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柱
- 作品数:64 被引量:201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刘知几史学变革观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史通》一书集中体现了刘知几的史学理念。他关于史学变革原则与方法的阐释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的形成与刘知几个人的才识和当时社会的大环境紧密相连。它是在批评旧史学与讨论史法义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体现了中国学术"不离事而言理"的思想传统。
- 陈立柱
- 关键词:刘知几史学变革师古
- 从广州湾殖民统治看中国拒抗殖民化的世界意义
- 广州湾是中国遭受殖民侵略的缩影,它对殖民化的抗拒是中华民族独立的象征。当今时代,首先要认识与理解西方中心主义的形成的过程,这就是要回过头来看它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而回头看它的过去,一定意义上又可以说就是回顾这个西方向世界...
- 陈立柱
- 关键词:中华民族独立性文化内涵
- 杞人何以会"忧天":早期夷、夏族群融合之殇
-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说的是杞人忧心天地崩坠,死后无所寄托,此事成为不必要的忧虑或多余之担忧的典故。唐以来解者纷纭,有些甚至令人捧腹。追溯历史可知它是上古中国东、西部族群之间长期对立争战的一个缩影。西部族群多源于氐羌...
- 陈立柱
- 关键词:杞人忧天商人
- 三十年间国内匈奴族源研究评议被引量:2
- 2011年
- 匈奴族源族属问题早已成为国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版了一系列研究论著,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这些对于匈奴族源问题的研究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相关研究还存在些什么样的问题?彼此观点差异何以如此之大?今后努力的方向何在?如此等等都是目前急需要讨论的问题。参照国际学术界有关研究,我们从考古学、人种学、语言学与历史学四个方面,对国内学者30年间的匈奴族源研究进行了具体细致的评议,分析了各种研究在方法上存在的得与失,提出了一系列应当注意的问题,希望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 陈立柱
- 关键词:考古学人种学语言学历史学
- “文明起源”史观之意味:“中西马”视角的考察被引量:1
- 2024年
- “文明起源”作为国内学界使用频率极高的舶来语,主要用以说明距今五千多年至“三代”时期历史文化的发展。但是否合适的问题很少有人认真考虑过,似乎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就没有问题。其实马恩晚年虽借用了“文明”等术语,但对其核心内容如剥削、阶级性、虚伪、贪欲、国家镇压机器等都是持具体批判与整体否认态度的,尽管认为如此发展有其必然性,与其他学人用“文明”“野蛮”区分历史进步、停滞与落后,即无意中把知性专断与西方普遍性的观念传播开去明显不同,因为马克思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和多数人得到解放出发看问题的。从历史研究追求平实公正应该使用更中性一些术语看,用褒义明显的“文明”来说某一时段历史的特质也是不合适的,因为说甲文明意味着乙不文明或野蛮,必然分出等级差别。回到传统中国,被视为“文明起源”这一段历史,中国古人认为是“大同”向“小康”、“公天下”向“私天下”之过渡,是以物役使人性的开始,是战争杀伐愈益激烈和彼此互助走向你争我夺、淳朴自然走向尔虞我诈的时期,此与马恩的认知明显具有相通之处。古史研究使用“文明起源”作为关键词展现的是西方资产阶级重物质、轻人道的历史观,体现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不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精神相背离,也与史学自身追求相矛盾,说明目前的古史考量还深陷于西方中心观念之中,反省不够。在此认知基础上文章提出用相对平实的“文化源”代替不甚中性的“文明起源”,以作为中国文化精神开启之初一段历史的研究之用。
