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阳倩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大鼠
  • 4篇白质
  • 3篇凋亡
  • 3篇神经胶质
  • 3篇细胞
  • 3篇脑白质
  • 3篇脑白质损害
  • 3篇胶质
  • 3篇白质损害
  • 2篇细胞凋亡
  • 2篇脑室
  • 2篇脑室周围
  • 2篇脑室周围白质...
  • 2篇白质软化
  • 1篇神经胶质细胞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神经细胞凋亡
  • 1篇缺血
  • 1篇缺氧
  • 1篇胶质细胞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都江堰市人民...

作者

  • 4篇卓平辉
  • 4篇覃琳
  • 4篇熊英
  • 4篇阳倩
  • 1篇张渝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模型神经胶质细胞的凋亡及MK2、Nogo-B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2日龄(P2)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WMD)后神经胶质细胞凋亡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化蛋白激酶2(MK2)、Nogo-B的变化;探讨神经胶质细胞凋亡与MK2、Nogo-B变化的时相关系。方法制备新生鼠WMD模型,分别于WMD后30 min、1 h、4 h、12 h、1 d、3 d、7 d、14 d及21 d处死大鼠,TUNEL法检测脑白质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Nogo-B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POD法)检测MK2 mRNA表达。结果WMD组大鼠凋亡指数在缺氧缺血4 h、12 h、1 d、3 d、7 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D后1 h MK2mRNA在脑室周围白质及胼胝体区表达上调,并于损伤后3 d达到高峰。Nogo-B在WMD后12 h表达增加,3 d达高峰,在12 h、1 d、3 d、7 d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K2、Nogo-B在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时表达增高,提示其参与了脑白质损害。
阳倩熊英覃琳卓平辉张渝
关键词:凋亡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时神经胶质细胞凋亡与Fas、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Fas、caspase-3在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时神经胶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只大鼠分别于缺氧缺血后30 min、1 h、4 h、12 h、1 d、3 d、7 d、14 d及21 d处死,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时,细胞凋亡指数在缺氧缺血后4 h开始显著增加,3 d达到高峰(P<0.05)。对照组未检测到Fas,实验组Fas蛋白在缺氧缺血后30 min开始出现,1 h增加,12 h达高峰,并持续至3 d(P<0.05)。实验组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于缺氧缺血后1 d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在1 h、4 h、12 h、1 d、3 d、7 d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时,Fas、caspase-3表达及凋亡指数显著增加,并有明显时序性,提示Fas途径激活caspase-3后引起的细胞凋亡可能是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的发病机制之一。
覃琳熊英卓平辉阳倩
关键词:脑白质损害脑室周围白质软化FASCASPASE-3
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时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表明脑白质损害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凋亡密切相关,bcl-2蛋白作为抗凋亡蛋白与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WMD)的关系较少报道。该文探讨bcl-2蛋白在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WMD)时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日龄SD大鼠(n=90),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缺氧缺血)45只,对照组(假手术)45只,制成WMD模型;采用TUNEL法测定神经细胞凋亡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蛋白在脑室周围白质区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WMD模型。实验组神经细胞凋亡在缺氧缺血后3 d达到高峰,凋亡指数脑白质为37.40±4.26,胼胝体为29.84±1.11,与对照组比较,在4 h,12 h,24 h,3 d,7 d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在WMD后1 h就上升,12 h达高峰,平均灰度值脑白质为124.96±0.27,胼胝体为130.09±0.77),在1 h,4 h,12 h,24 h,3 d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时,bcl-2蛋白早期表达增高,而神经细胞凋亡高峰滞后,二者具有明显时序性,这种时序变化提示bcl-2蛋白可能对神经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卓平辉熊英覃琳阳倩
关键词:脑白质损害凋亡BCL-2新生大鼠
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时神经胶质细胞凋亡与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脑白质损害时内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104只2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缺氧缺血组)57只,对照组(假手术组)47只,缺氧缺血后实验...
覃琳熊英阳倩卓平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