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不尤
- 作品数:56 被引量:170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人肺腺癌厄洛替尼耐药细胞系PC-9/ER的建立及其特性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构建厄洛替尼耐药人肺腺癌细胞模型PC-9/ER,观察单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或联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IGFI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苦鬼臼毒(picropodophyllotoxin,PPP)作用于该细胞后,该细胞对厄洛替尼耐药性的影响,并探讨耐药相关机制。方法:选择人肺腺癌细胞株PC-9,采用逐步递增厄洛替尼浓度的方法体外诱导构建耐药株PC-9/ER,CCK-8法检测耐药指数;细胞计数法绘制PC-9和PC-9/ER的生长曲线,并计算出两细胞系的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细胞系的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p-EGFR及p-IGFIR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检测厄洛替尼及PPP单独或联合作用于PC-9/ER后,各组Akt,ERK,p-Akt及p-ERK的表达水平。结果:PC-9/ER细胞株的耐药指数是72.3。细胞生长曲线显示,PC-9/ER细胞生长较亲代细胞慢,PC-9与PC-9/ER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为32.9及36.9 h(P=0.003)。与PC-9相比,PC-9/ER细胞的G1期细胞增多(P=0.001),而S期细胞则明显下降(P:0.01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C-9/ER细胞中p-IGF1R表达比亲代细胞明显增多(P=0.016),而p-EGFR无明显变化(P=0.152)。在亲代及耐药细胞系,厄洛替尼联合PPP组均较其他组更能显著的抑制细胞增殖(P<0.05);且Western Blot法表明联合用药组EGFR下游磷酸化的Akt、ERK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结论:成功构建了人肺腺癌厄洛替尼耐药细胞株PC-9/ER,IGF1R通路可能与肺腺癌EGFR-TKI获得性耐药有关。
- 钱静陈不尤刘贤称顾红梅姚宁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厄洛替尼
- 甲地孕酮在恶性肿瘤放疗中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和评价国产甲地孕酮在恶性肿瘤放疗中的保护作用。方法:确诊的恶性肿瘤5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放疗+甲地孕酮,放疗方案同对照组。甲地孕酮给予160mg口服,1次/d,使用至放疗结束后再减量停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有效率分别是32.1%和27.6%,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为21.4%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5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甲地孕酮对接受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提高生活质量、保护骨髓等方面有明显作用,提高了患者放疗耐受性,其不良反应较少。
- 刘贤称陈不尤施健季斌郁玮玮
- 关键词:恶性肿瘤甲地孕酮
- 放疗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顾红梅马剑波陈不尤
- 关键词:中晚期食管癌5-氟尿嘧啶单纯放疗同步化疗顺铂
- 血清胆硷酯酶测定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1989年
- 通过测定55例浸润型肺结桉、12例支扩咯血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清胆硷醇酶活性,发现血清胆硷酯酶活性在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明显降低;而在肺结核稳定期与支扩咯血患者正常;好转期介于进展期与稳定期之间。因此,测定血清胆硷酯酶活性有助于肺结核的诊断及对病程的判断,开有助于肺结核咯血与支扩咯血的鉴别。
- 陈不尤
- 关键词:肺结核人血清咯血稳定期酶活性
- 放射治疗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7
- 2013年
- 该研究主要阐述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放射治疗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到"准医生"的角色中,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顺应了终身教育的需要。
- 刘贤称季斌陈不尤施健
- 关键词:放射治疗学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
- 脑原发淋巴瘤8例综合治疗分析
- 2008年
- 目的分析脑原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式。方法8例脑原发淋巴瘤中7例行手术切除,1例行立体定向活检。8例均行放射治疗,1例接受γ刀治疗,7例6MV X线常规分割照射,全脑照射30~46 Gy,病灶区剂量40~56 Gy。6例接受了化疗,行CHOP方案4例,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为主的化疗2例,鞘注MTX 3例。结果患者近期疗效好,全组生存时间为8~47个月,中位生存期19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31.3%。加化疗未延长生存期,予MTX化疗者生存时间较长。结论脑原发淋巴瘤预后差,全脑放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放疗与MTX为主的化疗方案的综合治疗有可能提高疗效。
