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急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脑组织Cyt-C、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与TSAH死亡机制的研究
- 目的: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一种不同于与脑挫伤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病理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独立脑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外伤性硬脑膜外出血、硬脑膜下腔出血并列为外伤性颅内三大腔隙出血。本研究在前期建立的大鼠灌酒后...
- 陆一
- 关键词:法医鉴定蛛网膜下腔出血酒精中毒
- 文献传递
- 论伤残因果关系分析规范被引量:5
- 2009年
- 明确的伤残因果关系分析可为相关的临床医学交流、法医鉴定和司法审判量刑提供理论依据。鉴于生物体的致命性和非致命性伤病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相关原因对机体生命功能损害程度和部位的差别,因此,在参照WHO《ICD-10》和法医学死因分析方法基础上,建议统一伤残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及其相关责任"参与度",以期规范伤残原因及其机制的解析思维模式和标准,避免出现观念和理论混乱。
- 陆一于晓军王海鹏吴伟聪胡泊于述伟汪家文王晓雁
- 关键词:伤残法医学赔偿
- 食用酒对脑组织Ngb、Hif-1α和Na^+,K^+-ATPase活力影响及其死亡机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商品食用白酒灌胃的大鼠脑组织脑红蛋白(Ngb)、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的活力变化,探讨急性大剂量给酒及其死亡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56只随机分急性给酒死亡组、急性灌酒组、灌水对照组、慢性灌酒组。急性灌酒组一次性灌胃食用白酒(北京红星二锅头,体积分数为56%)15ml/kg,再分酒后0.5、2、4、6和12 h时间点组;急性给酒死亡组,在急性灌酒组剂量基础上,再额外腹腔注射酒至死(剂量约5 ml/只);灌水对照组给予同剂量食用水灌胃;慢性灌酒组连续灌酒1个月,前2周予8 ml/(kg.次)、后2周12 ml(kg.次),2次/d间隔8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Ngb和Hif-1α的表达,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脑组织Na+,K+-ATPase活力。结果急性给酒死亡组Hif-1αIOD值高于急性灌酒组、慢性灌酒组和灌水对照组(P<0.05),Na+,K+-ATPase活力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Ngb IOD值高于急性灌酒的各时间点组,与最高值的急性灌酒2~4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亦高于慢性灌酒组和灌水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大剂量给酒后脑组织Ngb、Hif-1α表达增强、Na+,K+-ATPase活力降低,与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影响脑组织氧和能量代谢有关,可能是乙醇中毒及其死亡的重要毒理学机制之一。
- 陆一高贵山于晓军徐广涛徐国辉王晓雁
- 关键词:脑红蛋白缺氧诱导因子
- 酗酒促发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和死亡机制及其量化法医病理学鉴定
- 于晓军徐小虎骆健明王海鹏赖小平汪家文徐广涛陈光魏来徐国辉高贵山李品玉万勇钱红陆一吴伟聪冯龙苏锐冰吕俊耀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法医学领域的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毒理学等学科。主要内容及发现点:通过自制单摆式定位定量打击装置,建立急性和慢性食用酒灌胃+脑震荡性打击的大鼠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模型,研究酗酒的血管病...
- 关键词:
- 关键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迟发性外伤性出血性脑梗死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陆一于晓军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外伤继发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