸"肾俞""足三里"两穴结束。采集大鼠脾脏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脾脏组织中Fyn、Lck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组织中Lck、Fyn的表达量明显升高表现(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Lck、Fyn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治疗组比较,PD-1干扰组大鼠脾脏组织Lck表达降低不如治疗组(P<0.01),Fyn表达有上升趋势,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可明显降低TCR信号通路信号分子Lck、Fyn的表达,但在PD-1被干扰的情况下,其抑制Lck、Fyn表达的能力下降,表明该作用可能与PD-1对T细胞活化的负性调控作用相关。
- 赖德利周海燕陶渊刘旭光
- 关键词:艾灸类风湿性关节炎PD-1基因干扰LCKFYN
- 电针对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大鼠血浆褪黑素浓度的影响
- 目的:研究针刺对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大鼠血浆褪黑素浓度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驯化,使其转轮活动与光暗同步一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模型复制组24只,模型复制组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捆绑组8只和针刺组8只...
- 陶渊蔡定均张萍刘见南袁旭任泽琴
- 关键词:针刺节律紊乱血浆褪黑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