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翔 作品数:7 被引量:40 H指数:3 供职机构: 武汉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大鼠δ阿片受体基因小发卡RNA及人前脑啡肽原基因双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构建大鼠δ阿片受体(delta opioid receptor,DOR)基因小发卡RNA(shRNA)及人前脑啡肽原基因(hu-man preproenkephalin gene,hPPE)双表达慢病毒载体并鉴定。方法根据大鼠DOR mRNA序列设计shRNA并合成包含正、反义靶序列的互补DNA链,退火后插入至shRNA表达载体pENTR/U6vector中,构建shRNA表达质粒,并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5α,抽提质粒后进行测序。合成hPPE基因序列并插入到表达载体pcDNA3.1(+)中,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5α,挑取多个单克隆进行测序验证。将hPPE插入已构建成功的pENTR/U6-shRNA载体中,再与慢病毒载体pLenti7.3/V5-DEST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pLenti-CMV-hPPE-U6-shRNA并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验证,保留测序验证正确的LR重组质粒。用构建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CMV-hPPE-U6-shRNA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并测定滴度。结果经测序验证重组质粒pENTR/U6-shRNA、pcDNA3.1(+)-hPPE和慢病毒载体pLenti-CMV-hPPE-U6-shRNA均构建成功。大鼠δ阿片受体基因小发卡RNA及人前脑啡肽原基因双表达慢病毒包装成功,病毒滴度为1×107 TU/mL。结论大鼠DOR基因小发卡RNA及人前脑啡肽原基因双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为研究DOR和hPPE在吗啡耐受中的作用机制及探求更加合理的镇痛方式奠定了基础。 逄坤芳 陈鹤翔 杨辉 卜慧莲 刘希江关键词:Δ阿片受体 RNA干扰 慢病毒 吗啡耐受 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2013年6~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收治的44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观察组(22例)采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后,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Ramsay法镇静评分、输液量和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结果 手术开始切皮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压显著升高、心率显著降低(均P<0.01).手术开始后30、45 min与入手术室时比较,对照组血压、心率均显著上升(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Ramsay法镇静评分显著升高(均P<0.01),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辅助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老龄患者下肢手术安全可靠、效果确切,术后麻醉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杨云朝 吴昱 陈鹤翔 徐林关键词:腰丛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下肢手术 经皮神经电刺激定位肘正中神经最小电流强度相关因素分析 2014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经皮神经电刺激(PNS)定位肘正中神经与高分辨率超声实时影像的对比观察,判定影响PNS最小电流强度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纳入4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使用PNS电刺激笔在2Hz、0.2ms、初始电流强度3mA探头模式下定位肘正中神经,根据肌缩结果调整电流大小,记下引起肌缩反应的最小电流强度。随后,在PNS定位点使用高分辨率超声观察并记录肘正中神经距皮肤的垂直距离、神经的直径、面积及周长。结果 PNS定位肘正中神经最小电流强度为(1.9±0.6)mA,肘正中神经距皮肤的垂直距离即神经深度为(6.1±1.7)mm。肘正中神经深度与最小电流强度的线性回归方程:Y(神经深度)=0.359+0.135X1(最小电流强度),决定系数R2=0.251(P<0.01)。结论神经深度是决定最小电流强度的主要因素,最小电流强度大小与神经深度呈线性相关,提示PNS不仅能判定外周神经的位置,而且根据PNS测定的最小电流强度还有助于预判外周神经的深度以期减少穿刺操作盲目性。 陈鹤翔 梅伟 廖志品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 超声 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脉搏血氧计连续无创检测血红蛋白的评价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脉搏血氧计连续无创法和血气分析法检测血红蛋白(Hb)的一致性。方法对69名择期全麻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在术中同时采用连续无创法和血气分析法检测Hb,共获得164对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Bland-Altman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2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连续无创法与血气分析法分别测得Hb(s/dL)为-12.7±1.9 vs 11.6±1.9(P〈0.05);Bland—Altman方法分析2种测量方法的偏倚值为(1.1±2.8)g/dL;95%一致性界限为(-1.7~3.9)g/dL;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使偏倚值发生明显变化(P〈0.05)的变量包括有创Hb浓度(tHb)、平均动脉压(MAP)和灌注指数(PI)。