- 陈立柱陈希红
- 关键词:文明起源西方中心论文化源
- 楚考烈王“徙于钜阳”有充分事实根据——与陈伟、徐少华、杨玉彬等商榷被引量:3
- 2012年
- 《史记·六国年表》载楚考烈王十年"徙于钜阳",元明以降学者信疑参半,近年研究者提出此前三十多年楚国外部环境相对安稳,没有必要迁都,因而否认之。此论不可取。据《韩非子》记载,楚国迁徙钜阳前魏国于陈城周边三败楚军,对楚都形成三面包抄态势,说明楚王不迁都无以自安,此与《六国年表》记载可以相互印证。还有,《战国策》记楚令尹春申君言"魏、齐新怨楚",以及春申君让出寿春封邑以建设新楚都等,可以进一步说明楚与魏、齐之矛盾,及匆忙迁徙后之考虑。《韩非子》、《战国策》为先秦旧籍,有关记载也可以和其它文献资料相对证,足以信人。再说《六国年表》所述有早期官方谱牒历记以为参照,较之纪传可信度要高,文字简短,传抄误写的可能性亦小,不可随意否定。钜阳的位置大略当今阜阳市以北颍、淝二水间,正当郢陈南下江淮的冲要地带。
- 陈立柱
- 关键词:寿春
- 古代淮河多种称谓问题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淮,《说文》"从水隹声",《左传》中与师、坻等叶韵,中古以后读如今音huái,何以有此变化?清代以来学者们聚讼不已。考察历史可知,实则缘于古代淮河地理变迁和三大族团与淮河流域的历史互动关系。上古淮河中游有一大泽,中原人谓之"淮极"、"海"、"淮海"等,伏牛山——嵩山以东、黄河以南的河流大都流向这里,所以此"淮"实为"匯"字假借。古时原在今山东泗水流域、以趌鸟(即隹)为图腾的夷人不断北上南下,北上的留下潍水之名,南下的居于"淮极"周边,匯水也因他们而曰淮水。还有在南方江、汉地区的蛮越人,也曾几次深入淮河流域,他们称谓此水为江、江淮,一如称名汉水、湘水为江汉、江湘一样,江者南方人大水之谓也。淮水之"淮’后世读如今音,正是取夷人之名淮而读如华夏(官话)之名匯的结果。
- 陈立柱吕壮
- 关键词:江淮民族
- 夏末葛国考被引量:4
- 2003年
- 古之葛国 ,又名有洛 ,地处漳水流域 ,春秋时乾侯所在 ,今日河北磁县———成安一带 ,为汤之同族而异支 ,葛伯很可能还是同姓中拥有宗主权一类的氏族长老。夏末 ,葛国大兴土木 ,民不得休 ,以至农失其时 ,饥馑无食 ,汤借口葛国不祀 ,诛其君而吊其民 ,实现民族统一 ,为代夏做准备。后世以汤伐葛为行仁义之师的典范 ,纯是儒家之造作。葛与亳为近邻 。
- 陈立柱
- 关键词:商汤
- 断代史学思想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宋辽金卷》
- 2007年
- 吴怀祺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宋辽金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自宋代社会思潮的变化中揭示宋代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二是写出了宋代史学思想的新精神、新气象。但若能进一步阐发袁枢创制纪事本末体裁所具有的思想意义,或者可以使本书内容更为丰满。
- 陈立柱
- 关键词:断代史
- 赵盾事迹与董狐“书法”
- 2019年
- 晋卿赵盾执政20年,可以用"颇有能力、手段高明、善于言辞与私心深重"来形容。晋灵公时赵盾"益专国政",打击异己,迫害贤良,置赵氏利益于国家之上,玩君主权力于股掌之中,使晋国从霸主位置跌落下来。晋灵公稍长(十四五岁),想通过宴请杀掉赵盾夺回权力,摆脱随时可能被废黜甚至命不终也的险恶处境,结果计谋泄漏,赵盾将计就计,赴宴而外出,利用赵穿弑杀灵公,以便推脱责任同时又达到更换一个听话的君主之目的。董狐书"赵盾弑其君"于朝,赵盾虽辩解而默认。后世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良史,而与齐国的杀身史官并名。史载笔"文约而事丰",综合考虑与不隐实情是关键,如果写成"赵穿弑其君",则灵公之死的实情因缘就隐没了。董狐"书法不隐"古代没有人怀疑,近来学人批评董狐"书法"主要是封建礼法,甚者以为董狐书法枉顾事实,制造了千古冤案,为任情褒贬之滥觞,等等,都是只看表象、不考具体史实、读书不若前人用心的结果。
- 陈立柱
- 关键词:《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