- 马剑波施健季斌陈不尤
-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后程三维适形放疗(late course conformal radiotherapy,LCCR)配合同步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急性毒副反应。方法48例经组织或细胞病理学证实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A组为治疗组,采用后程三维适形推量放疗加同步NP方案化疗:NVB(国产去甲长春花碱)30 mg/m^2,d1、8;DDP 25 mg/m^2,d1~3,21~28 d为一疗程,共4疗程。第一疗程开始即同步放疗,先普通放疗常规分割剂量前后对穿野照射达D_T 40 Gy,后给予三维适形放疗推量达27~30 Gy,3 Gy/次,隔日1次,共9~10次,治疗总量达67~70 Gy;B组为对照组,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化疗方案及疗程,放疗在常规分割前后对穿野照射D_T 40 Gy后于X线模拟定位机下改斜野,避开脊髓,加量D_T 24~28 Gy,总D_T达60~68 Gy。结果48例全部完成治疗计划。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4.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53.4%,对照组42.8%(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79.2%;治疗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为45.8%,对照组为54.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9.2%和8.3%,均为Ⅰ、Ⅱ级;对照组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58.3%和33.3%,Ⅲ级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分别为8.3%和1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后程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副反应小,故能为多数患者耐受。
- 郁玮玮陈不尤
- 关键词:肺肿瘤同步放化疗后程三维适形放疗
- 抗放射性肺炎方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抗放射性肺炎方(ARPD)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12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X射线照射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ARPD治疗组(D组)。B,C,D组麻醉后行直线加速器(6 MV X射线)20 Gy单次胸部照射,C,D组照射后每日分别ig给予地塞米松(1.5×10-3g.kg-1.d-1)和中药(ARPD,35 g.kg-1.d-1)治疗。A,B组ig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服。照射后第7,15,30,50天取材,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清溶血素水平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结果:ARPD治疗组较其他X射线照射组病变程度轻,且恢复快。至第50天,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3+,CD4+,CD8+T淋巴细胞、血清溶血素水平、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ARPD治疗组均高于单纯X射线照射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P<0.05)。结论:抗放射性肺炎方(ARPD)可以提高放射性肺损伤大鼠的免疫功能。
- 陈不尤王伟肖明兵江枫倪温慨袁菊萍马剑波顾红梅
-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免疫功能
-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价含甲磺酸阿帕替尼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含甲磺酸阿帕替尼方案治疗的mCRC患者临床资料,评估影响患者近期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不良反应等因素。结果63例可评估疗效患者疾病控制率为69.9%。一线、二线和三线及以上治疗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9.3个月、5.8个月和3.3个月(P<0.001)。三线及以上治疗患者中阿帕替尼组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PFS分别为2.9个月和3.3个月。肝转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碱酯酶和白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高血压、蛋白尿、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结论阿帕替尼是mCRC的有效治疗方案,对肝脏储备功能影响小,毒性可控。
- 陈竹刘艳高丽花陈不尤唐爱华刘军
- 关键词:肠道肿瘤临床疗效安全性
- 特尔立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 2003年
- 采用特尔立治疗 2 4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肿瘤患者 ,剂量为每日 15 0 μg,皮下注射 ,连用 3~ 7天。治疗前白细胞最低值为 (1.4± 0 .9)× 10 9/L ,治疗后白细胞值为 (3.8± 0 .5 )× 10 9/L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75 %的患者用药 3天内白细胞最低恢复至 3.5× 10 9/L ,平均回升时间为 4天。
- 郁玮玮季斌陈不尤
- 关键词:特尔立恶性肿瘤化疗白细胞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