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东

作品数:19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7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经筵
  • 3篇儒学
  • 2篇文化
  • 2篇孔子
  • 1篇党人
  • 1篇地理志
  • 1篇弟子
  • 1篇东北亚
  • 1篇一神教
  • 1篇遗址
  • 1篇宰相
  • 1篇宰相制度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思想
  • 1篇日本首相
  • 1篇儒家
  • 1篇儒家文化
  • 1篇儒教
  • 1篇生命
  • 1篇生命论

机构

  • 19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岩手大学

作者

  • 19篇陈东

传媒

  • 4篇孔子研究
  • 3篇齐鲁学刊
  • 1篇历史档案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清史研究
  • 1篇教育学报
  • 1篇2012第五...
  • 1篇2015第七...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199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程颐与经筵
程颐(1033-1107)字正叔,时称伊川先生,与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为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经筵是指中国古代专为帝王讲经读史而设置的讲席。"经筵"一词产生于宋代,经筵的制度化也是在宋代完成的。程颐与经筵的交汇点是宋哲宗...
陈东
关键词:太皇太后宰相制度
文献传递
乾隆朝进呈讲义始末考被引量:1
2010年
中国古代帝王教育主要有经筵、日讲及进呈讲义三种形式。清代乾隆时期进呈讲义长达十二年之久,直接涉及在朝大臣三百余人,对清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学术影响甚大。乾隆时期进呈讲义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宋元以来历代进呈讲义不同,其目的不在帝王教育,而是更注重对大臣品性的考核与鉴别。《御览经史讲义》作为进呈讲义的汇编,残缺遗漏之处甚多。乾隆以后的嘉、道、咸、同乃至光、宣各个时期,对此次进呈讲义的评价不尽一致。
陈东
关键词:乾隆经筵
释奠制度与孔子崇拜
释奠最早见于汉代的《礼记》,是指在学宫中举行的祭祀"先圣先师"或"先老"的一种仪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确立。唐宋时期有所发展。明清时期释奠制度几经改革,最后成了孔子祭祀的专称。
陈东
关键词:祭孔祀典
文献传递
1980年代曲阜儒学的发展
儒学,即儒家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宗。建国以后,由于近三十年的文化断层,儒学传统遭到严重破坏。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它的研究和传播工作才恢复正常。尤其是1980年代,伴随着国内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儒学也形成新的特点。这...
陈东咸伟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括地志》残卷校释被引量:2
2017年
唐代地理总志《括地志》散佚于两宋,国内仅存后世辑佚本。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有古抄本《括地志》残卷,残存内容记述了唐初曲阜县。"残卷原文标点校正"部分对此首次标点校正;"残卷校释"部分论述残卷所记曲阜自然地理、曲阜县治及鲁故城、鲁城其他古迹以及残卷所引古籍文献。
陈东
关键词:《太平寰宇记》
1980年代曲阜儒学的发展
<正>儒学,即儒家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宗。建国以后,由于近三十年的文化断层,儒学传统遭到严重破坏。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它的研究和传播工作才恢复正常。尤其是1980年代,伴随着国内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儒学也形成新的特...
陈东咸伟
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其实是孔子助葬图被引量:8
2016年
历代学者一直以为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所描绘的是《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适周问礼的画面,主旨在于宣扬孔子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其实,"孔子见老子"画像所描绘的是《礼记·曾子问》孔子协助老子"助葬于巷党"的场景,意在表达"巷党"家丧葬礼制规格的严正与宏大。这里的"巷党"就是立于孔子与老子之间的"项橐"。《论语》中的"达巷党"其实就是"大项橐"。
陈东
关键词:画像石
《论语·学而》首章与曾子“三省”
一《论语》二十篇第一篇为《学而》篇。《学而》篇十六章,首章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句话。此为《论语》开篇第一章,自然分量非同一般。历代《论语》注释者解释甚多...
陈东
关键词:孔子家语孔门弟子
文献传递
关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6
2003年
1973年定州汉墓出土竹简《论语》是现今所见最早的《论语》抄本,通过统计对照简文避讳用字,我们认为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当属汉高祖刘邦时期抄本。因为《古论》是汉武帝时期才出现,而《鲁论》与《齐论》的产生年代又晚于《古论》,所以竹简《论语》已经超出了传统已知汉代三论的范围,属汉初今文隶书《论语》。
陈东
关键词:儒学汉墓竹简《论语》篇章结构传授系统
'言必信,行必果'与中日恢复邦交
uot;言必信,行必果"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儒家与墨家对这句古老格言有着不同的诠释.在传统文化中拥有支配性特殊地位的儒家贬斥其为"硁硁然小人".处于传统文化下层,代表民间文化的墨家...
陈东
关键词:外交关系儒家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