结论Masimo Radical-7脉搏血氧计倾向于高估Hb,其准确性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术中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能够保持其检测误差的稳定,因而在肝脏部分切除术中对指导输血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方岩 牛犇 缪佳敏 陈鹤翔 梅伟 田玉科关键词:血红蛋白 无创检测 一致性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介入治疗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 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观察穴位经皮电刺激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治疗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行介入治疗的108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均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电针组以电针刺激患者双侧"内关"、"列缺"、"云门"穴,参数设定:疏密波,频率1.5Hz,强度2-4 mA,30 min。比较两组患者入室(T0)、给药(T1)、插管(T2)、苏醒(T3)、拔管(T4)、出室(T5)SBP、DBP、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HR。比较入室(T0)、术毕即刻(T6)、术后6 h(T7)、术后12h(T8)和术后24 h(T9)的血清S100β蛋白(S100βprotein,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结果与本组T0比较,两组T1-T5 SBP、DBP、MAP、HR降低(P〈0.05),T6-T9血清S100β及NSE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电针组T1-T5SBP、DBP、MAP、HR降低(P〈0.05),T6-T9血清S100β及NSE降低(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右美托咪啶能有效维持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调节患者血清S100β和NSE水平。 袁军 吴昱 李继勇 张力 陈曦 陈鹤翔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治疗 经皮穴位电刺激 脑保护 鞘内注射δ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对慢性痛大鼠吗啡耐受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δ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对吗啡耐受大鼠慢性疼痛的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探讨吗啡耐受机制。方法 :选择鞘内置管成功SD大鼠在成功建模后第10天随机分为8组并给药:骨癌痛+生理盐水对照组(BC组)、骨癌痛+吗啡组(BM组)、骨癌痛+呐曲吲哚+吗啡组(BN组)、骨癌痛+DPDPE(D-丙2-D-亮5-脑啡肽,[D-Pen2,D-Cl-Phe5]-enkephalin,δ受体特异性激动剂)+吗啡组(BD组)、SNI(spared nerve injury,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SC组)、SNI+吗啡组(SM组)、SNI+呐曲吲哚+吗啡组(SN组)、SNI+DPDPE+吗啡组(SD组)。BC组和SC组鞘内注射10μl生理盐水,BM组和SM组鞘内注射10μg/10μl吗啡,BN组和SN组鞘内注射10μg/10μl呐曲吲哚20 min后加注10μg/10μl吗啡,BD组和SD组鞘内注射1μg/10μl DPDPE 20min后加注10μg/10μl吗啡。SNI模型大鼠1天两次给药,骨癌痛模型大鼠1天3次给药,连续9天。采用von Frey丝分别于建模前(基础状态),建模后3、5、7、9 d(T3、T5、T7、T9),鞘内给药1、4、7、9 d(I1、I4、I7、I9)时测定术侧机械痛阈。骨癌痛模型大鼠连续9天鞘内注药后灌注取左右两侧胫骨,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肿瘤生长及骨结构破坏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种植侧胫骨癌细胞大量生长,异型性明显,骨质大片缺损,骨癌痛模型建模成功。两种慢性疼痛模型中,给药前各组大鼠机械阈值皆明显降低形成痛觉过敏(P<0.05);给药过程中,各治疗组均有镇痛作用,其大鼠机械阈值均明显升高(P<0.05);在给药第7天及第9天,大鼠机械痛阈较治疗第1天相比明显降低(P<0.05)。骨癌痛模型中,与BN组相比,BM组在第9天其机械阈值明显降低(P<0.05)。在SNI模型,与SN组相比,SM组及SD组其机械阈值在给药的第7、9天皆明显降低。结论 :鞘内注射δ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呐曲吲哚可以抑制或延缓吗啡耐受,δ阿片受体参与吗啡耐受形成。 陈鹤翔 杨辉 逄坤芳 卜慧莲 王鹏 高峰 廖志品 田玉科关键词:Δ阿片受体 吗啡耐受 慢性疼痛 持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肝右叶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持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肝右叶切除术后疼痛、阿片镇痛用量及预后的影响,为肝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
方法:
48例行肝右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n=24)... 陈鹤翔关键词:胸椎旁神经阻滞 镇痛 病人控制 舒芬太尼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