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吕安
- 作品数:20 被引量:89H指数:4
- 供职机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血管减压术改善面肌痉挛患者的头痛
- 谢腾陈治军罗勇陈吕安刘平非梁武陈晓巍冯雨王凡
- 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脑损伤5例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以此鉴别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4例患者入院后急诊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l例;1例患者为动脉瘤再次破裂后行CTA检查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及动脉瘤夹闭术2例,动脉瘤夹闭术1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1例,药物保守治疗1例。恢复良好3例,重残1例,死亡l例。结论对伴有颅脑外伤史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应注意考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可能,以便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方案。
- 许强华陈治军罗勇刘平非陈吕安梁武谢腾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破裂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
- Clock基因在人脑胶质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 陈治军王凡刘平非薛晓英谢腾罗勇陈吕安
-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于人口与健康领域。2.主要内容、特点:人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具有高度侵袭性生物学特性,术后复发快特点,患者预后欠佳,是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有报道称具有良好工作节律的肿瘤...
- 关键词:
- 关键词:人脑胶质瘤中枢神经系统
- 张力性气颅21例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探讨张力性气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996年8月至200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例张力性气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预防、及时明确诊断后锥颅排气治疗,19例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张力性气颅发生后往往病情较重,应早期诊断,及早正确处理。
- 陈吕安
- 关键词:张力性气颅并发症发病机制
- 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破裂的预防和处理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常见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7例术中破裂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破裂口位于瘤顶瘤体,3例位于瘤颈。1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中,恢复良好14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并发高血压病史、动脉瘤呈葫芦状、宽颈或瘤体有子囊者术中易发生破裂出血;显微手术、锐性分离、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可减少动脉瘤术中破裂发生率。
- 冯雨陈治军罗勇陈吕安刘平非梁武陈晓巍王凡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前循环术中破裂
- 胶质瘤组织中Per2和PCNA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胶质瘤组织中节律基因Per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探讨其相关性及二者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7例胶质瘤组织及瘤周组织中的Per2和PC-NA。结果胶质瘤组织中,Per2阳性表达率为29.7%(11/37),明显低于瘤周组织的62.2%(23/37);PCNA阳性表达率为100%,明显高于瘤周组织的0(P均<0.05)。高分化胶质瘤组织中Per2、PCNA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8、8.9%,低分化者分别为42.1%、26.1%,二者Per2、PC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胶质瘤组织中Per2与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92,P<0.05)。结论胶质瘤组织中Per2的表达下调、PCNA表达上调,Per2与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er2、PCNA与胶质瘤分化程度有关。
- 王凡陈治军罗勇刘平非陈吕安夏鹤春
- 关键词:颅内肿瘤胶质瘤节律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
- 38例正常颅压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 探讨正常颅压脑积水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并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至今在我院诊断为正常颅压脑积水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诊断要点包括患者症状、体征、脑脊液释放实验和影像学表现;38例患者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 临床上不应忽略正常颅压脑积水这一特殊类型,选择中低压脑室腹腔分流泵效果较好.
- 陈吕安肖少华
- 关键词:正常颅压脑积水
- CircCDC14A沉默保护星形胶质细胞免受OGD/R诱导的损伤作用机制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CirCDC14A沉默通过调节miR-153-3p/JAK1轴保护星形胶质细胞免受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诱导的损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采用CCK-8法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5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CirCDC14A与miR-153-3p、miR-153-3p与JAK1的关系。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活性呈上升趋势;pcDNA3.0 CirCDC14A+si JAK1组48 h及72 h细胞活力低于si-NC组、OGD/R组、OGD/R+Si+Con mimcs组(P<0.05);与si-NC组相比,OGD/R组、OGD/R+Si+Con mimcs组、pcDNA3.0-CirCDC14A+si JAK1+miR-153-3p mimcs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且pcDNA3.0-CirCDC14A+si JAK1+miR-153-3p mimcs组细胞凋亡高于GD/R+Si+Con mimcs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cDNA3.0-CirCDC14A+si JAK1+miR-153-3p mimcs组p5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OGD/R组、OGD/R+Si+Con mimcs组和si-NC组(P<0.05);miR-153-3p mimic能降低CirCDC14A WT、JAK1-WT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pcDNA3.0-CirCDC14A+si JAK1+miR-153-3p mimcs组miR-153-3p水平低于于其余3组(P<0.05),JAK1蛋白水平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CirCDC14A基因沉默可能通过调控miR-153-3p/JAK1轴抑制OGD/R诱导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引起细胞活力及p5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 孙显峰罗勇陈吕安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
-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
- 目的:总结面肌痉挛(HFS)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回顾96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MVD)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电话随访2月-24月.结果:HFS患者经MVD术后总有效率为98.99%.并发症:术后15天出现眩晕3例...
- 陈吕安陈治军罗勇刘平非梁武陈晓巍谢腾王凡
-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并发症
- 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7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组(常规治疗+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高压氧组(常规治疗+高压氧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尼莫地平+高压氧联合治疗),于伤后第1、4、8、15、22天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所有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速度;分别于伤后当天,治疗后1、8、15、22d行GCS评分及治疗半年后行GOS评分,并互相比较。结果治疗22d后,联合治疗组患者GCS评分明显提高(P<0.01),预后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且联合治疗组脑血管痉挛明显改善。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预后。
- 谢腾陈治军罗勇陈吕安刘平飞梁武陈晓巍
- 关键词:尼莫地平高压氧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