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敬春

作品数:90 被引量:285H指数: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8篇动力工程及工...
  • 20篇理学
  • 9篇电子电信
  • 8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0篇换热
  • 18篇数值模拟
  • 18篇换热器
  • 18篇值模拟
  • 15篇传热
  • 12篇激光
  • 11篇液滴
  • 11篇介质
  • 9篇激光介质
  • 8篇热效应
  • 8篇传质
  • 7篇热质
  • 7篇热质耦合
  • 7篇换热特性
  • 7篇翅片
  • 7篇传热传质
  • 6篇接触角
  • 5篇圆管
  • 5篇椭圆管
  • 4篇滴状冷凝

机构

  • 90篇清华大学
  • 2篇广岛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航天空气动力...
  • 1篇国际铜业协会

作者

  • 90篇闵敬春
  • 27篇宋耀祖
  • 15篇王军荣
  • 11篇胡腾
  • 11篇彭晓峰
  • 7篇苏铭
  • 6篇王晓东
  • 5篇吴晓敏
  • 5篇王利宁
  • 4篇陶涛
  • 4篇张旋
  • 3篇柳爱国
  • 2篇刘晓伟
  • 2篇薛文胥
  • 2篇许伟
  • 2篇许伟
  • 2篇万凯
  • 2篇刘桂玲
  • 2篇梁新刚
  • 2篇刘涛

传媒

  • 29篇工程热物理学...
  • 6篇清华大学学报...
  • 6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化工学报
  • 4篇科学通报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2006中国...
  • 1篇光学学报
  • 1篇激光技术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2000年中...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7篇2004
  • 10篇2003
  • 7篇2002
  • 8篇2001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不可逆热力学的膜换湿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非平衡热力学理论研究了膜换湿过程的热质耦合现象,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数学模型,求得了非平衡热力学模型中各特征参数的具体表达式,分析了各特征参数与膜两侧温度和浓度的依变关系,为传质通量和传热通量的分析计算奠定了基础.探讨了膜两侧温差、浓度差以及膜平均温度对透膜通量及热流束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当膜平均温度相同时,膜两侧浓度差越大或温差越小对应的透膜传质通量就越大;当膜两侧的浓度差和温差相同且浓度差产生的质量流占主导地位时,膜平均温度越高,对应的透膜传质量也越大;透膜质量流引起的吸附热占总热流的比值与膜两侧的温差、浓度差以及膜基准温度有关,且膜两侧温差越小,吸附热占总热流的比重就越大.
王利宁闵敬春
关键词:传热传质特征参数
激光介质的多次吸收不均匀内热源模型
本文针对激光介质的内热源,以多次吸收作用为基础提出了适用于侧面双向采浦板状激光介质的不均匀内热源模型,即多次吸收不均匀内热源模型,并与均匀内热源和一次吸收内热源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介质厚度及光吸收系数组成的无量...
王军荣闵敬春宋耀祖
关键词:激光介质热效应内热源
文献传递
滴状冷凝中液滴的内外压差及临界半径被引量:10
2002年
用热力学方法证明了壁面上球冠形液滴的内外压差同样遵循经典的Laplace方程 ,并用力学方法给予了验证 .液滴的内外压差与固液接触角无关 ,只取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液滴半径 ;液滴的临界半径也与接触角无关 ,其值可用经典的Kalvin公式计算 .
闵敬春
关键词:滴状冷凝液滴压差蒸气热力学
激光振荡介质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以非均匀内热源模型为基础,并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膨胀系数的温度相关性,利用有限元方法,以固体激光器中Nd:YAG板状激光振荡介质在不同功率、不同换热系数以及不同流体冷却温度下的温度分布和热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
王军荣闵敬春宋耀祖
关键词:热传导热应力数值模拟高功率激光器激光介质
文献传递
蛇形多孔扁管内燃油流动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2025年
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空油换热器需要在高温大温差的条件下工作,燃油流过换热器时温度会发生显著变化,本文数值研究了蛇形多孔扁管内燃油的流动换热特性,探讨了燃油变物性、管壁温及燃油入口流速的影响,其中蛇形多孔扁管包含6个管程,每根扁管有3个圆孔,扁管间由带挡板的歧管连接。研究结果表明:在每根扁管的三个通道内,燃油流量、压降和对流换热系数分布具有相似性,沿远离管道入口的方向依次递增;与常物性相比,变物性条件下管内对流换热系数和燃油温度更高,压降更小;入口流速增加,流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变强,而变物性和管壁温对流量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
李玉王相钦刘东洋闵敬春
关键词:流动换热变物性
膜通道内不同扰流元件强化传质效果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研究不同扰流元件对膜分离中浓差极化现象的削弱作用,定量研究和分析了膜通道内五种扰流元件的对流强化传质效果,结果表明:三棱柱、四棱柱和圆柱虽然可以有效降低浓差极化因子即有效强化传质,但其所带来的压力损失较大;而具有三维结构的三角翼和矩形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浓差极化因子,同时所引起的压力损失比上述二维柱体小得多。通过综合比较五种扰流元件的性能可知:在等压力损失下三棱柱的传质强化效果最差,矩形翼的传质强化效果最好。
张冰强闵敬春
关键词:膜分离浓差极化传质强化数值模拟
椭圆管直翅换热器翅片效率的计算
闵敬春陶涛彭晓峰
关键词:换热器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高能量光泵浦下板状复合介质的热特性被引量:6
2003年
为降低高能量光泵浦下板状激光放大介质内的热效应,提出了复合介质的方案。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并比较了侧面存在强迫对流换热条件下,单一介质与复合介质内的温度分布和热应力分布。分析了复合介质尺寸对介质内最高温度及最大热应力的影响,给出了复合介质的最佳尺寸。
柳爱国王军荣闵敬春宋耀祖
关键词:复合介质热特性有限元计算
接触角滞后现象的理论分析被引量:77
2002年
在本文的研究中,考虑表面粗糙的影响,通过引入附加“磨擦力”的概念,分别用力学方法和热力学方法导出固体表面上液滴平衡时接触角应满足的条件;并得到了液滴系统自由能-固液接触面积曲线;分析了前进接触角和后退接触角的物理意义;由此给出了接触角滞后现象的一种合理解释.这对于进一步认识接触角的滞后现象,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王晓东彭晓峰闵敬春刘涛
关键词:接触角湿润性热力学
膜换湿特性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采用溶解扩散模型对膜换湿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工况下的传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影响膜换湿特性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内水蒸气扩散系数对于膜换湿有着显著的影响,薄膜吸附类型参...
胡腾闵敬春宋耀祖
关键词:数学模型传质过程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